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728358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培养阅读古诗文的兴趣,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2.感受诗中所描绘的儿童形象。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搜集有关儿童的古诗。(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3分钟)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古诗三首。2.指导学生速读三首古诗,了

2、解三首古诗的内容。1.齐读课题。2.快速读三首古诗,初步理清三首古诗的大意。指导学生用朗读的方法了解内容。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用时:12分钟)1.出示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识记生字。2.指导学生朗读古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3.指导识记,掌握书写要点,认真描红、临写。4.播放古诗朗读动漫。5.指导交流不理解的字词。解决不了的在班内交流。6.简介诗人。(板书:晓诗人)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用生字组词。2.自由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3.识、写生字,读准多音字“供”的两个读音。4.观看动漫,跟读,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5.圈画出自己不

3、理解的字词,同学间相互交流。6.交流了解到的诗人的资料。1.“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要在初读的时候,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多读,为理解诗句打好基础。2.课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书写时间。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用时:8分钟)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儿童形象。(1)帮助学生理解“未解”“供”“傍”的意思。(2)读一读古诗,画出描写儿童的句子,思考:从中感受到怎样的儿童形象?是从哪里读到的?(3)想象儿童做农事的情景及作者的心情。(4)除了写儿童,诗中还写了什么?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指导学生背诵全诗。4.小结板书:抓字词,解诗意;读中思,悟诗情。1.小组合作,抓住关

4、键字词,理解诗句。(1)读注释,理解“未解”“供”“傍”的意思。(2)读古诗,画出描写儿童的诗句,想象儿童做农事的情景,并进行交流。(3)说说儿童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以及作者的心情。(4)说说诗句除了写儿童,还写了什么。2.朗读古诗。3.背诵古诗。4.领会学习古诗的方法。1.教师适当追问、指点,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要借助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难理解的字词,只要学生能说通就行,但要做到字字落实。四、小结学法,迁移过渡(用时:4分钟)1.指导学生回顾整首诗的学习方法。2.指导学生用相同的方法小组自学古诗稚子弄冰。1.回顾整首诗的学习方法。2.自学古诗。

5、(1)借助拼音读古诗,小组内交流,及时进行纠正。(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3)小组内讨论诗句的意思。不懂的词语查字典,不能解决的做上记号,在班内交流时提出来,进行解决。(4)说说从这首诗中读到了怎样的儿童形象,是从哪里读到的。(5)说说诗人的情感。(6)有感情地朗读全诗。(7)比一比,看谁背得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步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巡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五、交流学习,理解古诗(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正确理解字词。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银钲”“玉磬”指的是什么物品。2.指导学生想象画面。抓住关键字感受儿童戏冰的快

6、乐,体会他们的调皮和可爱。3.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描绘的场景。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5.指导学生背诵全诗。1.观察图片,了解“银钲”“玉磬”指的是什么。2.想象画面,抓住“脱”“取”“穿”,感受儿童玩冰的快乐,体会儿童的调皮可爱。3.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5.背诵全诗。在交流环节,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只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六、布置作业,畅谈收获(用时:3分钟)引导学生谈谈本课学习的收获。说说学习本课的收获。要给学生一定的回顾时间。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回顾内容,导入

7、新知(用时:4分钟)1.指名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2.说说两首古诗中写到的儿童形象。3.揭诗题,解题意。(板书:村晚)1.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2.交流这两首古诗中分别写了怎样的儿童形象。3.读诗题,说说题目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乡村傍晚(的景色)。在解释题目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把题目的意思说完整。二、合作探究,理解诗意(用时:14分钟)1.指导学生小组交流,确定学习任务:运用学习前两首诗的方法小组学习村晚。(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2)识记生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尝试把诗句的意思讲连贯。(3)能感受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体会诗

8、人的情感。2.巡视指导。1.小组合作,学习村晚。组内完成:(1)运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同桌互背。(2)识记生字,借助注释,组员互相补充,尝试把诗句的意思讲得完整、连贯。(3)小组合作,多种方式朗读,读出诗中蕴含的情感。2.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巡查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使合作学习更有效。三、交流赏析,品悟诗情(用时:17分钟)1.指导学生交流汇报。(1)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节奏。(2)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课文插图,理解第一、二句诗的意思。理解“山衔落日”的景色,感受乡村傍晚的恬静。(3)指导学生想象牧童骑牛的不同姿势及吹笛的样子,体会他的自由

9、洒脱。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3.背诵全诗。1.汇报学习成果。(1)朗读全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节奏。(2)交流对诗意的理解。借助插图、注释,理解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想象“山衔落日”的画面,感受乡村傍晚的恬静。(3)抓住“横”字想象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样子和吹笛的样子,体会他的自由洒脱。2.有感情地诵读全诗。3.背诵全诗。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注意不要以“讲”来替代学生的“说”。要让学生大胆说话,大胆交流。教师在学生渴求处进行教学、讲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结束全课,小结收获(用时:5分钟)1.指导学生朗读三首古诗。感受古诗中描写的不同儿童的不同形象。2.布置作业:搜集其他描写儿童的诗。1.朗读三首古诗,说说三首古诗中的儿童形象。2.课外搜集其他描写儿童的诗。搜集描写儿童的诗,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物/考古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