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定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718954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6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定稿)(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 市 县 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二一年九月46报告名称:*县*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单位:*县和兴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证书编号:A235005548总 经 理:总工程师:盛项目负责人:编制人员: 吴目 录1.概述(1)1.1经济社会概况(1)1.2当地农民饮用水现状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1.3项目建设目标(2)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2.工程任务和规模(6)2.1供水规模的确定(6)2.2供水规模的计算和预测(7)2.3水质水压的确定(10)2.4水量平衡分析(11)3.工程布置及建筑物(13)3.1设计依据和标准(13)3.2水源选择(13

2、)3.3系统方案比选(14)3.4工程地质(16)3.5净水厂工程设计(17)4.施工组织设计(25)4.1施工条件(25)4.2主要工程施工(25)4.3施工管理(26)4.4施工总进度(27)5.环境保护(28)5.1水源水质保护(28)5.2环境影响(28)5.3环境保护措施(29)6.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31)6.1编制依据及标准(31)6.2概算总投资(32)6.3资金筹措(33)7.综合效益分析与运行管理(38)7.1综合效益分析(38)7.2运行管理(43)附表:1、工程特性表2、受益人口统计表3、设备及主要材料清单附件:1、*省龙潭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在岭下溪三级水库(三姑娘水

3、库)取水承诺书2、水质化验报告(3张)3、*县人民政府资金承诺书4、工程招标方案 附图: 1、总体平面布置图 01022、管网水力计算图 03043、拦水坝平面及剖面图 054、输配水管道横剖图 065、净水设备系统图、基础图及规格尺寸表1 概 述1.1 经济社会概况1.1.1 自然地理概况 *县位于省最南部,是原中央苏区县,面积1291.5km2,辖9镇6乡,总人口约60万人。*镇位于*县西北部,北与镇、南与乡、建设乡相邻,东与县,西与县接壤,呈南北向长条状,*东溪由北向南贯穿*镇,东溪两侧腹地较平坦,分布着较多村庄,其余山地上也零星分布着村落,目前交通很方便,省道诏平线沿东溪右侧贯穿南北,

4、山地上的村庄也有混凝土路直达。1.1.2 水文气象*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无霜期347天,年平均气温21.3,*镇多年平均降雨量1700.0mm,蒸发量1090mm。二至九月份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十至一月主导风向为西北向,频率均为13%,年均风速2.8m/s,年均受台风影响4.1次,主要发生在七至八月。最大风力12级以上。1.1.3 社会经济本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涉及整个*镇,该镇总面积137km2,辖19个行政村,总人口51431人,2009年全镇工农业3.56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亿元,农业总产值1.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22元。1.2 当

5、地农民饮用水现状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2.1 饮用水现状情况*镇目前没有正规水厂,现状饮用水大多以村为单位从山坑引山泉水、溪水或打井取水。1.2.2 饮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镇农村饮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些零星的简易引水方式大部分只有过滤设施而没有消毒设施,水质欠稳定;由于资金紧缺大部分只在水源点筑一低矮挡水构筑物,调节容量太少,清水调蓄池普遍太少储蓄能力差,导致用水高峰期水量不足;有些农民没有取水设施只能直接从山涧、溪流直接取水,水质方便程度均不满足要求;有些农民打手摇井从地下取水,但附近有生活污染源,明显存在水质不达标的情况。1.3 项目建设目标*县*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计划解决全镇1

6、9个行政村51431人(其中农村规划内饮水不安全人口2004年底调查复核数20969人)以及辖区内的*中学师生1816人的安全饮用水问题。各村简况如下:村总人口151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1019人);村总人口933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849人);麻村总人口2046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300人);*村总人口2080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486人);村总人口4969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2065人);村总人口1220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456人);村总人口2727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1377人);村总人口1461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1299人);村总人口1902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5

