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问答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问答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答题1. 第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引出下文议论。2. 第一段列举的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在经历困苦磨难之后成就大事业。3.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者“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4. 第三段的内容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围绕“苦其心志”展开的。5. 本文作者针对国君提出的论断是什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6. 在孟子看来“敌国外患”对于治理国家来说“何道不为福乎”结合文章来看“福”从何来?敌国的侵扰可激发求生的才能和斗志,反而可以从使国家从保全,正所谓“生于忧患”7.“人恒过然后能改”应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即人的主观态度,
2、 请你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犯错误虽难免,只要及时改正就好,这就需要主观努力,自己必须有自制力,有决心和恒心。8.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为什么都要经受一番磨炼呢?人们处于困难环境中会产生心理压力,有压力就会发奋图强,才能有所作为。9.你对本文中心论点是怎样理解的?一个人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身体等方面受到磨炼。10.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联想到一个成语“居安思危”11.有人做事怕犯错误,因怕犯错误而畏缩不前,请用本文观点评价这种人的做法?犯错误能不断积累经验,失败是成功的基石。12.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说说经历磨难苦困对一个人来说有什么益处?增长经验,磨炼
3、性情,使人充满生活的激情。13.用课文原句回答:(1)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受一番磨炼的句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2)面对客观环境的激发,人的主观世界又是怎样做出反应的?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在总结了大量之国史实的基础上,作者针对国君提出了怎样的论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4.文章第二自然段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的?个人作为和治理国家。15.文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是指怎样的人?孟子认为担“大任”的人必须经历哪些方面的历炼?(1)“是人”是指文中所提六人及与之相同经历的人,即成大事业前经历磨砺的人。(2)肉体上受饥饿之苦,精神上受困惑迷茫之苦,这样才能具备担“大任”的条件。16.孟子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导致国家灭亡很好理解而“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为什么也会导致国家灭亡?如果没有敌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安于享乐,放松警惕,同样也会导致国家灭亡。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国家于个人,均具有普通意义,但今天有些人也经历了许多艰苦磨练,却没有成才,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经历艰苦磨炼固然是一个人成才的客观条件,最重要是一个人的主观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