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的哲学思考.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74840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拟经济”的哲学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虚拟经济”的哲学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虚拟经济”的哲学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虚拟经济”的哲学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虚拟经济”的哲学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虚拟经济”的哲学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拟经济”的哲学思考.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虚拟经济”的哲学思考2002年11月20日人民网发表了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的一封信,就网友米阿仑先生所写的质疑“虚拟经济”的相关解释一文,提出了不同看法。成先生说:“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是我多年的座右铭。我一贯欢迎严肃的学术讨论,希望网友们把我当成一个普通的学者,对我的两篇文章中的观点提出批评和指正。也希望我的这封信能在人民网上得到与米先生文章的同等待遇。” 对此,我感到十分高兴。多年了,学术界的平等讨论并不多,成先生这种平等讨论的精神,令人欣慰。这里,我不想多评论成思危先生和米阿伦先生的观点,我只想讲我个人的观点。同时,我也认为“虚拟经济”的讨论,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

2、学问题,同时也是哲学问题。如何表述呢?我认为作为一门学问,用“模拟经济”比用“虚拟经济”的概念,可能更好一些。因为模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从文字到文化、艺术,以至到经济活动,都是人们模拟客观世界,同时又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我本来是想写论文,但是要找杂志发表,时间很长。现在正好上网讨论,这样交流更快一些。利用网络交流,也是充分利用了人类“虚拟”的成果,或者说把人的思维更快地表达出来。 (一)从米阿伦先生的新经济和网络工业“退向未来” 说起 4月7日网易经济频道刊登了米阿仑的新经济和网络工业“退向未来”,作者指出,美国有个电影,叫退向未来(故事意思是:未来无路可走,许多看来是倒退的事情实际上是实

3、质性的前进。电影深受美国大众欢迎,里根总统甚至用来做国情咨文演说。一时间,“退向未来”成了流行成语。用这个成语描绘当前的网络工业发展趋向,是再合适不过了。在过去近15年的时间里,网络工业相对独立的发展迅猛异常,特别是网络工业股票在市场上的上下翻腾,更是叫许多人眼花缭乱。进入2000年,这个发展阶段基本结束,而“退向未来”的发展阶段开始。所谓“退”,指的是从现有或传统工业那里获得内容和质量。 这个观点,我很赞成。但是,我认为,中国的网络公司是“走向未来”,新浪、搜狐、网易刚刚起步,应该走自己的路,与实业结合;而工商业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公司,达到资源共享、求得共同发展。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

4、目中看到了国内十四个家电企业,如海信、创维等与新浪结成联盟,一方面发挥自己在全国各地销售服务站点的特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网的优势,随时公布自己的新产品价格及服务内容。这样既解决了到百货公司销售的高成本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网络公司要建立销售着站点的问题,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也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我也看到“联想集团”依靠自己的实力进军网络,三位老总把计算机制造称为“传统工业”,宣布要“走向未来”。与实业结合“走向未来”,就是我们网络公司的前途。 这是在2000年所谓“网络经济”热潮时,米先生发表的文章。至今我仍然同意他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网络热”掀起的纳斯达克股市上升确实制造了

5、大量的泡沫,再加上美国硅谷许多公司的股票期权热,正是现在其股市大跌的重要原因。为什么呢? 美国的股票期权有一个最大的漏洞不计入成本。这个问题,从1972年到现在争论了30年。早在1972年美国就开始争论股票期权是否应该纳入成本。80年代初,美国的几大会计事务所向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提出,股票期权是一种支出,应纳入成本核算。在1993年4月投票通过,要求企业将期权视为一种支出,按期权的未来预测价值计算成本。1994年,成千上万的高科技产业工人聚集在加州北部,进行一场名为“硅谷行动”的支持股票期权的示威活动。结果,参议院以88票对9票的结果通过一项反对改变会计准则的非正式决议,迫使财务会计标准委员撤

