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9]心理学导论自学考试大纲.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73118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6049]心理学导论自学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06049]心理学导论自学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06049]心理学导论自学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06049]心理学导论自学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06049]心理学导论自学考试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6049]心理学导论自学考试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049]心理学导论自学考试大纲.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06049心理学导论自学考试大纲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二OO五年一月自学用书: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等主编,华师大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心理学导论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以普通心理学为框架,综合介绍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了解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本课程作为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入门课”,既注重基础,又强调应用,以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心理学,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因此,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将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课程内容及考核要

2、求1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心理学的历史、主要学派和研究领域。2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心理测量常用的工具。3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运用心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章 绪 论课程内容一、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过程。个性。二、 心理的实质唯心主义的心理观。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三、 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的分类。四、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五、 心理学的发展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哲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实验生理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

3、派别。考核要求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1.识记: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2. 领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认识过程和个性。二、心理的实质1.识记:人的大脑的反射活动及其包括的三个环节。2.领会: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三、心理学的任务1.识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三类因素。2. 领会: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心理学的任务。四、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识记: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2. 领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3简单应用:观察法及其主要特点。实验法及其主要特点。调查法及其主要特点。测验法及其主要特点。五、 心理学的发展1.识记:科学

4、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各主要派别的代表人物。2. 领会:实验生理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派别。第二章 心理学的神经生理基础课程内容一、神经元神经元的构造及分类。神经兴奋的传递。突触及突触传递。神经回路。二、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人脑的结构和功能、反射与反射弧。脑电活动。 三、神经系统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机能。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四、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神经体液调节。 考核要求一、神经元 1.识记: 神经元的构造。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

5、的分类。神经兴奋。突触。2. 领会: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神经兴奋的传递。突触传递。二、神经系统1识记: 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人脑的结构和功能。反射。反射弧。脑电波的四种形式。2. 领会:人脑皮层的分区与机能。人脑两半球的功能分工。三、神经系统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1. 识记: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2. 领会: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高级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四、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1识记: 机体内的两种腺体2领会: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功能。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课程内容一、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心理的发生。动物心理

6、的发生阶段。二、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与意识的区分。人类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语言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三、人类意识的特征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考核要求一、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1识记: 感受性。反映。2领会:动物心理的反映形式。动物心理的发展阶段。二、人类意识的产生1识记: 意识。自我意识。2领会:人类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语言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三、人类意识的特征1识记: 意识的觉知性。意识的能动性。2领会: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人类意识的三个基本类型。第四章 注意课程内容一、注意的概述注意的定义。注意的意义和功能。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二

7、、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四、注意的认知理论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注意的完全加工理论。注意的资料限制和智源限制理论。考核要求一、注意的概述1识记: 注意的定义。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注意的基本作用。定向反射。2领会:注意的意义。注意的三种功能。注意的生理机制。注意的最显著的外部表现。二、注意的种类1识记: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2领会: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儿童有意注意发展的阶段。有意注意的社会根源理论。三、注意的特征1. 识记: 注意的广度。2. 领会:注意的稳定性。影响注

8、意广度的因素。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影响人的注意特性的主要因素。四、注意的认知理论1识记: 注意的资料限制任务。注意的智源限制任务。2. 领会:注意的过滤器理论。注意的衰减理论。注意的完全加工理论。注意的资料限制和智源限制理论。双耳听音实验。3应用:述评国外主要的注意理论第五章 感 觉课程内容一、感觉的概述什么是感觉。感觉的生理机制。感觉的意义。二、感觉的测量感受性。感觉阈限。心理物理定律。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 三、视觉视觉的刺激。视觉的生理机制。视觉现象。四、听觉听觉的刺激。听觉的生理机制。听觉现象。听觉理论。五、其他感觉皮肤感觉。嗅觉和味觉。内部感觉。六、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