7、00人);村总人口1237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520人);鸡村总人口2257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1590人);联村总人口734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687人);村总人口5677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687人);村总人口1156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1058人);村总人口6838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2165人);榕城村总人口3660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1590人);村总人口4162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1000人);总人口870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811人);村总人口6483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3380人)。根据实地了解察看和村庄分布情况,选取水源点并对水质化验成果进行分析筛选,主要

8、的水源点计划在岭下溪三级站水库(三姑娘水库),该水库总库容182万m3,处于东溪干流中游河谷,集雨面积456km2,水量丰富,水质也符合要求,该水源点利用高差优势可以重力流自压局部片区加压供给*镇15个村(其中白叶村以及供水管末部分村庄需设泵站加压);榕城村和林塘村可以从附近榕城小(一)型水库引水净化;可以从附近的君堂小(二)型水库引水净化;地势较高的元中村可在村后山坑建小挡水坝引水净化。按照*市发改委农业科、市水利局建管科下达的“关于抓紧做好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的通知”,此批下达给*县*镇的饮水不安全人口数是20969人,此次实施方案编制按全镇19个村总人口51431人,其

9、中饮水不安全人口20969人以及*中学1816名学生进行。项目供水水质标准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的要求。供水保证率达到95%,水量达到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要求,水压达到“给水管网中最不利点服务水头不小于15m,末梢水自由水头不大于40m”设计。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1)本项目建设可解决*镇5万多群众和1816名中学师生的饮用水质量问题,有利于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2)本项目建设可解放*镇农村劳动力,节省的取水劳动力可投入生产和其它副业活动,加快了农村

10、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本项目建设可完善*镇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镇的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4)本项目建设可促进*镇社会协调发展。人饮用水量的多少、水质的标准以及安全卫生饮水的普及率等,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先进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本项目的建设,*镇各受益村、中小学的水质、水量、水压将得到保障,确保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了全社会协调发展。1.4.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水源可以得到保障经过详实的现场察看、了解、分析、计算,根据各村的分布位置和特点,最终选取四个取水水源点,分别向各大小片区供水,完全满足要求。

11、(2)技术有保障*县水利局和乡镇水管站有一批长期从事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技术骨干,有着丰富的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技术力量较强,有能力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3)组织有保障项目单位*县*镇镇政府非常重视,成立了以镇长为一把手的工程筹建,建设领导小组,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4)资金有保障尤于*县属原中央苏区县,经济基础较薄弱,在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相信上级会按苏区县补助标准给予资金补助,其余建设资金*镇人民政府也已郑重做出承诺,*县人民政府也已出具资金承诺书。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有水源保障、技术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是完全可行的。2

12、工程任务和规模2.1 供水规模的确定供水规模的计算方法有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工业用地面积计算法和根据用水定额分项计算法等。根据本项目农村供水工程受益人口较少,工业相对不发达的情况,拟采用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和其它综合用水量计算。供水规模计算时设计现状年采用2009年,设计年限采用10年,即设计水平年2019年,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按7计取,受益范围包括19个行政村,*镇政府、*中学以及各村里的小学。(1)生活用水定额见下表2-1主要用(供)水条件生活用水定额(L/人.日)水龙头入户,有洗涤池,其它卫生设施较少60100全日供水,户内有洗涤池和部分其它卫生设施90140全日供水,室内有给水、排水设施

13、且卫生设施齐全120180根据上表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水平年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取100L/人.日。生活用水量按下式计算:Q=qP0(1+ )n/1000式中:P设计年限内对应水源点用水人口总数(人); P02009年末项目区对应水源点用水人口总数(人); n设计年限,n取10年 q生活用水定额,采用100L/人.日 人口自然增长率,采用7(2)其它综合用水量其它综合用水量包括工业用水量、市政用水、管网漏失以及一些不可预见用水,采用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30%计取。(3)时变化系数全日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可参照下表选取:供水规模W(m3/d)W50005000W10001000W200200W时变化系数Kh1.62.01.82.22.02.52.33.0 注:企业日用水时间长且用水量比例较高时,时变化系数可取较低值,企业用水量比例很低或无企业用水量时,时变化系数可在2.03.0范围内取值,用水人口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