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部分药品说明.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726891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0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外科部分药品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神经外科部分药品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神经外科部分药品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神经外科部分药品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神经外科部分药品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外科部分药品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外科部分药品说明.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达拉奉依达拉奉注射液(必存) 【药理作用】 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临床研究提示N-乙酰门冬氨酸(NAA)是特异性的存活神经细胞的标志,脑梗塞发病初期含量急剧减少。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可抑制梗塞周围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使发病后第28天脑中NAA含量较甘油对照组明显升高。临床前研究提示,大鼠在缺血/缺血再灌注后静脉给予依达拉奉,可阻止脑水肿和脑梗塞的进展,并缓解所伴随的神经症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机理研究提示,依达拉奉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 【适 应 症】用于改善急性脑梗塞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

2、功能障碍。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先锋唑啉钠、盐酸哌拉西林钠、头孢替安钠等抗生素合用时,有致肾功能衰竭加重的可能,因此合并用药时需进行多次肾功能检测等观察。 2、本品原则上必须用生理盐水稀释(与各种含有糖分的输液混合时,可使依达拉奉的浓度降低)。 3、不可和高能量输液、氨基酸制剂混合或由同一通道静滴(混合后可致依达拉奉的浓度降低)。 4、勿与抗癫痫药(地西泮、苯妥英钠等)混合(产生混浊)。 5、勿与坎利酸钾混合(产生混浊)。 【不良反应】据日本临床病例569例观察,26例(4.57%)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16次(2.81%),皮疹4次(0.70%)。569例中临床检测值异常变化

3、的有122例(21.4%),主要是AST上升7.71%(43/558)、ALT上升8.23%(46/559)等肝功能检测值异常。 严重不良反应有: 1、急性肾功能衰竭(程度不明)用药过程中进行多次肾功能检测并密切观察,出现肾功能低下表现或少尿等症状时,停止用药并正确处理。 2、肝功能异常、黄疸(均程度不明)伴有AST、ALT、ALP、-GT、LDH上升等肝功能异常和黄疸,用药过程中需检测肝功能并密切观察,出现异常情况,停止用药并正确处理。 3、血小板减少(程度不明)有血小板减少表现,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出现异常情况,停止给药并正确处理。 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程度不明)可出现弥漫性

4、血管内凝血的表现,用药过程中定期检测。出现疑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表现和临床症状时,停止给药并进行正确处理。 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主要表现为: 1、过敏症(0.1%5%):主要表现为皮疹、潮红、肿胀、疱疹、瘙痒感; 2、血细胞系统(0.1%5%):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压积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减少; 3、注射部位(0.1%5%):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皮疹、红肿等; 4、肝脏(发生率5%):主要表现为AST升高,ALT升高,LDH升高,ALP升高,-GT升高。(发生率为0.1%5%):总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阳性,胆红素尿。 5、肾脏(0.1%5

5、%):主要表现为BUN升高,血清尿酸升高,血清尿酸下降,蛋白尿、血尿、肌酐升高(程度不明); 6、消化系统(0.1%5%):嗳气 7、其他(0.1%5%):发热,热感,血压升高,血清胆固醇升高,血清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升高,血清总蛋白减少,CK(CPK)升高,CK(CPK)降低,血清钾下降,血清钙下降。 【禁忌】 1、重度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致肾功能衰竭加重的可能)。 2、既往对本品有过敏史的患者。 【注意事项】 1、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慎用(有致肾功能衰竭加重的可能)。 2、肝功能损害患者慎用(有致肝功能损害加重的可能)。 3、心脏疾病患者慎用(有致心脏病加重的可能,或可能伴见肾功能不全

6、)。 4、高龄患者慎用(已有多例死亡病例的报道)。 因有加重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而致死的病例,因此在本品给药过程中应进行多次肾功能检测,同时在给药结束后继续密切观察,出现肾功能下降的表现或少尿等症状的情况下,立即停止给药,进行适当处理。尤其是高龄患者,已有多例死亡病例的报告(大部分都在80岁以上),应特别注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孕妇或有妊娠可能的妇女禁用本品(尚不能确定关于妊娠期给药的安全性)。 2、哺乳期的妇女禁用。必须应用时,在给予本药期间应停止哺乳(动物实验中有向乳汁中分布的报告)。 【儿童用药】 儿童不应使用本品(因没有使用经验,尚不能确定儿童用药的安全性) 【老年

7、患者用药】 因老年生理机能低下,不良反应出现时应停止给药并适当处理。 一般而言,高龄患者(80岁以上)应慎用。 【用法用量】一次30mg,每日两次,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一个疗程为14天以内。尽可能在发病后24小时内开始给药。 纳洛酮 纳洛酮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17-烯丙基-4,5a-环氧基-3,14-二羟基吗啡喃-6-酮盐酸盐二水合物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19H21NO4HCl2H2O 分子量: 399.87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本品为纯粹的阿片受体拮抗药,本身无内在活性.但能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对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纳洛酮

