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厦门一中语文高考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744104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厦门一中语文高考模拟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8年厦门一中语文高考模拟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8年厦门一中语文高考模拟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8年厦门一中语文高考模拟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8年厦门一中语文高考模拟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厦门一中语文高考模拟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厦门一中语文高考模拟试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厦门一中语文高考模拟试卷第卷(选择题 共21分)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在众多与经书相关的典籍中,国语一直与左传内容相表里,且成书年代相近。但始终没有成为“经”。周予同先生认为“经”有三个特点。首先,“经”是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经”的领域在逐渐扩张,从“五经”扩大到“十三经”。其次,“经”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书籍。它不仅为“法定”,而且是从所有合法书籍中挑选出来的。后来儒家编著的书籍,固然不称为“经”,就是秦汉以前的儒家书籍,不是得到孔子“真传”的,也不能称之为“经”。再次。“经”本身

2、就是封建专制政府和封建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文化教育统一思想的主要工具,是封建专制政府培养提拔人才的主要准绳,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合法的教科书。这三个特点是书籍成为经典的标准。在“经”的领域扩大到“十三经”的过程中,封建专制政府的法定始终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儒家思想,第三是孔子。 至于国语,不能成为“经”书,最重要的是它不是解春秋的。思想上,柳宗元非国语云:“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但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如礼治、民本、正名、忠恕等。其他学说在国语中也约略可见,驳杂的思想体系,使它不可能成为统治者所认可的典型合法的儒家经书。另外,国语不但不得孔子的真传,内容上对孔子事迹的记载也颇与“子不语怪

3、力乱神”相悖。因此“经”的范围虽在不断扩大,国语却不可能为儒者拥护,被统治者选中。 国语的辞采,也影响着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柳宗元称其令世之学者耽嗜,富艳浮夸。崔述曰:“左传一言可毕者,国语累章而未足也。”左传自成一体。语言风格一致,但国语诸语亦各有千秋。或长篇大论,侧重理性说教;或小巧精致,语言隽永;或以修辞见长,文字流畅而有气势。可惜语言上的优点,不能令国语一体,而诸语风格的差异,也使全书有割裂之感,多给史家留下批判和质疑的借口,哪里还有成为经典的可能呢? 基于此,国语无缘经书之列,进而无缘成为中国封建科举法定的科目。失去了广泛流传的机会。尽管如此,其与左传关系密切,颇受达官儒士们日常研读

4、的重视,勉强维持着其“春秋外传”的声誉。刘知几史通六家篇定国语为一家,为“春秋外传”。称其“六经之流,三传之亚”,是将国语视为准经典。 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将国语改隶“杂史类”,其地位下降。但仍有人把国语当经典来看,希望将之提升到“经”的地位。段玉裁主张于“十三经”外,加国语、史记、说文解字等,成“二十一经”,可惜没有响应者。廖平于光绪十二年,拟定十八经注疏范例,他将大戴礼记和国语升为“经”,合成“十八经”,终未成。1“国语不是经书”,以下解说不是其原因的一项是( ) A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但其思想体系驳杂,没有得到统治者认可。 B国语没有得到孔子的真传,在内容方面对孔子事迹的记载也

5、与孔子思想不一致。 C国语与左传关系密切,深受达官儒士的重视,从而赢得了“春秋外传”声誉。 D国语富于辞采,但语言风格的差异,全书有割裂之感,遭到了史家的批判和质疑。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秦汉以前的儒家书籍,只要是得到了孔子的“真传”,都被统治者认可,确定为“经”。 B国语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但由于它不是解释春秋的,所以没有成为“经”。 C国语语言风格多样,或长篇大论,或小巧精致,或以修辞见长,自成一体,文字流畅而有气势。 D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国语落到了杂史类的地位,而段玉裁、谬平等人都试图将国语提升到“经”的地位,但均以失败告终。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34题。 早在17世纪,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以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实验,挑战亚里斯多德的经典信条。他在高高的比萨斜塔上,将两个质量不等的铁球同时投下,结果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他得出结论说,任何物体,不管是一个铁球还是一根羽毛,如果在真空中自由下落,其加速度必然是一样的,因而必定同时落地。他的这一观点,直接推动牛顿总结力学三大定律,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来的。 可是,这一300多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终于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一个以美国物理学家费希巴赫为首的科研小组,通过实验发现,不同质量的物体,在真空中实际上并不具有相同的重力加速度。费希巴赫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在物体下落时除了受