9、作用。联觉。考核要求一、感觉的概述1. 识记:分析器。内部感觉。外部感觉。神经特殊能量说。2. 领会:感觉。感觉的意义。二、感觉的测量1识记: 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2领会: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史蒂文森定律。3简单应用: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信号侦察论。三、视觉1. 识记: 视觉的适宜刺激。盲点。特征觉察器。视见函数。颜色视觉。颜色的三种属性。视敏度。视角。2. 领会:眼睛的构造和折光系统。视网膜的构造。视觉的传导机制。视觉绝对感觉阈限。视觉差别感觉阈限。明适应。暗适应。色光混合三定律。色觉理论。扬-赫三色说。黑林四色说。色觉缺失。闪光融合。视觉后象。视觉对比。

10、四、听觉1识记: 听觉的适宜刺激。听觉的三种属性。2领会:声音混合和掩蔽。听觉的生理机制。听觉疲劳和听力缺失。听觉理论。频率理论。行波理论。共鸣理论。神经齐射理论。五、其它感觉1. 识记: 触压觉。温度觉。嗅觉。味觉。2. 领会:内部感觉。六、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 识记:联觉及其形式。2. 领会: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第六章 知觉课程内容一、知觉的概述什么是知觉。知觉活动过程。二、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三、空间知觉距离知觉。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五、错觉错觉现象。错觉产生的原因。考核要求一、知觉的概述1识记: 知觉。知

11、觉链。2领会:知觉与感觉的联系与区别。知觉活动过程。格式塔知觉理论。构造主义知觉理论。动作行为的知觉理论。J.J.吉布森的知觉理论。二、知觉的基本特征 1识记: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视角。2领会:知觉组织原则。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要因素。大小知觉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识记: 距离知觉。运动级差。结构级差。双眼视差。方位知觉。双耳距离差。2领会:距离知觉的单眼视觉线索和双眼视觉线索。视觉的方向定位。听觉方向定位的四条规律。听觉方向定位的单耳线索和双耳线索。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识记: 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

12、动景运动。自主运动。诱导运动。2领会:时间知觉的线索。时间估计及其影响因素。运动知觉的分类。五、错觉1. 识记: 错觉2. 领会:错觉的七种类型。错觉产生的原因。第七章 记忆课程内容一、记忆的概述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记忆的生理机制二、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回忆。三、记忆系统和记忆的组织记忆系统。记忆的组织。记忆术。考核要求一、记忆的概述1识记: 记忆。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内隐记忆。外显记忆。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2领会:记忆种类的划分。记忆机能定位说。记忆机能整体说。记忆分子学说。二、记忆过程1识记: 识记。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意

13、义识记。机械识记。保持。回忆。回忆法。再认法。重建法。节省法。再认。遗忘。倒摄抑制。前摄抑制。再认的两种类型。2领会:识记的种类划分。影响识记的主要因素。保持的特征。记忆的初级测量和次级测量。常用的记忆测量方法。艾宾浩斯的保持曲线。影响保持的因素。四种影响较大的遗忘学说。影响遗忘的因素。联想的分类。有效组织复习的特点。三、记忆系统和记忆的组织1识记: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视觉登记。听觉登记。长时记忆。记忆术。2领会:三种记忆系统。感觉记忆的特点。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贮存。短时记忆的特点。短时记忆中的编码形式。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层次网络模型。激活扩散模型。PQ4R法。第八章 表

14、象和想象课程内容一、表象表象的概述。表象的种类。 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表象的作用。二、想象想象的概述。想象的种类。想象的生理机制。想象与实践。想象的意义。三、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四、睡眠与梦睡眠。梦。考核要求一、表象1识记:表象的概述。记忆表象。想象表象。个别表象。一般表象。遗觉象。 2领会:表象的特征。表象的种类。基本表象理论。双重编码理论。表象的作用。二、想象1. 识记: 什么是想象。不随意想象。随意想象。2领会:想象的种类。想象的生理机制。想象与实践。想象的意义。三、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1识记: 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科学幻想。理想。空想2领会: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条件。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幻想的特征四、睡眠与梦睡眠1识记:梦2. 领会:睡眠的5个阶段。睡眠的生理机制。关于梦的几种心理学解释第九章 思维课程内容一、思维的概述什么是思维。思维的种类。思维和语言。思维与非理性因素。思维与脑。 二、概念及其形成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