8、生效迅速,拮抗作用强.纳洛酮同时逆转阿片激动剂所有作用,包括镇痛.另外其还具有与拮抗阿片受体不相关的回苏作用.可迅速逆转阿片镇痛药引起的呼吸抑制,可引起高度兴奋,使心血管功能亢进.本品尚有抗休克作用.不产生吗啡样的依赖性、戒断症状和呼吸抑制 急性毒性LD50(mg/kg):小鼠,口服565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无效,均须注射给药.静注后13分钟即产生最大效应,持续45分钟;肌注后510分钟产生最大效应,持续2.53小时.本品吸收迅速,易透过血脑屏障,代谢很快,人血浆T1/2为3078分钟,主要在肝内生物转化,产物随尿排出 【适应症】 本品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阿片受体拮抗药.主要用于: 1解

9、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拮抗这类药的呼吸抑制,并使病人苏醒 2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新生儿受其母体中麻醉性镇痛药影响而致呼吸抑制,可用本品拮抗 3解救急性乙醇中毒:静注纳洛酮0.40.6mg,可使患者清醒 4对疑为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静注0.20.4mg可激发戒断症状,有诊断价值 5促醒作用,可能通过胆碱能作用而激活生理性觉醒系统使病人清醒,用于全麻催醒及抗休克和某些昏迷病人 【用法用量】 常用剂量:纳洛酮5g/kg,待15min后再肌注10g/kg.或先给负荷量:1.53.5g/kg,以3g/kg h维持 脱瘾治疗时可肌注或静注:每次0.40.8mg.在用美沙酮戒除过程中,可试用小剂量

10、美沙酮(每天510mg),每半小时给纳络酮1.2mg,为时数小时(36小时),然后换用纳络酮,每周使用3次即可达到戒除目的 【不良反应】 本品不良反应少见,偶可出现嗜睡、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高血压和烦躁不安 【注意事项】 1. 应用纳洛酮拮抗大剂量麻醉镇痛药后,由于痛觉恢复,可产生高度兴奋.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甚至肺水肿和心室颤动 2. 由于此药作用持续时间短,用药起作用后,一旦其作用消失,可使患者再度陷入昏睡和呼吸抑制.用药需注意维持药效 3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压患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醒脑静醒脑静 【作用与特点】醒脑静注射液是由

11、麝香、冰片等中药经科学方法提取精制而成的,新型中药注射器剂,对各种病因引起的意识障碍以及高热等具有显著疗效。北京、上海、南京中医大学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天津第一中心医院、中国医科学院等临床与科研单位对本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其在清除自由基、降低脑脊液中内源性致热原、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脑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降低中风面积、缩短昏迷时间及退热等方面有显著作用,用于治疗中风、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药物中毒等引起的意识障碍及高热等总有效率为86.72%,无意识障碍的中风患者早期应用本品可显著减

12、轻神经功能损害,未见毒副反应。 【主要成份】麝香、冰片、栀子、郁金。 【功能】:开窍醒脑,凉血行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主治】:1、各种病因引起的意识障碍,如颅脑外伤、中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肝昏迷、药物毒物中毒、酒精中毒等2、急性脑血管意外;3、高热。 【用量用法】:肌肉注射: 2-4ml/次,1-2次/日;静脉滴注: 10-20ml/次,用5-10%G S或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规格】:2ml/支 10ml/支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 药品名称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 英文名称 】 Cinepazide Maleate Injection商品名:克林澳本品主要成份为马来酸桂哌齐特

13、,化学名为:(E)-1-4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基)-1-哌嗪乙酰吡咯啶顺丁烯二酸盐。分子式:C22H31N3O5C4H4O4 分子量:533.58【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本品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止Ca2+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脑血管、冠状血管和外周血管扩张,从而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本品能增强腺苷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作用,降低氧耗。本品能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使CAMP数量增加。本品还能提高红细胞的柔韧性和变形性,提高其通过细小血管的能力,降低血液的粘性,改善微循环。本品通过提高脑血管的血流量,改善脑的代谢。【

14、 药代动力学 】 本品吸收迅速,正常人口服200mg后约3045分钟可达最大血药浓度3.6- 8.3mgml;人静脉、肌肉注射和口服后的血浆药物半衰期分别为30、60和75分钟,尿药半衰期在100-120分钟之间。动物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口服后在体内分布广泛,其中以肾、肝、甲状腺、肾上腺等含量较高;另外,对哺乳和怀孕的大鼠研究发现,该药在乳汁中有明显的分泌,且其浓度较血中为高,同时亦有少量药物可透过胎盘。本品主要以原型从尿中排出,正常人口服200或400mg,在24小时后尿药排泄率约为口服剂量的50-70。此外,本品在体内可转化为不同程度的去甲基代谢物。【 适应症 】1、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后遗症和脑外伤后遗症。2、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如用于治疗心肌梗塞,应配合有关药物综合治疗。3、外周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炎、雷诺氏病等。【 用法用量 】一次4支,溶于500ml 10%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速度为100mlh,一日1次。【 不良反应 】1、血液粒性白细胞减少:偶尔发生粒性白细胞减少,如有发烧、头痛、无力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进行血液检查。有时会发生白细胞减少,偶尔发生血小板减少时,应仔细观察症状并立即停药。2、消化系统有时有腹泻、腹痛、便秘、胃痛、胃胀等肠胃道功能紊乱等副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