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诗三首》阅读训练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729348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诗三首》阅读训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诗三首》阅读训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诗三首》阅读训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诗三首》阅读训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诗三首》阅读训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诗三首》阅读训练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三首阅读训练题 登上岳阳楼,一览洞庭湖.杜甫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李白说: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孟浩然说: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今天我们以诗为经,走向三位大诗人,去聆听他们的心声.一、 欲解其诗,先知其人:1、杜甫(712-770)字( ),( )朝诗人。自称( ),世称(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 ),其诗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故被后世誉为( )。登岳阳楼是大历三(768)年冬天,诗人游( )时写的。2、李白(701-762)字( ),号( ),祖籍陇西成县,是继屈原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特。因而他被誉为( )。陪侍郎叔游洞庭

2、醉后是乾元二年秋,李白流放夜郎,遇赦放还后与时任刑部侍郎的族叔李晔同游洞若观火庭时所作。3、孟浩然(689-740)( )朝诗人。一生主要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山水田园诗成了他诗中的主要题材,与( )在诗歌题材和风格上相近,故后世并称( )。临洞庭湖赠张九龄是开元十六年前后,诗人赴长安应试时,希望得到张九龄(即张丞相)的引荐时写的。二、反复诵诗,默写诗歌 登岳阳楼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二、 解字说文,理解诗意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坼( ) 乾坤( ) 戎( ) 凭轩( ) 涕( )泗( ) ( ) 涵虚( ) 济( ) 端居( ) 楫( ) 2、 翻译下列诗句:(1)

3、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3)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4)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5)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6)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3、 选择:(1) 下面对登岳阳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B “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漂泊无归的感情。C 颈联写诗人老年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D 诗人在尾联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余韵无穷。E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该诗

4、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2) 下面对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评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要铲除去君山,表面上是为了让浩浩荡荡的湘水毫无阻拦地向前奔流,实际上这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B.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两句诗,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像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C. 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发愤懑、豁达胸襟的手段。D. “却君山”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即使起李白于地

5、下,恐怕他自己也说不出究竟。(3) 下面对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B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写景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C “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D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4、 填空:1)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烟波浩渺,气象雄伟的句子是 联 , 尾联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这与爱国诗人陆游临死时发出的 , 的爱国之情,如出一辙。2)李白才华横溢,素怀远大抱负,而朝廷黑暗,使他一生怀才不遇,因而早就发出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感慨。当他望见洞庭

6、湖中的君山,挡住了湖水,使其不能一泻千里,便产生了 , 的奇想。但这毕竟是幻想。 , 一句充分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3)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张丞相”指 当时任丞相之职。诗中的“垂钓者”暗喻 ;“羡鱼情”暗喻 。诗中描写洞庭湖景色采用的是动静结合的手法,静景是 , ;动景是 , 。诗句 , 采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张丞相助一臂之力的愿望。尾联引用了淮南子 , 的典故。5、名句评析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阅读,完成下列各题:一、填空 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字小修,湖北公安人。与其兄( )、( )并有文名,时称“( )”,同为( )派的代表人物。

7、二、解释下列加点字:向来之坎窦 澄鲜宇宙 排当水面故直以千里一壑 此楼得水稍诎 政须君山妖亦复何致 时有小舫往来 炮车云生不能自已 左迁此地 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慰死犒生 第以束发登朝 壮心日灰 诚不能无慨于心三、翻译下列句子:1、 政须君山妖,以文其陋2、 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3、 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4、 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5、 玄鬓已皤,壮心日灰6、 寒雁一影,飘零天末五、阅读探究1、“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2、作者在文中引滕子京的事例有什么作用?3、作者在游历洞庭湖的过程中感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4、怎样理解“真可哭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