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认定管理办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738412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量认定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作量认定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作量认定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作量认定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作量认定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量认定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量认定管理办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发展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工作量认定管理办法(暂行)本管理办法中涉及到的概念定义标准工时:工作结果的唯一量化标准,例如,600字原创性文本计算为1标准工时。标准工时与且仅与工作结果挂钩,与实际工作时间、个人能力、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工作速度等影响工作成果的个人差别量不相关。在本办法中,标准工时有时称为“工时”。细分标准:为达到对复杂工作进行标准统计所采取的方法,将各类工作按照“职能类、项目、子项目、工作”四级标准将不同的复杂工作细化为相同的基础工作内容,进行标准相同的认定、统计。职能类:中心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区分的工作类型,职能类暂定为“行内服务”、“客户服务”、“中心工作”、“基础研究”四大

2、类。项目:针对某一任务目标组织实施的工作过程。例如“中心工作”中的“内部制度建设”即为一个项目。子项目:某一项目中,一般会包含几个独立、并行、递进的课题,如果各课题之间工作重点不一,则将项目进一步划分为子项目就存在必要,如将薪酬项目划分为“设计”与“实施”两个部分,则“设计”部分将侧重资料、学习、讨论、计算等方面,而“实施”部分将侧重于调研、会议、交通、辅助实施、培训、修改等方面。例如“中心工作”中的“内部制度建设”中的“工作量认定管理办法的设计、编制工作”即为一个独立的子项目。工作:在子项目中针对达到项目成果实施的某一具体工作过程。例如“中心工作”中的“内部制度建设”中的“工作量认定管理办法

3、的设计、编制工作”中的“讨论、修改”即为一工作过程。工作类型:依据中心职能、工作方法将工作暂定为以下13类:计划、资料收集、调研及访谈、学习研究、分析计算推演、文稿编写、讨论、修改、客户沟通、辅助实施、培训、会议、交通及差旅。辅助工作:为完成项目目标所必须的、但工作结果无法在项目成果中直接体现的工作类型。在以上工作类型中,计划、资料收集、调研、学习研究、会议、交通及差旅6类任务属于辅助工作。过程工作:为完成项目目标所必须的、工作结果能够在项目成果中直接体现的工作类型。在以上工作类型中,分析计算推演、文稿编写、讨论、修改、客户沟通、辅助实施、培训6类任务属于过程工作。总则第一条管理办法的目的过程

4、控制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不属于日常重复性工作,也不同于以结果为导向的单一任务制,业绩控制重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如何对过程进行监控、考核、评价,是本中心工作绩效考核的重点所在。而工作考核的首要,是对工作过程的认定。资源配置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最宝贵的可配置资源是“标准工时”。我们的工作内容包括外部客户服务、行内部分研究工作两方面,所承担的任务大多属于多样化、开创性的,在此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与服务对象的交流与沟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补充,都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远远大于完成最终工作成果所需的“标准工时”。本办法的另一目的,就是根据任务性质、任务难度的不同,严格界定“标准工时”的使用比例,在保证任务

5、完成的前提下尽量杜绝工时浪费,保证资源的最大利用。成本核算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将严格实施成本管理。依据中心的工作性质,ABC成本核算方法是较为适用的,而ABC方法的必然基础就是,找准成本驱动因素,从而合理归集成本。因此,本办法是准确实施成本管理的必然基础。第二条管理办法的设计原理管理办法中所使用的核定方法借鉴“劳动定额”及“计件工作制”的计算思路,将多样化、复杂、抽象的任务细分为若干标准工作过程,即可以独立开展的工作模块,再通过统一的换算方式将每个工作模块的工作量换算为“标准工时”。最终使不同的任务完成过程变成相同基础的可考核量,进而达到过程控制、资源配置、成本核算的目的。第三条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

6、工作量认定管理办法仅针对复杂、不易量化、差异性大、抽象的项目工作。应用在工作计划的编排、工作饱和度的认定、工作量与工作时间的确定、工作难度的评定、进度监督、计划执行情况评价等工作环节,进而最终达到以上目的。本办法不涉及工作质量的认定和评价。本办法不涉及日常辅助性工作及工作准备时间,该类时间记录以工作日志为准。本办法不涉及项目外的知识积累时间和讨论时间,该类时间记录以工作日志为准。第四条管理办法的基本原则第一原则:知识基础原则。日常工作(含行内研究及外部客户服务)中,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知识基础工作做得越扎实,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工作成果的质量就越高,工作效率也会逐步提高。因此,对知识积累过

7、程的工作量客观合理认定,是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工作考核的第一原则。第二原则:成功概率原则。由于外部客观原因及内部能力原因,中心工作存在无结果或失败的可能。因此,我们不仅应当认定研究成果、成功产品的工作量,同时也应当客观承认一定失败工作所产生的无结果工作时间。与此相配套,中心应当逐步形成并完善相应的工作结果判别机制。第三原则:细化原则。只有在对每一任务充分细化,明确节点的基础上,本管理办法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对于中心工作的每一模块、每一工作内容、工作内容背后的知识积累过程与成功概率,我们都应充分考虑并核定相应的标准工作量。第四原则:标准量化原则。对任务工作量的核定过程中,量化方法应当尽量客观,量

8、化标准必须是可计数的。其衡量标准为:任意两个人,不管存在什么样的理解偏差,通过本办法对同一工作过程,所能得出的工作量核定是唯一的。第五原则:持续完善原则。随着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学习曲线与资料积累必将发挥作用,同时,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工作本身就是创造性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将不断遇到新的、需要判别核定的工作内容。由此,本办法将是一个方法指引性文件,其核定方式、标准将随工作的开展而不断修改。第五条管理办法的数据基础本管理办法涉及的工作量折算标准及相关核算数据,直接来源于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日常工作的不间断统计与分析,因此,具有客观的实践基础。工作量算法第六条工作量算法的基本类型工作量算法包括两

