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676063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省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李莉1,2,邵登魁1,2,钟启文1,2,韩睿1,2(1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西宁试验站,青海西宁 810016;2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青海西宁 810016)摘 要:通过对青海省蔬菜产业发展中的生产状况、市场供需、技术研发及采后加工的系统分析,结合当前蔬菜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提出了青海省蔬菜产业发展的初步思路。关键词:青海省;蔬菜产业;现状;发展思路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国土面积72.23万km2,占我国总面积的7.5%。然而受高原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全省的耕地面积只有54.2万hm2,而且80%以上的耕地集中在东部,人均耕地仅1.5亩,水浇地人均0.3亩,耕地资

2、源短缺。虽然地处三江源头,常年水资源总量629.3亿m3,可利用水资源仅136.48亿m3;年自然降水量约为347.65亿m3,但利用率仅为24.26%,而且时空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69月、东部多而西部少。周年气温偏低,各地年平均气温5.78.5。境内海拔跨度大,农业生产区域在海拔16503900 m之间,境内高原、河谷、盆地、冲积平原等各种地貌犬牙交错,地理条件相当复杂。青海省所特有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决定了其独具特色的蔬菜产业格局和发展模式。1 青海省蔬菜生产现状1.1 蔬菜面积、产量与产值呈稳步快速增长趋势“十一五”以来,青海省的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蔬菜产业由原来的自给自足式生产逐

3、渐转变为商品化、市场化生产。据青海省农业部门统计,2001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为1602千hm2,产量60.5万t;2009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增加到39.45千hm2,比2001年增加了2.46倍,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增加到13.6万栋,5年来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8.81%,蔬菜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12.55万t,比2001年增加了1.86倍(见图1、图2)。2009年全省蔬菜人均占有量达到212 kg,比2001年增加了1.86倍。图1 青海省蔬菜面积发展图图2 青海省蔬菜总产量发展图青海省近年来蔬菜产值以及占种植业的比例呈稳步快速增长趋势。从图3中可以看出,除了20012002年产值略有下降

4、之外,2003年之后产值稳步增长,20082009年迅速增长,蔬菜总产值首次突破了10亿元。2009年蔬菜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例达到17.33%,比2001年增长了6.58个百分点,蔬菜产业在农业增收增效中的作用越来越大。3.353.113.54.054.574.765.796.4710.1711.37%10.75%12.24%13.62%13.36%13.07%14.01%14.55%17.33%0246810121416182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年份图3 青海省蔬菜产值及占种植业比例1.2 蔬菜市场供需矛盾得到缓解1.2.1地产蔬菜供销两

5、旺据青海省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西宁市海湖路市场需求信息反馈,青海省蔬菜年需求量约为250万t。目前青海省省内生产的蔬菜周年供应率已达到52%,从省外调运的蔬菜占48%,省外调运比例逐年下降,而且季节性供需差距逐渐缩小,本地蔬菜在旺季市场供给率可以达到70%以上,在冬春淡季供应率超过30%。由于市场缺口很大,因此地产蔬菜价格常年据高不下,这一现状将继续刺激本省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在2010年“十一五”结束时,全省蔬菜面积可以达到4万hm2。1.2.2蔬菜需求日趋多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已转向无害化、优质化及多样化。市场对反季节蔬菜生产、稀特蔬菜种类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省内各蔬菜产

6、区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和种植名优稀特蔬菜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促进了城郊特菜和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发展。1.2.3外销市场逐渐拓展 近年来利用青海高原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生产的无污染、高品质蔬菜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市场的重视,以夏季露地生产为主的特色蔬菜,如甘蓝、胡萝卜、大蒜、西葫芦、西兰花、辣椒、莴苣等,已经远销上海、新疆、西安、广东等地,并且已经开辟了国外市场,产品出口日本、香港、新加坡、俄罗斯、沙特等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以青海生产的菊芋为原料加工的菊粉系列产品已经进入国内及欧亚市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1.3 科技支撑作用显著随着青海省“菜篮子”工程的实施,青海省蔬菜科研进入了高

7、速发展时期。在各级蔬菜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相继完成了名、特、优蔬菜新品种引育试验;蔬菜种子基地建设及产业开发;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稀土肥料、光合作用促进剂等应用技术研究;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综合标准、蔬菜杂种优势利用及无公害生产技术、青海高原保护地蔬菜生产试验等研究工作,为蔬菜产业奠定了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在对已有成果进行大力推广的同时,继续开展了高寒地区蔬菜综合增产技术、蔬菜周年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蔬菜立体栽培技术示范、蔬菜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高原特色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有机基质栽培技术等科研工作。近5年来,累计投入科研经费650多万元,取得科研成果50余项,选育青

8、芋系列菊芋、青线椒1号线辣椒、大通鸡腿葱、青甘1号甘蓝、西宁红胡萝卜等蔬菜新品种10余个,成果累计推广示范面积超过了25万亩 ,为青海省蔬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支撑作用。1.4 采后加工从无到有近年来随着蔬菜种植业的迅速发展,青海省蔬菜加工企业从无到有,其中循化县仙红辣椒开发有限公司、乐都县柳湾蔬菜加工有限公司、青海环宇农牧实业有限公司以及青海威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蔬菜加工业的新突破,在线辣椒、紫皮大蒜、菊芋等蔬菜加工方面开辟了新领域,为全省蔬菜生产向“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共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与营销龙头企业16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家,蔬菜

