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长沙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计+严慧娥.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663324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长沙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计+严慧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长沙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计+严慧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长沙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计+严慧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长沙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计+严慧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长沙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计+严慧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长沙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计+严慧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长沙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计+严慧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案教学目标1、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2、能在学习内容的过程中运用诵读涵咏的方法。3、能深刻感受这首词的艺术魅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能融入自己的体会。二、教学重点通过朗诵感受这首词的艺术魅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能融入自己的体会。三、教学难点感受这首词的艺术魅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能融入自己的体会。四、教学过程(一)教师激趣导入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许多有关月亮的诗歌,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学生自由回答,吟诵出学过的关于“月”的诗句,并说说从这句诗中感受到什么。(二)导

2、入新课,初读诗词播放明月几时有朗读,营造氛围。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学生示范朗诵,读出自己对本文的理解。学生点评:从他的朗诵中听出了什么。(三)深入理解本文内容,更深一层理解作者情感,弄清结构层次水调歌头一般氛围上下阕,但是明月几时有除了上下阕,还有什么?我们成为小序。大家来先朗读一下,看小序里面写了什么内容。1、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思考并指名回答。2、初步明白作者是怀念亲人弟弟,为什么是兼怀呢?3、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介绍本文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

3、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时值中秋,月圆人不圆加上政治不得意,作者心情抑郁写下此词。自请外放密州(今山东诸城),想离弟弟近一些,可以经常见到弟弟。弟弟在济南任职。(270多公里)“中秋词,自此一出,余词俱废”“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以子由为题的诗词超100首,因“乌台诗案”,苏轼入狱后,身边好友人人自危,很多都不敢为他说话。连他

4、自己也以为此命将休,写下了绝命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苏轼狱中示子由)4、 请用包含思念至亲的情感,再次朗读这首词。四、 赏析本词,更加细腻领会作者情感(重点)1、 朗读词的上阕,思考:本段中内容因一个字引发,哪一个字?问问谁?(月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发问啊?词人为何发次问?思考:词人遥看月亮,浮想联翩。想象月宫的绮丽,词人不禁充满向往之情,不由脱口而出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一句要读出词人怎样的情感?(向往之情前后一句读的高昂一点)词人去了月宫没有?为什么?(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联系李白月下独酌(准备的材料:谪仙李白,黄庭

5、坚苏轼谪仙,苏轼也自认为前生就是月宫人。为何不称作天宫人呢?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恣意洒脱与孤独之感油然而生。与苏轼的“起舞弄清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去和不去之间犹豫徘徊,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矛盾,苏轼一生都信奉追求入世的儒家思想发,也很信奉老庄的逃避现实的思想,在遇到挫折和打击时他总是用老庄思想来安慰自己,逃避现实的无奈。)但最终,什么思想战胜了?板书:上阙:问月矛盾心情 齐读上阙,带着作者的心情来读,读出他的矛盾,读出他的坚定。这种坚定是他彷徨之后的决定。2、 品读下阙,体会作者旷达的情怀指名朗读。下阙形象描绘了月亮缓缓下落的情景,在词人看来,月亮也是有情感的。仅九个字就写

6、出了月亮的婉转与情谊。照无眠,无眠之人到底指谁呢?作者?所有因为思念亲人而无法入眠的人?应该说,词人看到月圆人不圆,心情应该低落到极点,此时应该是满怀愁绪,饱含离人之泪啊!所有作者发出了呼喊: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这样吗?请继续往后读。3、 (重难点)如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

7、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学生结合自己体会来说(重点谈)。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古诗中的哪两句诗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总结下阙内容:(板书)怀念祝愿5、再次升华读。完整整理本词的内容,促进消化吸收。在王菲空灵的歌声中,用如诗如画的语言,把这首千古好词再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