9、方面:工作量分配计划、工作量认定与统计。第七条工作量分配计划确定项目类型接受项目后,按照“项目分类标准”确定项目类型或子项目类型,进而确定项目或子项目所需的“工作类型”及具体工作时间额度标准。确定项目工作量1. 确定“原创性文稿编写”的工作量(关于“原创”的解释见第八条:工作量认定与统计);2. 依据已确定的工作时间额度标准,反推其他各种工作类型的工作量;3. 加总统计。项目计划编写或填制项目计划。加总统计项目工作量不超过40小时的,填制标准格式的“项目计划表”。加总统计项目工作量大于40小时低于160小时的,按标准格式填制“小型项目计划书”。加总统计项目工作量大于160小时的,按标准格式填制

10、“大型项目计划书”。项目确认项目计划填制完毕后,报“工时量审核小组”,经“工时量审核小组”审核完毕并签定审核意见后,报研究发展部部门主管批准实施。第八条工作量认定与统计工作量认定与统计的原则1. 各类工作的工作成果必须可追溯、可证实,并完全符合“工时核算标准”的各项记录要求,不符合以上条件者,一律不得计算工作量;2. 工作量认定只统计工作“原创”部分,各类工作的工作成果计算前,应严格剔除以下部分:大段重复、大段引用、大段照搬以前研究成果、明显滥竽充数与主题相关度不高的部分;3. 还应剔除:明显的废话(文件特殊性而导致的必须的务虚部分除外)。被剔除的废话可按难度(难度确认方法见“工时核算标准”)

11、单独计算工作量,有创意、包含研究成果及研究价值的废话,其难度确认可适当提高,但以上合计工时量最高限度不得超过“原创部分”的20%;4. 以“原创”部分为核算依据,凡严重超出工作时间额度标准的部分(20%以上),一律不得算入项目工作量,如确实为必须的,需“工时量审核小组”及研究发展部部门主管批准计入。此外,虽不批准计入项目工作量但研究发展部部门主管认可的,可计入工作日志作为日常工作;工作量认定与统计的执行者1. 项目执行者按照工时量核算标准自行加总统计项目工作量;2. 项目执行者填制“工时量申报表”,报“工时量审核小组”进行审核并签定审核意见;3. 报研究发展部部门主管审核,认定后,记入个人工作

12、量记录。工作分类及工时分配标准第九条工作分类的目的依据不同的工作类型,合理分配项目过程中各种工作类型的工作时间。第十条项目分类及描述各项目中,工作类型包括以下13种:计划、资料收集、调研及访谈、学习研究、分析计算推演、文稿编写、讨论、修改、客户沟通、辅助实施、培训、会议、交通及差旅。假设“文稿编写”标准工时为100T,各类项目的分类确定参数及项目过程中的工时分配标准如下表列示:相应任务项工作分级描述工时分配A类:大型项目计划书,不低于5000字A类:12工时计划B类:小型项目计划书,不低于2000字B类:4工时C类:项目计划表C类:0工时A类:新接触行业或课题、且工作成果需要大量资料支撑A类:

13、200TB类:新接触行业或课题,工作成果需要了解一定数量资料B类:100T资料收集C类:较早以前接触过该行业或课题,工作成果需要资料支撑C类:50TD类:工作成果不需要多少资料支撑D类:25TA类:涉及范围广、或深度实施,工作成果需要大量实践数据及经验支撑A类:200TB类:涉及范围一般,或实施深度一般,工作成果需要一定实践数据及经验B类:100T调研访谈研讨C类:涉及范围小,或无须实施深度,工作成果需要少量实践数据及经验C类:50TD类:可闭门造车D类:5TA类:新接触专业或课题、且工作成果理论性极强A类:200TB类:新接触专业或课题,工作成果理论性较强B类:100T学习研究C类:较早以前

14、接触过该专业或课题,工作成果需要理论支撑C类:50TD类:工作成果不需要多少理论支撑D类:25TA类:理论性极强、或自创数据分析结构、或数据系统的重新构造A类:100TB类:理论性一般但需阐述结构庞大复杂、或数据分析量大、数据结构复杂B类:50T分析计算推演C类:理论性一般、阐述结构一般、数据分析量一般C类:20TD类:理论性弱、叙述结构无要求、无数据分析D类:5T文稿编写100TA类:理论性极强、或数据系统的重新构造、或争议性极强的课题A类:15TB类:理论性一般但需阐述结构庞大复杂、或数据结构复杂、或具有争议B类:10T讨论C类:理论性一般、阐述结构一般、数据分析量一般、无大的观念争议C类

15、:5TD类:理论性弱、叙述结构无要求、无数据分析、无争议D类:0TA类:项目难度大、牵涉层面较高、或牵涉相关部门较多,自主性弱A类:40T修改B类:项目难度一般、牵涉层面一般、或牵涉相关部门不多,自主性一般B类:25TC类:项目难度小、无牵涉,自主性极强C类:10TA类:常年管理顾问服务之非项目时段A类:100TB类:从未接触过的项目、课题、企业的项目时段B类:15T客户沟通C类:已有接触的项目、课题、企业的项目时段C类:5TD类:无须客户沟通D类:0TA类:常年管理顾问服务之非项目时段A类:100TB类:需深入现场、或追踪项目结果、或依据实施情况对项目成果进行修正B类:100T辅助实施C类: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