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中长期规划.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616312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水中长期规划.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富源县小凹子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近、揭露或波及破坏某些含水层,同时可能受雨季大气降水影响,给矿区及矿井生产安全造成威胁,水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为此特制定防治水管理规定:一、计划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矿井水文地质规程3、煤矿防治水条例二、成立防治水领导组组 长:董事长 朱小华副组长:矿长 赵振云、常务副矿长 何小四成 员:张 诚 赵绍全 陈夏富 李 建 王树聪赵海明 张进福 何小虎 黎家东 何老发张 虎 赵广贤 章小维 三、职责分工1、领导组负责防治水的全面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2、调度室主任负责统一指挥安排,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行动;3、生产科地

2、测技术员负责编制防治水措施及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工作;4、机电科负责排水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5、生产队长负责防治水工作的具体操作和落实;6、安检科、生产科负责监督各单位防治水工作的执行情况。四、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矿区属构造剥蚀侵蚀中山地貌。地形结构、地貌特征明显反映了地质构造的影响,主山脉与地层走向大体一致呈北东向,峰脊俱为下三叠统的砂页岩组成。地势南北走向,矿区中部地势高,往东西两侧地势渐低。最高海拔位于矿区北东部山包上,高程2294.5 m,最低海拔位于矿区西部,高程2040.60m,相对高差253.90m。2、气温:矿区气候属亚热带,具有高原山区局部气候特征。冬寒夏凉。在更

3、年季节(12、1、2月份),年冰雪期510天,冰雪最厚达0.300.60m,短期内交通梗塞。3月4月为风季,多南风,时有劲风,风速可达24m/s。 6月8月份为雨季,时有冰雹和暴雨为害。据一勘区1979年在矿区内得降水量为1905mm。 3、地表水系:源于矿区的大河沟、岔河、格布厂河、丕德河等四条沟溪,构成龟背式的放射流网,是排泄地表水的主要途迳,汇注于南盘江,属珠江水系。各沟溪流量受降水量调节,变率大,其流量:大河沟为010m3/s;岔河沟为0.115m3/s;丕德河10m3/s;格布厂河中常流量为0.482m3/s。煤矿矿区内地表水不发育,仅有2条季节性沟谷由西北向东流出矿区汇入丕德河,雨

4、季有流水,旱季干枯。对矿井开采无影响。 根据矿区出露地层的岩性组合特征,含水性及其与矿床冲水的关系,可将矿山内地层划分为六个含水层,具体情况如下:(1)、上二叠统龙潭组第一段岩溶裂隙承压水: 矿区内未出露,为勘探区深部钻孔揭露,含岩溶裂隙存压水,水质为碳酸、硫酸钙质水,根据龙潭组第一段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113升/秒,水位标高1863.37m,对啊矿山开采无影响。 (2)、上二叠统龙潭组第二段裂隙弱含水层: 矿区内未出露,主要出露在矿区西侧边界之外,根据钻孔揭露,岩层裂隙少,粉砂岩、泥岩与煤层无裂隙,是微弱含水量水层。单位涌水量0.00363升/秒,与其下伏的承压水比较为相对隔水层。该层对

5、矿井冲水有间接影响。 (3)、上二叠统龙潭组第三段与长新组裂隙弱含水层:钙层的细砂岩与菱铁岩有裂隙且含水,煤层与泥岩无裂隙,不含水,是含、隔水层的组合弱隔水层,但互层中的含水层不尽稳定,也有因隔水层位尖灭。而上下贯通。主要出露在矿区西部缓坡地带,只受降水补给,无地表河沟的流入,泉水涌出的部位。有些受含隔水互层中小层的影响,也常与坡积层混合涌水。流量小,极少达到1升/秒,该层为矿坑充水的直接含水层。(4)、下三叠统卡以头组裂隙若含水层主要出露在矿区中总体南东,大面积出露,地层厚度128.96m,岩性为灰色、緑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顶部为细砂岩为主,浅部风化裂隙较发育,随深度增加风化裂隙减少,含水

6、性相对较弱,对矿井充水有间接影响。 (5)、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第一段隔水层 主要出露在矿区中部山包上,小面积出露,地层厚度大于60米,岩性主要由泥岩、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长石砂岩组成,岩石裂隙不发育,节理不发育,局部含水,泉水少见,流量很小,一般小于0.2升/秒,对矿井充水无直接影响。 (6)、第四系孔隙强含水层分布在矿区西北部小坡村,小面积出露。岩性为紫灰、黄等杂色砂、砾石及粘土层组成,厚0-15米,透水性好,旱季干枯,有季节性泉点出露,泉流量较小,对深部矿井充水无直接影响。五、矿井主要水害分析 本矿井开采C2、C3、C7、C8煤层,矿井充水水源主要为顶板砂岩含水层中的孔隙裂隙水和底板砾岩中的