7、到引力的作用以外,还受到一种尚不为人知的力的作用。 迄今为止,多数科学家公认,在宇宙中存在着四种力:第一种是引力,第二种是电磁力,第三种是强相互作用力,第四种是弱相互作用力。按照费希巴赫的看法,现在新发现的这种力,应该是宇宙中的“第五种力”,它是一种排斥力,只能在几英尺到几千英尺的距离内对物体起作用。这可能是以一种“超电荷”形式出现的。从实验中可以推断出,“超电荷”抵消了一部分引力的作用,从而减缓了下落物体的加速度。减速的值取决于质子和中子的比,而且和原子的总质量(即质子、中子总质量)加上结合能值成反比。由于结合能的大小随原子而异,它所产生的这第五种力也就随结合能大小而异。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两

8、个体积不同的物体,如一个体积较小的铁块和一个体积较大的木块,即使它们的质量完全一样,也将因为它们结合能的不同而以稍稍不同的速度下落。铁原子的结合能要比木原子的结合能大,所以铁块的下落速度要比木块的 。费希巴赫小组的新发现,引起科学界极大的兴趣。同时,围绕是否存在第五种力,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许多科学家在进行各种有关引力的实验时,也同样遇到了无法单纯以引力解释的现象。因此,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些支持费希巴赫的证据。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科学家坚持声称,他们自己的实验表明,目前还找不到存在第五种力的证据。 科学家们对第五种力可能带来的影响的估计也是不一致的。多数人认为这将是物理学上的一次“革命”,动摇

9、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理论基础,而且可能对今后物理学发展的方向以及新兴的航天学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但也有人认为,这第五种力充其量只是一种极其微弱的力量,它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起作用,不见得能动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3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伽利略认为任何物体自由下落,其重力加速度是一样的,所以一定同时落地。 B对于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是否一致,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同。 C伽利略的结论奠定了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基础。 D以美国物理学家费希巴赫为首的科研小组,最先有力质疑了伽利略的观点。4下列对“宇宙中第五种力”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以费希巴赫为首的科研小组认为,不同质

10、量的物体在真空中重力加速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受到“第五种力”的影响。 B“第五种力”可能是一种“超电荷”的排斥力,能在有限距离内对物体起作用。 C“第五种力”能抵消一部分引力的作用,从而减缓下落物体的加速度。 D物体下落速度是由质子、中子的总质量决定的,质量越大的物体,下落速度越慢。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李贺集序 唐杜牧 大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某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吾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杂为四编,凡千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

11、,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夕,一觞,一饭,显显焉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常恨想其人,咏其言,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集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某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世为贺才绝,出前。”让。居数日,某深惟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君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慢我。”某因不敢辞,勉为贺叙,然其甚惭。 皇诸孙贺,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

12、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无得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今古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贺死后凡十某年,京兆杜某为其序。(樊川文集卷十)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厚于我,与我为贺集序 厚:厚道

13、 B居数日,某深惟公曰 惟:想、思 C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 道:称赞 D骚有感怨刺怼 怼:怨恨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B某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 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C子固若是,是当慢我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D乃贺所为,无得有是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7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贺与沈子明朝夕相处,交往甚密,因此将自己所写的诗作托付给沈子明。 B沈子明求杜牧为李贺诗集写序,因为杜牧对诗的研究深广且了解李贺诗歌的优缺点,更主要是为了寄托自己对李贺的哀思。 C杜牧认为李贺的才华超前,不敢妄加评议,且

14、担心客观评价李贺不能符合沈子明的心意,因此屡次推辞。 D杜牧充分肯定了李贺诗歌成就后,与离骚对比,指出了李贺诗歌的思想内容上的不足,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诗文的常规畦径。 第卷(共129分)四、(32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何哉,尔所谓达者?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2)孔子在此段中辨别了“闻”和“达”两个概念,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9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就旅夜书怀一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