9、相关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0多家,这些企业的发展促进了蔬菜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为建立高产值蔬菜生产模式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2 青海省蔬菜生产特点与发展趋势2.1 蔬菜周年生产开始出现长期以来,由于受设施条件和生产技术的限制,蔬菜生产多以59月正常季节生产为主。随着现代化日光温室建造技术、抗寒性蔬菜品种以及深冬生产技术的应用,目前蔬菜生产已经由季节性生产向周年生产转变,深冬生产的蔬菜种类由以前的叶菜类蔬菜为主开始向瓜类、茄果类等高产值蔬菜为主的方式转变。 2.2 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随着蔬菜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区域化生产在蔬菜产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从已有的乐都西宁格尔木“三点一

10、线”的布局发展成以湟水河、黄河流域为主,涵盖全省的带状产业区。全省蔬菜产业种植结构更加优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也得到提高,形成了海东地区民和县特色果品与蔬菜制种、循化县线辣椒、乐都县温室辣椒与紫皮大蒜、平安县温室樱桃番茄、互助县大葱与冷季豆;西宁市周边特菜、湟中县菊芋和温室果蔬、大通县露地甘蓝、西葫芦、鸡腿葱和高档温室蔬菜;海西州莴苣、大蒜和特色温室蔬菜;玉树、果洛州高寒区温室蔬菜等地域和作物种类特色鲜明的蔬菜产业带。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目前全省已经形成千亩以上的专业化生产基地15个,百亩以上的集中连片温室蔬菜基地172个。2.3 设施结构和技术得到优化青海省主要蔬菜产区的年平

11、均气温在2.78.5,冬季绝对低温大多在17以下,不适宜果菜类蔬菜的露地生产;然而青海省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数在2500h以上,很适宜发展节能日光温室生产。近年来从辽宁、山东等地引进新型深冬生产型温室,改变了以往温室结构保温性能差、冬季生产难以保障的缺点,使温室生产在整个蔬菜生产中的比重迅速提高,而且发展势头很猛。从2005年到2009年,全省共建设新型温室5.84万栋,面积3114hm2,新型温室已经占全省温室总面积的60.5%。2.4 标准化与无公害基地建设稳步发展青海省近年来大力推进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和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大了标准园的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国家、省、市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区16

12、个,认证无公害蔬菜基地20个、有机菊芋生产基地1个。生产的蔬菜产品达到国家和省内有关安全、优质、营养标准要求。在大力发展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在海东和西宁等地建成以设施果蔬生产为主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8个,蔬菜产业的标准化程度得到了快速的提高。3 青海省蔬菜产业发展的初步思路3.1 增强科学发展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青海省蔬菜产业发展应当遵循科学发展的基本观念。具体而言:第一,增强市场信息观念,产业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包括发展规模、种植结构、技术革新等方面;第二,增强科学技术观念,没有科学技术观念,就不会采用最新科技成果和科学管理,也就无

13、力参与市场竞争;第三,增强安全生产观念,保证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增强占有长期的供方市场;第四,增强联合协作观念,主要是要增强菜农的联合协作意识,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增强产区与销区的联合协作观念,保证各种蔬菜销路的畅通、增强蔬菜产业链上各环节问的联合协作意识,建立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3.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青海省大部分蔬菜产区灌溉设施还不完善、温室等设施结构简陋、没有大型的蔬菜贮藏保鲜设施,淡旺季调节能力有限,产量品质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冬季温室调控能力有限,受雪灾和低温天气影响大,产量的波动导致价格的变化很大。近年来青海省的水利建设成果显著,黄河上游四大灌区的形成可以增加

14、5.4万hm2的灌溉耕地。因此河湟地区需要在水利建设的基础上,加大低产田改造的力度,提高农用耕地设施比例,发展高效益的蔬菜等园艺产业;海西等地需要大力发展滴灌、喷灌等水资源节约型农业,加大非耕地设施建造力度,利用有机基质栽培等新型栽培技术,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提高产业化水平。3.3 培养壮大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能够依照自身的发展规划和优势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因此需要围绕现有蔬菜优势产业区和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加快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集约化水平高,技术应用力度大,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利益均衡的产

15、业运营机制;支持有技术优势、运营优势、联合优势和资源优势的龙头企业,扶持企业迅速形成优势品牌;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区域集聚新格局的形成,推动技术与产业的同步升级。3.4 加强技术支撑力度青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气候资源,是夏季反季节蔬菜和冬季设施生产的理想之地。当前在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还有难题需要攻克。第一是需要按照青海高原地区气候地理特点开展专用品种的筛选和选育,选育出抗逆性强、高光效的优质品种;第二是需要进行设施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包括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温室安全病虫害防控技术、高效栽培技术等;第三是加大已有技术的推广示范力度,提高新技术转化率;第四是扩大培养高素质的基层技术推广队伍,同时建立定期的技术人员培训机制,提高现有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使之适应新时期产业发展的要求;第五是加大技术合作与交流,加速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技术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支撑。3.5 强化标准化基地建设青海省蔬菜标准化生产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和国内先进的山东、江苏等省份比较,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因还需要从以下方面继续努力。一是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完善基地内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蔬菜病虫害监测防控体系、农药安全使用管理准则、基地管理和工作制度。三是加大标准宣贯与示范推广力度。四是加快基地内招商引资,引入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