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73742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一、比较下列二者的区别1、导管与筛管:均由长管状的细胞纵向连接而成,导管存在于木质部,发育成熟时原生质体消失,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存在于韧皮部,发育成熟时为生活细胞,运输有机养料。2、雄性不育与无融合生殖:雄性不育是指有的植物,由于遗传或生理原因,花中的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或正常的精细胞,但雌蕊却发育正常;无融合生殖是指有的植物,不经过雌雄性细胞的融合(受精作用)就能发育形成有胚的种子。3、真果与假果:真果是指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假果是指有些植物的果实,除子房以外,大部分由花托、花萼、花冠,甚至是整个花序参与发育而成的,如梨、苹果、瓜类、菠萝等的果实。4

2、、气孔与皮孔:气孔是表皮上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水份和气体交换的通道;而皮孔是周皮上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水份和气体交换的通道。5、荚果与角果:荚果由单雌蕊发育而成,成熟时沿背缝线和复缝线同时开裂,如豆类的果实;角果由两个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有假隔膜形成假二室,如油菜的果实。6、原生质与原生质体:原生质是指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7、侵填体与胼胝体侵填体:侵填体是由于导管的成熟老化,在其周围的薄壁细胞体积增大,从导管侧壁的未增厚区域侵入导管腔内,形成大小

3、不等的囊状突出物,后期常为单宁、树脂等填充,将导管阻塞而失去输导功能;胼脂体是在筛管成熟的过程中,筛板上围绕筛孔积累胼脂质,进而形成垫状结构而阻塞筛孔,使筛管失去输导能力,这种垫状结构称为胼脂体。8、单叶与复叶:单叶是指一个叶柄上着生一个叶片的叶;复叶是指一个叶柄上着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9、外始式与内始式:外始式是指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分化发育过程中,位于外面的木质射角处先分化形成,内面的后分化形成;内始式是指茎的初生木质部在分化发育时,靠中心的先分化成熟,外面的后分化成熟。这种由内向外分化发育成熟的方式,称为内始式,它与根的初生木质部分化发育成熟的方式刚好相反。10、根瘤与菌根:根瘤是指豆科植

4、物的根与根瘤细菌形成的共生体;菌根是指种子植物的根与真菌的共生体。11、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二者细胞壁增厚的方式不同,厚角组织在细胞的角隅处纤维素增厚,发育成熟时为生活细胞;而厚壁组织的细胞壁全部增厚,而且往往木化,发育成熟时原生质体消失,为死细胞。12、无融合生殖与单性结实:无融合生殖是指有的植物,不经过雌雄性细胞的融合(受精作用)就能发育形成有胚的种子;单性结实是指有的植物,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就可以膨大形成无籽果实。二、简答题1、什么叫细胞全能性?举例说明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 任何一个生活的植物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分裂、生长和分化都可以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现象或能力,称为细胞全能性

5、。 意义:细胞全能性理论在生产上广泛应用,如细胞培养、组织培养、组培苗、脱毒苗的研究和应用等。(考生可任意举例进行说明)2、简述旱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叶的形态构造不仅与它的生理机能相适应,而且也与它所处的外界条件(即生态条件)相适应。旱生植物的叶片对旱生条件的适应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叶面积缩小,叶片小而厚;(2)机械组织发达;(3)栅栏组织多层,分布在叶的两面;(4)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5)叶肉细胞壁内褶;(6)叶脉分布密;另一种是:(1)叶片肥厚,有发达的贮水薄壁组织;(2)细胞液浓度高,保水能力强。3、简述水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叶片较薄,

6、表皮上无角质层或很薄;叶肉细胞层数少,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通气组织发达;叶脉少,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退化。4、植物有哪些分枝方式?举例说明农业生产上对植物分枝规律的利用。高等植物的分枝方式主要有三种: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分蘖。 单轴分枝,这种分枝方式有明显的主轴,栽培时注意保持其顶端生长 的优势,以提高其品质,如麻类、松、杉、柏等森林植物。 合轴分枝,这种分枝方式的主干弯曲,株形比较开展,而花芽往往较多,能多结果,在作物和果树中普通存在。栽培时,常采用摘心(如棉花)、修剪(如果树)来控制分枝,使树冠占有适当的空间,有适当的结果面积。 分蘖:小麦、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分枝方式,分

7、蘖数目与产量有密切关系,分蘖数目过少影响产量,过多时产生不能抽穗或虽抽穗但不结实的无效分蘖,栽培时,采取适时播种,科学施肥及合理密植等措施,控制无效分蘖,增加有效分蘖,以提高产量。5、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自花传粉在自然界被保留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异花传粉在植物界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异花传粉要比自花传粉优越,是一种进化的方式。自花传粉的精、卵细胞来自同一朵花,遗传性差异较小,连续长期自花传粉,可使后代生活力逐渐衰退。相反,异花传粉的精、卵细胞各产生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遗传性差异也较大,经结合所产生的后代具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既然异花传

