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彖传》,《象传》探讨中国哲学的特色.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647697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彖传》,《象传》探讨中国哲学的特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从《彖传》,《象传》探讨中国哲学的特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从《彖传》,《象传》探讨中国哲学的特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从《彖传》,《象传》探讨中国哲学的特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从《彖传》,《象传》探讨中国哲学的特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彖传》,《象传》探讨中国哲学的特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彖传》,《象传》探讨中国哲学的特色.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05 從彖傳、象傳探討中國哲學的特色從彖傳、象傳探討中國哲學的特色鄧立光香港城市大學語文學部講師目錄甲部、象傳大象傳的作者與時代(頁2)八卦大象與八卦德性的關係(頁8)大象傳以上下卦象推說道德(頁10)i乾剛天象:剛毅果決(頁10)ii坤順地象:包容廣大(頁11)iii坎險水象:小心謹慎(頁11)iv離明火象:光明磊落(頁12)v震動雷象:恐懼修省(頁13)vi艮止山象:克己復禮(頁13)vii巽入風象:居賢善俗(頁14)viii兌悅澤象:切磋琢磨(頁14)結語(頁15)乙部、彖傳第一、重視天道的體認(頁17)1. 消息盈虛(頁17)2. 天地交感通氣而生養萬物(頁18)3. 特重時

2、義(頁19)第二、重視六爻自身之理則(頁21)第三、強烈的發奮圖強的精神(頁23)第四、以現實政治為關切點(頁24)結語(頁25)從彖傳、象傳探討中國哲學的特色甲部、象傳象傳中以一卦大象推衍道德意義的稱大象傳,取爻辭發揮義理的稱小象傳。由於大象傳的表述方式很特別,而且很有系統,故以大象傳為析述易傳的思維特徵及道德意識。大象傳的作者與時代大象傳成篇時代的先後,影響我們對自己傳統文化有關道德問題的體認,故先考察大象傳的作者問題,從而決定大象傳的時代。象傳與孔子有關,最早的記載是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十翼為孔子所作,在唐以前基本上是讀書人的共識,故孔穎達說:其彖、象等

3、十翼之辭,以為孔子所作,先儒更無異論。 孔穎達:周易正義八論第六論夫子十翼卷一。北京:中國書店據嘉業堂刊本影印,1987年9月。朱子則認為卦的上下兩象是周公所繫:象者,卦之上下兩象,及兩象之六爻,周公所繫之辭也。 朱熹:周易本義周易象傳第三。北京:中國書店據1922年商務印書館本影印,1987年10月。依朱子之說,周公除了對每一卦的六爻繫之以辭(即爻辭)之外,並對每一卦的上下兩象有所說,但此周公所繫之象辭無見,而相傳為孔子所作的象傳是否有取於周公的說象資料?大象傳以上下卦象推衍出道德原則的方法,是否在周公的時代已然?象傳的來歷,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就象傳的流傳而言,左傳昭公二年載韓宣子讀到魯國

4、太史所提供的易學著作易象與魯春秋,感慨地說: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 左傳昭公二年據此,可知易象等古籍反映了周室所以王天下與周公的德性,顯示易象與西周王室有密切的關係。周公之子伯禽封於魯國,自然保存了一些重要的王室資料,周公重視修德,而易象言為政者如何修德,故伯禽帶備易象等典籍到新封之國是完全可能的。周公對安定政局有大貢獻,得到成王等的敬重,這可從尚書金縢的記載反映出來 周書金縢載成王與大夫盡弁以啟金縢之書,乃得周公所自以為功代武王之說。王執書以泣,曰:其勿穆卜!昔公勤勞王家,惟予沖人弗及知;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逆,我國家禮亦宜之。,而禮記明堂位、史記魯周公世家等載成王命

5、伯禽世世以天子禮樂祀周公 禮記明堂位云:成王以周公為有勳勞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乘,命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禮樂。史記魯周公世家云:成王乃命魯得郊祭文王,魯有天子禮樂者,以褒周公之後也。此當為祭祀周公的特殊情形,與一般僭用天子禮樂的行為不同。禮記與太史公之記必有所本,而孫希旦云:魯用天子禮樂,蓋東遷以後之僭禮,惠公始請之,而僖公以後始行之者也。(禮記集解卷三十一)後儒以西周政治常態衡量,未審周代開國之時周公攝政以安周室的特殊功勳。故魯國在祭祀周公時用天子禮樂,實非一般諸侯之僭越。,都反映了魯國得到周初王室的特殊禮遇。韓宣子所見,當為魯國由封國開始一直流傳下來的西周初年文獻

6、,否則韓宣子的讚歎便告落空。李學勤教授說易象的思想內容,當時認為是對文王觀點的一種闡述 李學勤:魯太史氏易象說周易經傳溯源長春市:長春出版社,1992年8月頁48。,放在這一背景上說則是對的。文王因商紂無道,遂研易以避咎。 繫辭下: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帛書要:紂乃道,文王作,諱而辟咎,然後易始興也。(國際易學研究第一輯,頁28。)周室早已將周易視為言德之書,即使周公沒有作易象之類的文辭,但亦當為商末周初的周室史官,根據周室的修德傳統而展開對八卦大象的德性推述。孔子晚年用心研