6、回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只需在年报的脚注中公布期权的价值。(股票期权制面临挑战中国证券报 2002年7月16日) 美国经理人员的报酬增长非常快,高层主管的平均报酬1980年是100万美元,到2000年已是500万美元。发展非常快,CEO的平均报酬构成中,股权部分逐渐增加,1980年完全是现金,到2000年股权部分达到60%。当股票期权成为经理人报酬的主要来源的时候,经理人自然会更为关注公司股价,努力提高公司股价,这样就会产生造假行为。人们发现,到2002年4月,世界通讯的前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出事前夕辞职,他持有将近2690多万世界通信普通股,12名董事和执行官员合计持有将近5000万世界通

7、信普通股,合计占世界通信普通股的1.7%,此外还有大量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 最近出版的一期美国财富周刊说,许多大型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在股价大泻之前,以高价抛出自己手中的公司股票,逃离了灾难,而将所有的痛苦转嫁给了普通投资者。其中,奎斯特通讯(Quest)的CEO安舒茨,抛出了价值12.7亿美元的股票:当时的价格是每股47.25美元,而现在Quest的股价是1美元。 被牛市的热浪冲昏了头脑的美国人在安然事件后开始清醒,终于认识到股票期权是把双刃剑。各大公司开始考虑是否该把期权记入成本。但是,只有波音和Winn-Dixie百货有足够的先知,早在丑闻泛滥之前就自动地把股票期权记入公司成本,另外12

8、0家公司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改造。据思科系统公司称,把股票期权计入成本后,公司上个季度的盈利将减少3.68亿美元。据公司称,在截止10月26日的第一财季中,公司的赢利将由6.18亿美元减少为2.5亿美元。这标志着思科公司第一次在季度财务计算基础上公开了股票期权成本。据思科公司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报告中称,如果按每股收益计算,在扣除股票期权成本后,公司该季度每股盈利从8美分降至3美分。(股票期权计入成本思科盈利锐减60%计算机世界2002年11月22日) 我曾经多次把美国的“网络热”称为“美国式的大跃进”。为什么呢?不是高科技本身发生了问题,也不是网络本身发生了问题,而是人们对它的预期太高,过高的

9、想象产生了一种“大跃进”情绪。其实这正是没有辩证地理解虚拟与实体的关系造成的。我认为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又有反作用,在这个基础上虚拟经济又有相对独立性。借用哲学的语言表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在此基础上意识有相对独立性”。这里,只是为了把问题说清楚。并不是说实体经济等于物质,虚拟经济等于意识。我想这样表达,可以用比喻的方法把意思说清楚。 我认为米阿伦先生对美国“网络热”的批判是深刻的。也许走得太远了。因此他说: “虚拟经济”的说法,主要来自1990年代的美国。2000年和2001年的挤泡沫证明,那个说法是为圈钱而搞的概念炒作,使美国经济蒙受了亿万美元的直接损失

10、。美国已经把“虚拟经济”作为“亿万美元的文雅谎言”(a trillian dollar fib)清理了,中国却出现了一些关于如何发展“虚拟经济”的主张和解释说明。笔者认为,中国没有必要重复美国的“文雅谎言”。 互联网热开始后,美国华尔街的一些投资分析家和经济学家借助网络常用的“虚拟技术”术语,搞起“虚拟经济”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虚拟技术”是许多技术之一,比如“虚拟地址”是与“物理地址”相对而并非完全相同的“名义地址”。“虚拟技术”并非是“不存在”,任何虚拟技术都需要物理条件。例如,虚拟硬盘储存也许不是硬盘储存,但若没有RAM 等记忆物理设置,虚拟硬盘储存就不可能实现。计算机网络的“虚拟

11、技术”并非是什么“虚拟经济”,不然,我们也可以用其它计算机技术来说“某某经济”了,比如“硬盘经济”、“键盘经济”和“防火墙经济”等等。再说,计算机技术可以用来炒作成国民经济的概念,其它技术领域也可以炒了,比如“高炉经济”、“纳米经济”和“基因经济”,等等。把某个技术术语当作国民经济政策和统计来讨论,不是概念炒作、又是什么呢?(人民网 2002年12月19日) 如果,我们联系米阿仑的新经济和网络工业“退向未来”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正是在2000年国内股市大炒网络股时,他发表文章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是需要有勇气的。大家都知道,2000年3月吴敬琏教授在南方都市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说:“看股票是否正

