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天成的南极洲和北冰洋.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624680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妙趣天成的南极洲和北冰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妙趣天成的南极洲和北冰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妙趣天成的南极洲和北冰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妙趣天成的南极洲和北冰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妙趣天成的南极洲和北冰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妙趣天成的南极洲和北冰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妙趣天成的南极洲和北冰洋五河一中 阮持春 读南极洲和北冰洋地区的两极投影图,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一、面积与形状奇趣性 把南极洲(面积1400万km2)与北冰洋(1300万mk2)作一比较看出:这两个地区不仅在面积上大体相等(大约1400万km2),而且在形状上有明显的呼应之处。如北冰洋有一个唯一的出口与外界相连,那就是沿格陵兰东海岸通往大西洋的海渊出口。在南极,与之相呼应的南极大陆也有唯一向外突出的半岛,那就是与南美洲大陆遥遥相对的南极半岛。如果把南极洲投入北冰洋,世界将只有三大洋。 二、高程的对应性 南北两极在高程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对应性,如北冰洋的平均深度为1280米,而南极大陆平均高

2、程为1830米;北冰洋最深处为5330米,而在南极大陆,有与之相对应的最高峰,即埃尔沃斯山脉和文森峰,海拔为5139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南极大陆沿海平面剥落下来,并翻转过来扣到北冰洋里去,那么地球南北两极都将变成接近海平面的平地,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设计和构思。仿佛宇宙中存在着超乎自然的力量,不仅把地球压成一个扁球体,而且在地球的一端形成一个巨大的坑,就是北冰洋,而被挤走的物质则通过地球内部传送到另一端,并在这里构成一个巨大的隆起,就是南极洲。 三、气候的寒冷性 两极同处寒带,常年为冰雪所覆盖,似乎没有多大的区别。两极不仅一高一低,一个是大陆,一个是海洋,其差别不仅明显存在,而且还是实质性的

3、,北冰洋大部分海域全年都在零度或零度以下10-1.75),因而洋面上形成大面积的浮冰,每年11月次年4月的寒季,多暴风雪天气,无垠的洋面上干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白色的世界。7-9月气温较高,这时是另一派景象,纬度较南的海域大部分已冰雪融化,露出海洋的本来面貌。据美国北极探险家研究,北冰洋的积冰正在逐年减少,预计10-20年内将成为不冻洋。南极大陆终年被冰雪所覆盖,无明显季节变化,只有寒暖季之分。酷寒干燥,烈风是南极的气候特征,最低温度达-88.3,故有“世界寒极”之称。 四、生物的独特性 北极地区是气候奇寒,风雪漫卷皆白的世界。但这里,一些绿藻、褐藻和红藻却十分繁茂;北极熊、海豹、海象和北极

4、角鲸以及鱼类等海洋动物仍非常活跃,它们使这个寂静的世界显得富有生气。而严寒干燥的南极洲权有地衣、苔藓等植物,数量也少得可怜;而在南极大陆周围,南大洋之下,却是一片精彩的世界。南极洲有大量的企鹅、海豹、鲸、鳞虾、鱼、飞鸟,企鹅是南极洲代表性的动物。 五、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北极地区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是相当丰富的,据估计,北极地区的油气储存相当可观,数量惊人,原油的储量在1000亿至2000亿桶之间,而天然气的贮量则达2000万亿3000万亿立方英尺之巨。南极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储量是丰富的,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大淡水库,南极洲的生物资源也相当丰富,南极洲资源潜力非常大,但气候比北极恶劣,

5、且运输条件更差,更重要的南极条约规定:50年内禁止开采南极资源,就目前来说南极资源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六、两极科考的迫切性 两极地区不权面积大,而且由于地理上的特殊性,它对全球气候的趋势性变化具有极强的控制作用。因此人们把探索的目光和科学上的注意力转向两地区。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类开始了向南极的科学大进军,多年来在南极条约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下,南极考察有了重大突破和长足进步,我国分别于1985年 2月和1989年2月在南极洲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两座科考基地,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却要落后得多,我国于1999年7月9日开展了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这也是20世纪末世界各国对极地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国际化、高科技、立体式的一次探索自然、探索极地的科考活动。 人类正面临着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爆炸等难题,所有这些都与两极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要解决这些难题,决非一国一民族可以完成,必须依靠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时不我待,机不再来,中华民族的足迹已延伸到两极,保护这片神奇的净土,炎黄子孙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