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71626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3.5陆地水与水循环学案导学【知识网络】【重要图释】1、图3.33 地下水示意图 本图反映地下水分布状况。读图步骤如下:A、首先明确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含义。地下水埋藏在地下必须要有这两层。B、读出潜水和承压水的埋藏条件有什么不同。C、从有无自由水面、埋藏深度及与气候的关系、排泄方式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区别。2、3.37 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步骤如下:A、思考水循环的原因。B、读出水循环的三个基本环节:一是降水,包括陆地上的降水和海上降水;二是蒸发,包括海上蒸发、陆地蒸发、植物蒸腾;三是输送,包括水气输送和径流输送。C、读出水循环的发生领域,其中海陆间的水循环与人

2、类的关系最密切。D、思考水循环的意义。【知识建构】学习策略:运用列表比较法认识陆地水体类型,运用综合思维法研究水循环的过程,有助于熟悉各个环节、理清水的来龙去脉以及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一、陆地水体类型导学程序:阅读课文,讨论陆地水包括哪些水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原理透视:广义水资源指地球表面各种水体;狭义水资源指陆地上各种可被利用的淡水资源。陆地上水体类型多样,分布和利用状况也不同。阅读课本,然后填写下表:1、 按空间分布分类:(见表3-10、3-11)表3-10 地表水和地下水类型包括的水体形成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潜水、承压水表3-11 潜水和承压水位置流向补给分布深度

3、和水质潜水地表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雨水和地表水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承压水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潜水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埋藏深,水质好,流量稳定 2、按运动状态及循环周期分类:(见表3-12)表3-12 静态水和动态水类型包括水体特点人类的利用状况静态水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直接利用不多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开发的重点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导学程序: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内陆的河流补给来源有何不同?这对河流汛期有何影响?原理透视: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见表3-13)表3-13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补给类型补给特点汛期分布规律我国分布雨水径流量随降水量多少而变化,

4、补给量不稳定雨季较湿润地区东部季风区冰川融水径流量随气温高低而变夏季高纬、高山、高原西部高山地区积雪融水同上,春汛春季纬度较高地区东北山区湖泊水地下水与河水互补补给量稳定全年较普遍普遍三、水循环导学程序: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人类科学利用水循环原理的措施有哪些?原理透视:地球陆地上各种水体不仅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运动系统,这一系统又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它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地理环境,有了它的存在,地球才变得生机勃勃。人类正是利用水循环和水平衡的原理,通过改变

5、水循环的路径和周期来调整水资源分布的时间和空间不均匀状况,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从而实现趋利避害、为人类服务。【经典例题】例1在图3-25中,是地表径流,、是地下径流。1、三类径流流速的比较()A、 B、; D、2、 若沿P垂线三类径流同时受相同程度的一次性污染。10天内,在R地进行检测( ) A、最先检测到水体污染 B、检测到了最大浓度的污染C、任何时候、污染程度都比严重D、中检测到了最大浓度的污染3、三类径流受到污染后()A、治理难度最大的是B、最容易治理的是C、污染持续时间最长D、污染持续时间比长解析:该题主要就地表水、潜水和承压水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考查。地表水流速快,地下水流速

6、慢,但潜水和承压水的流速还要看具体情况,所以无法进行比较;受污染和治理情况按与人类活动场所的距离远近,其容易程度依次为地表水、潜水和承压水。答案:1、C 2、B3、D。例2 读我国某河流水文站的气候直方图及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图3-26),回答:(1)7、8两月该地降水量约为mm。(2)7、8两月降水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A、33%B、43%C、53%D、63%(3)4月份的峰值流量为M3/s。造成此峰值流量的主要补给是 ,它对农业生产的益处是 。解析:该题是进行简单的计算,需要细心读出每一个月的降水量,再进行相加,然后算百分比;还得对两图进行综合分析,从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看,该河流有春汛(4月份

7、)和夏汛(8月份)两次峰值流量, 4月份的春汛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融水补给,该类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答案:(1)400(380-420之间均可)(2)C(3)130(120-140之间均可)积雪融水缓解春旱 。【高考备考训练】一、选择题(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7-10题为双项选择题)1、下列地区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A、北非撒哈拉沙漠 B、南极大陆C、长江流域D、亚马孙河流域2、下列有关河流汛期与补给来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集中在夏季B、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往往形成春汛C、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往往形成夏汛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8、汛期在秋季3、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循环4、下列违反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的人类活动是( )A、修建三峡水库B、南水北调C、三江平原大面积排干沼泽开垦耕地D、植树造林右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3-27回答5-6题。5、右图中所示的补给类型为A地下水补给 B降雨补给C冰雪融水补给 D湖水补给 6、导致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夏季单一暖

9、气流控制,少锋面雨7、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水占全球水体总量的0.3%B、冰川储水量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三分之二C、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河流水D、目前人类可用的淡水资源储量仅占全球淡水储量的3.5%8、图3-28为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读后判断:( )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D、c是地下水补给9、图3-29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读图判断。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10、C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D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10、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主要是A减缓地面沉降 B保护地下水资源C地下水开采成本高 D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二、综合题11、我国十五计划提出,要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读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示意图3-30回答:(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 施加的影响。(2)在东线方案工程中,可利用河主干线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3)东线方案主要能缓解我国最缺水的地区(自北向南)河、河、河三大流域用水的紧张状况。(4)在图中A、B、C各段输水道中,可依靠自流输水的是

11、段。(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与。12、读图3-31回答:(1)图中A为_(地形),其形成原因是:_。(2)图中B处地下水属于_(类型),C为_(类型)。(3)从A到D植被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4)右为两地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水量变化曲线,请说明湖泊对该河流径流的影响是_。 图中流域面积约2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约4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约420mm,则该河流平均年入海水量约为_m3。 综合以上信息判断,该地可能是_气候。A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C. 地中海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3.5 1、D 2、C 3、C 4、C 5

12、、B 6、A 7、BC 8、CD 9、AC 10、AB 11、(1)地表径流 (2)京杭大运河 (3)海、黄、淮 (4)A (5)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2、(1)冲积扇 是由于山区河流流出山口 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堆积形成的 (2)潜水 承压水 (3)最可能的是植被的垂直地域差异(根据图上方向可以排除纬度地带性的可能) (4)湖泊对该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推迟 (5)河流年平均入海量=(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蒸发量)面积(从长期来看,各地储水变化量为0),则入海水量=(45010-3-42010-3)200106 (6)该地气候类型可能是B,判断理由: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降水量450mm 降水较少 河流径流量变化较大 且夏季流量丰富,反映出降水集中在夏季。综合以上信息可判定为温带季风气候。51家教网 免费下载学习资料 51家教网 免费下载学习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