四年级语文《幸福是什么》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表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75730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幸福是什么》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表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幸福是什么》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表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幸福是什么》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表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幸福是什么》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表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幸福是什么》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表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幸福是什么》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表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幸福是什么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表单基本信息姓名王成奎 所在省青海省所在地市西宁市所在区县大通县所在学校青山乡西山学校所教学段小学所教学科语文所教年级四年级所教教材版本新课标人教版教学题目幸福是什么选取的重难点题目名称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是否课标规定内容是是否教学重点内容是是否常见学习难点是重难点分析学科重点分析【注1】说明为什么是重点?本单元有四篇童话故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二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巨人的花园和幸福是什么这类超人体童

2、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所以教学重点是了解故事内容,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教学的难点是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幸福的深刻含义。学习难点的主要表现【注2】从表现的角度说明为什么是难点?进入第二学段,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对童话的阅读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在阅读这篇课文时,要紧扣文中三个青年(包括他们小时候)的所为以及他们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引导学生体会、感悟。不仅要把握课文反映的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没有写出来的内容。如,了解第一个青年的作为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他是怎样给病人治病的,病人恢复了健康离开医院时是什么

3、样的,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会是什么感觉?由此,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别人幸福,自己也幸福。当然,对幸福含义的理解,学生的认识不可能一样,教师也不要强求一律,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些形象,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学习难点的成因分析【注3】从成因的角度说明为什么是难点?幸福是我们很熟悉的话题,但要说清楚幸福是什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童话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幸福的真正含义。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话,对三个青年人寻找的具体过程却省略。这个空白也正是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如何让学生从他们的话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化解难点的

4、价值【注4】难点化解有什么意义?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再引导学生用自学学习法学习课文,以前后图片的对比增加学生对幸福的理解,从浅层次的到深层次的了解课文内容,以达到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师生设计信息技术运用情况一、谈话导入。出示有关“幸福”的格言,学生齐读。出示“幸福”这个词语。齐声朗读,你认为怎样才是感到幸福的呢?(出示)有三个牧童去寻找幸福,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他们寻找到的幸福是什么。二、学习生字词。1、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字音。2、出示生字,学生先自己认读,然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汇报展示。 3、出示词

5、语,先自己认读,然后小组内认读,交流对词语的理解、运用情况,汇报展示。PPT课件三、整体感知。1、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交流讨论。3、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吗?出示句子: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齐读)四、学习课文的起因。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在十年前是怎么干的?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PPT课件五、交流阅读收获。默读余下的部分,思考文中

6、的三个孩子在十年里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1)、自读课文,说说三个孩子做了什么以及他们对幸福的理解。(2)、他们对幸福的认识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靠自己的劳动做出对别人有益的事。)(3)、出示姑娘的话,反复诵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PPT课件六、情感升华,拓展延伸。1、说一说:对警察来说,幸福是“舍一家团圆,保万家平安”的奉献;对农民来说,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对母亲来说,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期盼。2、读一读: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欧文金钱和享受的贪求不是幸福。 赫拉克利特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会吃

7、得起苦。屠格涅夫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徐特立PPT课件七、课堂小结。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PPT课件八、作业。1、课外阅读毕淑敏的提醒幸福2、以小组为单位排练课本剧,待课外活动时间汇报演出。板书设计: 幸福是什么(靠劳动尽义务有益的) 帮助别人有用的养活别人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与工具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他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等)一、给下列词语中的多音字标上正确的读音。xing xing 互相( ) 相声( )ho ho 好奇( ) 学好( )zu zu 工作( ) 作弄( )du d 都是( ) 首都

8、( )二、用组词的方法区分它们幸( ) 戴( ) 复( )辛( ) 带( ) 腹( )逢( ) 娘( ) 捧( )缝( ) 狼( ) 棒( )三、填上“的、地、得”。深深( )水沟 吃( )很饱 小鸟( )爪印快乐( )喊道 勤恳( )工作 兴奋( )很清澈( )泉水 诧异( )看看四、把下面句子中不恰当的词改过来、这位姑娘显得那么谦让、美丽、善良。 2、小井周围的树苗已经长成枝叶强壮的大树。 3、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事迹。 4、清澈的泉水仍旧那样清净地流着。 五、给下面的句子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1、( )到那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 )告诉你们。 2、他们( )只做了一件小事,

9、( )给别人带来了多大的好处啊!3、我( )当过消防队员,( )做过花匠。4、( )我给病人治好了病,使他们恢复了健康,( )我感到很幸福。5、三个孩子( )把泉眼疏通了,( )把堵在泉口的杂物清理了。六、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幸福是什么是一个童话故事。 ( ) 2、文中“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 )3、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 )4、幸福是什么呢?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 )5、幸福是什么呢?吃得好,穿得漂亮,有钱花,这就是幸福。( )6、作者能写出一位神奇、美丽、善良、谦虚的智慧女

10、儿,靠的是观察能力强。 ( )7、作者能写出一位神奇、美丽、善良、谦虚的智慧女儿,表现了很强的想象能力。 ( )备注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本文的教学内容较多,是按照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趁热打铁尝试将课文的写作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练习写自己熟悉的景观或者景物,但这样设计的缺点就是教学内容太多,一堂课可能无法让学生完成写作,因此可以在第一节课上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如果学生无法完成写作,可让学生在第二节上继续写作,已完成写作练习。注1 学科重点分析(为什么是重点?)* 简要说明该“点”归属的上位知识、或单元(或主题、或领域、或某册教材)或在

11、本学科内容体系中居于什么地位?对学生发展具有什么重要价值?* 详细说明该“点”在课标中是如何要求的?在教材单元(或主题、或领域)中的处于什么样的重要位置?是否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可迁移性,或较高的包容度?考试中的位置?等等。注2 学习难点的主要表现(为什么是难点?)* 知识方面。例如:感知模糊、理解错误、记忆混乱、难以迁移或应用* 技能方面。例如:未能领会要领,未能掌握方法或程序,未能熟练形成技巧,习惯性或心理定势的干扰,负迁移* 态度、情意方面。例如无法坚持、不感兴趣、无法转化为行为习惯注3 学习难点的主要成因(难点是

12、源自何方?)* 源于学生。例如:缺乏认知前提(知识基础欠缺、知识漏洞),科学前概念的干扰,认为没用以及其他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特有的生活环境局限导致的经验空缺或思维定势的干扰。* 源于知识技能本身。例如:抽象,远离实际生活或生活经验,不符年龄特点,关系繁杂、过程曲折,* 源于以往教学。例如:方法单一、手段落后、跨度大、可接受性差、未提供支撑、讲不到点、思路不清注4 化解难点的价值(化解该难点有什么意义?)* 对继后学习的影响。例如:学懂了有助于理解其他金属与非金属的属性。* 对能力发展的影响。例如:学会了有助于继后的乘法运算技能的掌握(运算能力)。* 其他。例如:有助于某种学科思想的形成,或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或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