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1单元-第5课-掌门1对1.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632050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秋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1单元-第5课-掌门1对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秋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1单元-第5课-掌门1对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秋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1单元-第5课-掌门1对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秋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1单元-第5课-掌门1对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秋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1单元-第5课-掌门1对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秋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1单元-第5课-掌门1对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秋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1单元-第5课-掌门1对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第5课 同步练习-掌门1对1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寒雪日内集()(2)撒盐空中差可拟()(3)陈太丘与友期行()(4)太丘舍去()(5)去后乃至()(6)君与家君期日中()(7)相委而去()(8)元方入门不顾()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女孩儿)B.尊君在不(通“否”)C.俄而雪骤,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文: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译文: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译文: 4.下列语句中

2、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未若/柳絮/因风起C.陈太丘/与友期行D.君与家君/期日中5.填空。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这两篇讲述的都是少年儿童聪敏机智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6.默写。(1)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2)“”“”,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二、课内阅读阅读咏雪,回答79题。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与儿女讲论文义()(2)俄而雪骤()(3)撒盐空中差可拟()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 (2)未若柳

3、絮因风起。译文: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三、美文品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10.写出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4、()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译文: 12.文中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写出来。答: 13.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答: 答案解析1.答案:(1)家庭聚会 (2)大致、差不多 (3)约定 (4)离开 (5)才 (6)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7)丢下、舍弃 (8)回头看2.【解析】选A。儿女:子侄辈,指年青的一代。3.答案:(1)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丢下我走了。(2)您跟我父亲约好中午一同出发。您中午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3)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

5、,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4.【解析】选C。正确的停顿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5.答案:谢道韫陈元方6.答案:(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2)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7.答案:(1)讲解 (2)紧,急 (3)相比8.答案:(1)太傅高兴地说:“大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2)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9.答案: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10.答案:(1)称赞,赞许 (2)效法11.答案:对强者用恩德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12.答案: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

6、的,第二次问元方“我”和他父亲究竟是谁在效法谁。13.答案: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附【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恩德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会计职称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