12、常,有赢利性和成长性两个指标,网络股为什么说不准,就是它的成长性到底如何。但目前答案是个未知数。“肯定这些网络股其中一部分是要垮台的。其中有些可能成功,成功的话它就会几十倍地往上涨。”虽然如此,吴教授认为这并不是中国的现实,“但是在中国,现在上市的网络股没有几个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股。” 谁知在一个地方报刊上发表的短短几百字的文章竟然引起了轩然大波,什么“吴敬琏给网络经济泼冷水呀”,什么“不理解新生事物”呀,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吴敬琏在与中国青年报记者谈话时说:“我没有给网络泼冷水,我是给热炒网络股泼冷水,这是两回事。由此可见,在当时能够批评“网络热”,是需要勇气的。当然批评“网络热”不等于反对新

13、经济。 所以,我仍然认为米阿仑的新经济和网络工业“退向未来”是好文章,但是,对他质疑“虚拟经济”的相关解释文章中的观点,我是不同意的,我认为,他把话说过了头,例如: 这两年来,美国政府整顿华尔街的事实证明,那些概念炒作是欺骗,那些鼓动“虚拟经济”和“新经济打破传统经济规则”的分析家们和经济学家们,不少自己或自己的亲友参与风险投资,在上市做IPO 炒股和做投资分析的时候,有严重的利益冲突。他们要别人买“虚拟经济”公司的股票,而他们自己却抛售那些股票;他们要别人相信“新经济打破传统经济理论”,可他们自己却用“传统规则”精密计算如何通过炒作概念来获得巨额利润。 美国人的过度投机(请注意,我说的是“过

14、度投机”)是显而易见的,我把他们称为“美国式的大跃进情绪”,但是,利用“虚拟经济”炒作是一回事,“虚拟经济”(我称之为“模拟经济”)又是另一回事,正如利用“网络股”、“网络公司”炒作是一回事,互联网本身又是另一回事一样。举个例子,龙是中国艺术的一种形式,它是人类想象的产物,它的原形,有人说是蛇,有人说是大蜥蜴。不管是什么吧,从模拟到艺术加工,使人获得美的享受。但是“模拟经济”不能搞这种艺术加工,“加工”得过火了,就会产生炒作,但是不能由此否定人的模拟功能和想象能力,也就是说各种形式的想象力是要有应用范围的。为什么那些鼓动“虚拟经济”和“新经济打破传统经济规则”的分析家们和经济学家们,他们自己却

15、用“传统规则”精密计算如何通过炒作概念来获得巨额利润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虚拟经济”虽有相对独立性,但是最后的决定者,仍然是客观经济规律。 (二)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 对米先生的观点,我不想多谈了。成思危先生的观点在他的文章中已经表述的很详细了,我基本上同意,只是基本同意。为什么呢?我认为缺少哲学论证。为什么呢?因为所谓“虚拟经济”已经不是一个纯经济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我想从哲学上论证。为什么呢?我认为任何经济理论都要有一个理论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哲学思维方式。马克思的资本论既是经济学者作,也是哲学著作,或者说是经济哲学者作。恕我直言,有些经济学家看不起哲学

16、,其实要形成理论体系,哲学思维方法是不可缺少的。当前,经济心理学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其实要把心理学应用到经济学中去,还要有哲学思考,因为要把两门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要从思维方式上进行理论组合。 例如,成思危先生说:“马克思在其论述中讲到的资本循环过程是,先用货币资本通过交换去雇工人、买原料、购机器、建厂房,然后通过生产变成产品,产品通过流通变成商品,商品经过交换才能再变成货币。笔者将这一过程称为实体经济,而虚拟经济则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这时货币资本不经过实体经济循环就可以取得盈利,简单地说,虚拟经济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Fictitious Economy这个词语也是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