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1999-2005石油地质学考研试题.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644578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油大学1999-2005石油地质学考研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石油大学1999-2005石油地质学考研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石油大学1999-2005石油地质学考研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石油大学1999-2005石油地质学考研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石油大学1999-2005石油地质学考研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大学1999-2005石油地质学考研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油大学1999-2005石油地质学考研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历年考研试题(1999-2005)1999年一、名词解释(2.58=20)(8、9题任选一题)1、低未熟油2、相渗透率3、油气田4、圈闭5、生油窗6、油气聚集带7、油气系统8、控制储量9、干酪根二、填空题(130=30)1、原油粘度的变化受_、_、_所制约。2、有机成因气可分为_、_、_和过渡气。3、天然气干燥系数是指_的比值。4、石油的族组分包括_、_、_和_。5、适合于油气生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包括_、_等。6、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_、_、_等。7、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和_。8、背斜油气藏根据圈闭成因可分为_、_、_、_、_。9、影响泥页岩

2、异常压力形成的地质因素有_、_、_等。10、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_、_。三、简答题(50)(4、5任选一题)1、简述温度、压力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影响。(10)2、比较地台内部断陷型盆地主要石油地质特征。(15)3、试比较油气初次与二次运移在相态、动力、方向、距离、时期上的区别与联系。(10)4、简述油气藏评价的任务和工作程序。(15)5、简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15)2000年一、名词解释(45=20)1、油气藏2、干酪根3、生油门限4、相渗透率5、固态气体水合物二、简答题(75=35)1、简述天然气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甲烷同位素特征。2、简述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

3、素。3、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及其特点。4、简述凝析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5、简述盖层封闭作用的主要机理。三、论述题(153=45)1、是从生油母岩类型、油气生成的动力因素、油气生成的阶段等方面论述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烃理论的基本要点。2、试从源岩条件、储盖层发育特征、油气运移条件、圈闭发育特征等方面论述三角洲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3、试述箕状凹陷(单断型断陷盆地)非构造圈闭及其非构造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分布。2001年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45=20)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 2、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 3、煤型气与煤层气4、岩性上倾尖灭圈闭与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 5、地层压力系数与地层压力梯度二、填空题

4、(0.540=20)1、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和_。2、干酪根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要比型干酪根的原始H/C原子比_,其结构中富含_结构,其生烃能力_。3、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即_、_、_、_。4、根据油田水中无机离子的类型,可将油田水分为四种类型(苏林分类法),其中,_类型代表地层保存条件完好。5、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_势区向流体势的_势区运移。6、在不考虑氧化作用的情况下,随着油气运移距离增加,石油的密度和粘度变_,含氮化合物含量变_。7、渤海湾盆地的主要烃源岩是_系的_组。8、盖

5、层的封闭机理有三种类型:_、_、_。9、组成圈闭的三要素是指:_、_、_。10、在紫外线照射下,石油发荧光的现象是由于其组成中存在_和_化合物。11、在油气充注储层时,油气首先进入_孔隙,然后再慢慢进入_孔隙,这是由于大小孔隙的毛细管力不同。12、某一盆地存在三套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岩层(A、B、C),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中有机质类型均为型,R0值分别为0.4%、0.9%和2.1%。该勘探发现了三种不同特征天然气E、F、G,它们的CH4含量分别为98%、83%和91%;其中13C1分别为-65、-48和-31,试判断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源岩层:E为_类型,来源于_层源岩;F为_类型,来源于_

6、层源岩;G为_类型,来源于_层源岩。13、与对应深度正常压实泥岩相比,欠压实泥岩的孔隙度_、声波时差_、地层压力_。14、地下烃类物系能否发生逆蒸发现象与地层温度和压力有关,即地层温度介于_之间,地层压力超过该温度时的_。三、简答题(103=30)1、简述断层在油气藏形成和破坏中的作用,并说明断层封闭性与哪些因素有关。2、简述烃源岩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常用指标。3、何谓含油气系统?简述含油气系统思想在石油地质研究和油气田勘探中的意义。四、论述题(201=20)何谓油气田?列举6种类型的砂岩油气田,描述其特征,并举例说明其在盆地中的分布特点。五、分析说明题(101=10)某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烃源岩为三

7、叠系,生排烃史研究表明,其主要生排油期在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主要生排气期在早第三纪。在生烃凹陷周围从凹陷中心向盆地边界依次发育一、二、三等三排构造,第一排构造发育在三叠系下部的基岩和三叠系,基岩构造为三叠系沉积前的古隆起,处于长期隆起;第二排构造位断裂背斜构造带,形成与白垩纪末;第三排构造为挤压逆冲构造带,断层较发育,形成于晚第三纪末以后。晚第三纪末的构造运动队第一、二排构造基本无改造。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三排构造中可能发育的主要圈闭类型。(2)指出三排构造聚集油气的可能性,其中聚集的是油还是气,并说明理由?(3)三排构造中如果可能聚集油气,分别指出其油气聚集的时期。2002年