8、粉有益,自花传粉有害,那么自然界为什么还可见到自花传粉现象呢?这是因为自花传粉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在异花传粉缺乏必需的风、虫等媒介力量而使传粉不能进行的时候,自花传粉则可弥补这一缺点。自花传粉是植物在不具备异花传粉条件下长期适应的结果。况且在自然界没有一种植物是绝对自花传粉的,它们中间总会有少部分植物进行异花传粉,增强了后代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所以,长期进行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类,仍能普遍存在。6、什么叫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与极核融合,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两个融合过程,称为双受精。意义:精、卵细胞融合,将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

9、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相对稳定,同时又产生了一定的变异;1个精细胞和2个极核融合,形成了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生理上更为活跃,并作为营养物质在胚的发育过程中被吸收,这样,子代的变异性就更大,适应性也更广泛。7、如何从显微结构上来判断木材三切面?射线细胞在木材三切面上的形态特征各异,具此判断木材三切面。横切面:射线呈放射状,可见射线的长度和宽度。径向切面:多列细胞整齐排列似砖墙与纵向分子垂直,可见射线的长度和高度。切向切面:射线呈纺锤状,可见其高度和宽度。8、子叶出土幼苗与子叶留土幼苗主要区别在哪里?了解幼苗类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种子萌发过程中,如果下胚轴生长

10、速度快,将胚芽和子叶推出土面,则形成子叶出土的幼苗;如果上胚轴生长速度快,将胚芽推出土面,而子叶留在土壤中,则形成子叶留土的幼苗。 意义:在农业生产上应注意掌握两种类型幼苗的种子播种深度,一般来说,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播种要浅一些,而子叶留土幼苗的种子播种可以稍深,但也要根据种子的大小、土壤的湿度等条件综合考虑,决定播种措施。9、豆科植物为什么能够肥田?豆科植物的根能与土壤中的根瘤细菌形成根瘤,根瘤具有固氮作用,将空气中的气态氮转化成含氮化合物,而小分子的含氮化合物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氮肥,因此,豆科植物能肥田。10、简述分生组织的特点,按位置和来源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功能?特点:细胞壁薄,

11、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排列紧密,具有分裂能力。按位置分:顶端分生组织,使根茎进行伸长生长;居间分生组织,使茎进行伸长生长;侧生分生组织,使根茎进行增粗生长按来源分: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使根茎进行伸长生长;次生分生组织,使根茎进行增粗生长。11、简述种子萌发的主要外界条件及其原因?种子萌发的主要外界条件有:水分、氧气、温度。(1)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干燥的种皮经水浸润后,结构松软,氧气才易进入,同时,胚根、胚芽才能突破种皮,种子萌发时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必须以水作为介质。(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氧气。种子萌发时,一切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的供应,而能量来源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则必须有氧气才

12、能完成。(3)种子萌发需要适当的温度。种子萌发时内部进行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需要各种酶作为催化剂,而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必须在适当的温度范围才具有催化活性。12、什么叫传粉?传粉有哪些方式?植物有哪些适应异花传粉的性状?成熟的花粉粒借外力的作用传递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植物适应异花传粉的性状主要有:单性花、雌雄蕊异熟、雌雄蕊异长、雌雄蕊异位、自花不孕。三、论述题1、试述被子植物的生活史。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是指上一代种子开始至下一代种子形成所经历的全过程,也叫生活周期。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幼苗,逐渐长成为具有根、茎、叶的植物体,经过一段时期的营养生

13、长之后,便进入生殖生长,在植株上分化出花芽,再形成花朵时,胚珠内的胚囊母细胞和雄蕊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分别产生雌、雄性配子(即卵细胞和精子),这时植物进行开花、传粉、受精,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合子),另一个精子与极核融合(初生胚乳核)分别发育形成胚和胚乳,从而胚珠发育成新一代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在被子植物生活史中,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受精卵(合子)开始直到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和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为止,这一阶段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为二倍体,称为二倍体阶段(或孢子体阶段、孢子体世代),这个阶段时间较长,并占优势,能独立生活;第二个阶段是从花粉母细胞和

14、胚囊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单核花粉粒(小孢子)和单核胚囊(大孢子)开始,直到各自发育为含精子的成熟花粉粒或花粉管,以及含卵细胞的成熟胚囊为止,此时,这些有关结构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单倍的,称为单倍体阶段(或配子体阶段、配子体世代),此阶段时间较短,结构简化,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孢子体上来获取营养。在生活史中,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和转折点。也可以用下面表解的方式答题:2、试述被子植物成熟花粉粒的结构及形成过程。被子植物成熟花粉粒的结构:成熟花粉粒具2层细胞壁,即外壁和内壁,内含23个细胞,即1个营养细胞和1个生殖细胞或2个精细胞。花粉粒的形成过程: 纤维层 初生周缘层 中 层 花粉囊壁 (外)(2N) 绒毡层孢原细胞(2N)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初生造孢细胞 花粉母细胞 四分体 (内)(2N) (2N) (N) 营养细胞 有丝分裂 (N) 单核花粉粒 精细胞 (N) 有丝 (N) 生殖细胞 (N) 分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