7、孔隙裂隙水,充水水源受大气降水因素影响,故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充水水源为: 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是影响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在此因素影响下,矿井涌水量有显著的变化。一般雨季涌水量比旱季大1.5-3倍。 地下水 C2、C3、C7、C8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应为其顶板砂岩含水层中的孔隙裂隙水和底板砾岩中的孔隙裂隙水。正常情况下,煤层顶底板含水层涌水量不大,但在隔水层薄或受构造破坏的地段,地下水亦有可能进入矿井,因此开采中对底板水要引起重视。 老窑水 在矿区西北部的浅部煤层,煤炭开采历史悠久,老窑废窑较多,开采深度从几米到几十米,老窑水常年聚集于矿井的采空区中,是矿井涌水的主要原因,因此矿井在开采过程

8、中应特别注意防范老窑积水。六、防治水规划 由上所述,本矿井的水害主要为大气降水、煤层底板水、老窑水和裂隙水,因此本矿井的防治水规划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地表水防治 1、对井田范围内及相邻矿区回采塌陷所造成的地面裂隙检查、充填、疏通; 2、具体措施:在近山区,以蓄为主,蓄防结合;在矿区外围,以防为主,排放结合;在矿区内部,以导流为主,导排结合。 (二)井下裂隙防治 本矿区的裂隙水防治以疏放为主,根据各期的开采情况及时建立排水系统,设立水仓、排水管路。 (三)其它防治水措施 1、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2、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必须掌握矿井开采的详细资料,并

9、标记在矿井采掘平面图上,确定矿井涌水的位置及水量、波及范围;、 3、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设60米的防水煤柱,相邻采区必须留设50米的防水煤柱,相邻工作面必须留设20米的隔水煤柱;为防止断层破碎带突水,断层两端留设煤柱,由采掘技术员负责设计,确保安全; 4、严禁在留设的各种防隔水煤柱中采掘,破坏煤柱; 5、在有突水危险的区域,要设置防水闸门或防水闸墙,进行封闭隔离,以减少危险和涌水量; 6、遇地质变化时,及时观察顶底板及煤壁变化情况,发现有透水预兆(工作面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必须停止作业,汇报调度室,并

10、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井下的顶板水、底板水、老空水造成影响时,必须进行排水,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及规定: (1)水泵:必须有同能力的备用水泵、检修水泵,水泵工作能力应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机电科负责水泵的安装调试及正常运转; (2)管路:必须有管径相同的备用管路且畅通无阻,能配合水泵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3)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水泵及检修水泵相适应,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备用水泵,由机电科负责; (4)矿井排水时必须保障正常供电,由机电科负责; (5)排水设施(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必须经常检查和维护; (6)井下各个水仓、水沟

11、必须定期由指定区队负责清理沉淀池内煤泥,保证不影响七、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1)井下采掘工作面,必须坚持先探后掘、先探后采、不探不进、不探不采的探放水原则。(2)井下采掘工作面建立探放水报表制度和探放水验收制度,探放水报表由探放水专职安检员填写,报生产副矿长、技术负责人及矿长审阅,探防水验收由跟班带班领导和专职安检员验收。(3)采掘工作面和探放水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坚持“先探后掘、逢空探透、有疑弄清、不探不进,在确定安全无水的情况下,方可下达掘进通知书进行掘进作业。1)接近水淹或可能有积水的井巷、老巷、老窑、相邻煤矿时。2)接近水文地质区域,发现煤壁发潮、变暗、挂汗、挂红、空气变冷、出现雾气

12、、水叫、顶板来压、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缝发生涌水、水色发浑、有嗅味、有害气体增加等出水预兆时。3)接近含水层、导水层、溶洞、塌陷柱时及可能同地表水等连通的断层破碎帯时,底板原始导水裂缝有透水危险时。 4)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和可能出水的钻孔或其它可能出水的区域时。(4)安装钻机探水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加强钻场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2)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探水钻孔位于巷道低洼处时,必须配备与探放水量相应的排水设备。(3)在打钻地点附近安设专用电话。(4)测量和探放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方位、角度、深度以及数目。(5

13、)预计水压较大的地区,探水钻进之前,必须先安好孔口管和控制闸阀,进行奈压实验,达到设计承受的水压后,方准继续钻进。特别危险的地区,应有躲避场所,并规定避灾路线。(6)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邦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员应立即向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涌水情况,如果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7)探放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区和水压。老空积水区高于探放水点位置时,只准用钻机探放水,探放水孔必须打中老空水体,并要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8)钻孔接近老空,预计可能有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涌出时,必须有瓦斯检查工检查空气成分。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调度室,及时处理。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积水量,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容量,放水时,必须设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水压、做好记录。若水量突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调度室。(9)措施中不尽之处,在实施中加以完善,在完善中认真实施,以防止各类水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富源县老厂镇小凹子煤矿2012年2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