7、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改變了對周易性質的體認 從孔子與子貢之間對周易的辯難中便可知道,見帛書要(國際易學研究第一輯,頁28。),這應當與孔子讀到易象之類的周室易學文獻有關。因此,孔子說文王用易,在於參透德義,以期儉德避難。 帛書易之義:子曰:易之用也,殷之無道,周之盛德也。恐以守功,敬以承事,知以辟患(國際易學研究第一輯,頁23。)易象反映了商末周初周室用易的觀點,而周室的憂患亦表現於用易的態度上,繫辭下言: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之後連接的三陳九卦 繫辭下云: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之脩也;

8、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小而辯於物;恆,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恆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朱熹周易本義注謂此章三陳九卦以明處憂患之道。,是以修德角度體會九卦卦名的道德涵義 帛本則言上卦九者,贊以德而占以義者也,然後述履也者,德之基也等九卦之德;再接是故占曰:履,和而至等九卦的占語。顯示第一陳的九卦是贊以德;第二陳的九卦是占語;由贊德占義而入於實行,所以有第三陳九卦所對應的行事。文義清晰,層次井然。所謂贊以德是就卦辭

9、或卦名立義,以表達德性的一面。德之X是孔子評價人物德性的典型句式,可用於正面,亦可用於負面,如鄉愿,德之賊也;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等等即是。占有推說的意思,故占以義是以一卦之德推說卦義,是就言行之所宜說一卦的德性,以XX而XX為句式。對一卦贊德占義之後,再言道德實踐,其句式為以XX。由三陳九卦的體例,可見這是一種與大象傳相類的道德推述。帛書易之義三陳九卦最後一卦是渙卦而非巽卦,渙卦第二陳占語是而救,第三陳的行事則云渙以行權也。其後有子曰:渙而不救則比矣。(國際易學研究第一輯,頁24。)同篇有比者,得鮮也。(頁21)得鮮即德之不足。【趙建華出土簡帛周易疏證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

10、000年1月解渙而不救則比為渙卦講論君主不行使權力制止群黨則小人將比為周奸(頁189),而釋鮮為善、親善,言比卦的性質是相互親善(頁236),這與比者,得鮮也的意義不協。】。以德說易實始於商末周初的王室成員及其史官系統,而易用以占筮的傳統功能在周王室以外的地方繼續流行。孔子自言說易吾求其德而已,吾與史巫同塗而殊歸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義焉求吉,故卜筮而稀也。 帛書要,國際易學研究第一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1月,頁28。孔子以德說易,體會到周易的修身效果是剛者使知懼,柔者使知剛,愚人為而不忘妄,慚人為而去詐。 帛書要,國際易學研究第一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1月

11、,頁28。這應是孔子有得於易象之類的文獻,再加上孔子自己深厚的道德意識,才成就其晚年研易的特色。孔子自言後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 帛書要,國際易學研究第一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1月,頁28。可見以德治易在孔子之時還是處於伏流階段,而周室雖然早在商末周初已經建立起以德說易的方法,但始終是王室的用易傳統,而未公之於眾,由韓宣子這樣高級的晉國官員要在魯國太史處才可得睹,便知周室易學是秘而不宣,如非魯國與周室的特殊關係,恐怕亦不能保有易象這樣的典籍。以德說易展現在易象這樣的王室易學中,而未形成易學傳統,孔子則本於周室易學的方向,而開出義理易學的弘規,使周易不囿於占筮一途,而能針對人生的方向

12、與境界立說,為中國傳統文化提供了可貴的修德寶典。 牟宗三先生說:彖傳、象傳乃易之義理之綱領。文言、上下繫、說卦等即環繞此綱領而展開。總此十翼,可名曰孔門周易方面之義理。後之言易之義理者皆當以此孔門義理為首出之範本,若云此一套不合筮辭之原義,則自孔子已誤引,另講其原義可也。(心體與性體第一冊第一部綜論易傳與周張二程。台北:正中書局,1983年5月,頁297-298。)牟先生言彖傳、象傳在十翼中的特殊地位,確實道出了象傳的重要性。但象傳的原型應為易象,是孔子之前已有的文獻,故儒家的道德思想,實在是周室道德思想的直接繼承。有關孔子直接承繼周室的文化思想,由下列引文可見:1孔子在逆境時自言:文王既沒,

13、文不在玆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2子貢回答衛公孫朝問孔子所學云: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3中庸亦言: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大象傳總用君子(出現53次)、后(出現3次)、先王(出現7次)、大人(出現1次)、上(出現1次)等等有政治份位的人為受事者,很明顯大象傳的作者(或編者)是有政治份位的人。君子一詞在大象傳是有份位的統治者 孔穎達云:言君子者,謂君臨上位,子愛下民,通天子諸侯,兼公卿大夫有地者。凡言君子,義皆然也。(周易正義卷一乾象注。),例如

14、: 師卦:君子以容民畜眾。 賁卦: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 豐卦:君子以折獄致刑。孔子則常以君子為修德人格的指稱,其涵義多指修德之人,這個意義的君子在論語中用得最多,例如: 子 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論語里仁 子 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論語里仁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論語衛靈公在大象傳中,如泰卦、姤卦、復卦等都用后字表示王者。論語堯曰有皇皇后帝之語,那是孔子引用古籍之文 見墨子兼愛下所引湯誓語。劉寶楠:論語正義卷二十三,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90年3月。,孔子的時代已經不以后指稱王者,因此,以后為王的意義適足以反映大象傳是孔子以前的文獻。后字的襲用,反映了編大象傳的孔門後學是沿用古籍遺文,而這些古籍遺文的時代必在孔子之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