8、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45=20)1、干酪根与氯仿沥青“A”2、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4、地层压力与地静压力5、背斜圈闭的构造幅度与其闭合度二、填空题(126=26)1、目前,我国最大的油田是_油田,它位于_盆地,主要的产油层位是_系。2、根据油田水中无机离子的类型,可将油田水分为四种类型(苏林分类法),其中,_类型代表地层水封闭条件好。3、天然气13C1的随其烃源岩的演化程度增高而_;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13C1比油型气的13C1 _。4、根据元素组成,干酪根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型干酪根的原始H/C原子比要比型干酪根的原始H/C原子比_,型干酪根结构中富含

9、_结构,其生烃能力_。5、油气二次运移通道的主要类型有_、_、_等。6、某一盆地存在两套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岩层(A、B),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中有机质类型均为型,R0值分别为0.4%和2.3%。该盆地勘探发现了两种不同特征天然气E、F,它们的CH4含量分别为98%和95%;其中13C1分别为-68、和-28,试判断:E天然气来自于_层源岩;F天然气为_成因类型。7、渗滤和扩散是油气运移的两种基本方式。其中,_方式运移遵循流体力学定律,可用_定律来描述,_方式运移服从费克定律。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_区向流体势的_区运移。8、从微观机理上讲,油气聚集的机理

10、存在_作用和_作用或它们的共同作用的假说(模式)。9、泥岩欠压实可以产生异常高压,对应深度的声波测井的声波时差值_ ,对应段的热导率值_。10、凝析气藏的形成要求物系中气体数量_液体数量;地层温度介于烃类物系的临界温度与_温度之间,地层压力超过该温度时的_压力。三、简答题(83=24)1、简述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与破坏中的作用,并说明断层封闭性与哪些因素有关。2、何谓有效圈闭,它受哪些因素控制?3、根据下图,请指出有编号圈闭的类型,并指出它们形成时间的早晚顺序。四、论述题(152=30)1、试论述异常地层压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异常压力对油气成藏的作用。2、试以渤海湾盆地为例,论述箕状断陷盆地的石油地质

11、特征及油气藏分布特点。2002年 (B卷)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45=20)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 2、油气田与油气藏 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4、地层压力系数与地层压力梯度 5、背斜圈闭的构造幅度与其闭合度二、填空题(126=26)1、根据元素组成,干酪根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型干酪根与型干酪根相比,其原始H/C原子比_,型干酪根结构中富含_结构,其生烃能力_。2、有机质向油气转化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互补性。一般认为,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程度与温度呈_关系,与时间呈_关系。3、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是_、_、_等。4、某泥岩层有机碳含量为0.2%,该泥岩是

12、_烃源岩。某烃源岩的R0=1.0%,则该烃源岩处于_阶段。某烃源岩氯仿抽提物正构烷烃的OEP=1.4,说明该烃源岩处于_演化阶段。5、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13C1比油型气的13C1 _;随着烃源岩演化程度的增高,其所形成的天然气的13C1 _。6、与地层不整合作用有关的地层圈闭包括_、_和_等种类。“古潜山”油气藏的圈闭类型属于_类型。7、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的主要产层是_系。吐哈盆地的主要生油层系是_系。8、某油气田的储层流体静压为24MPa,地温为90,实验室高压物性分析得到该油气混和物的临界温度为52,临界凝结温度为115,对应于90的露点压力为18MPa,试根据相态判断地下

13、该油气层的油气藏类型为_。9、在相同地层温压条件下,孔径半径为0.2mm的岩石与孔径半径为0.3mm的岩石相比,其毛细管压力_;如果都作为盖层,前者的封闭效果比后者的_。10、在优质的岩盐盖层条件下,在相同的水动力条件下,对于聚集天然气无效的圈闭,对聚集石油是否有效?(_)。11、同一储层的系列圈闭中,油气按密度(比重)发生差异聚集现象是指离烃源岩区最近的圈闭聚集_,然后聚集_,离烃源岩最远的圈闭为水。能发生这种现象的基本条件是要求沿离开烃源岩区距离增加的方向系列圈闭的溢出点海拔高度依次_。三、简答题(83=24)1、何谓非构造圈闭,简述其类型和形成特点?2、简述烃源岩微裂缝排烃的基本特点。3、简述油气二次运移方向的影响因素。四、论述题(152=30)1、试述沉积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阶段及一般模式。2、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