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615635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1、人际关系-西方人注重团队合作,中国人则喜欢抱团撒网。人际关系点评:看到右边这幅画,我不禁哑然失笑。可不是吗?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的,就 是“关系”。过去叫“关系”,现在有人玩新词,不再叫什么“关系”了,改称“人脉”。叫什么也不能改变其本质特征。正如“第三者”的女人,旧称“破鞋”, 现在叫“第三者”一样,尽管换了称呼,意思还是一样。很多老外到了中国之后, 也染上找“关系”的毛病,不停地在国人面前玩n amedropping(吹牛X),说自己 认识认识某某等,以表示自己在中国的“人脉”很好,“关系”很多。看来,这 种习惯像流感,传染性极强。2、生活方式-中国人关心别人在干什么,

2、却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外国人不 管周围的在干什么,却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主活方式点评:中国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热闹,生活方式在老外眼中看来,就是如图所示, 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不喜欢独处。而且,认为一个人总是独处,那这个人可可 怜了。老外却正好相反,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地, 只为陪而陪地过去陪他们的话,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害。此 外关键是,他们在独来独往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人山人海地相处时得到的同 样的快乐,甚至更多。3、准时-外国人说的12点就是12点,中国人说的12点很可能是11点55到12 点10的一段时间。对于碩时点评:老外(主要是欧美西方人?

3、)对于时间观念十分强。而汉语里关于时间方 面的词句,最发达的就是:差不多,还行,基本上那时间吧,等等。如果与人相 约的话,很多中国人最习惯的说法就是:上午吧,下午吧,晚上吧,等等。至于 具体几时,贝I要根据两人对时间的感觉而定。如果与老外相约,贝I老外必定会加 上一句,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等等。“不准时”以及“没有时间观 念”,几乎可以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了。4、表达个人观点时:外国人喜欢一针见血直接表达;中国人喜欢旁征博引,委婉意会。点评: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是”时不说“是”,却说 “不是”。“不是”时不说“不是”,却总说“是”。看官不如仔细想想自己生 活中

4、发生的实际状况。并且,最有趣的是,一个中国人如果像那老外那样直来直 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话(如上图所示),则会被认为“没有城府”,属于“直 肠子”,是要吃亏的。事实上,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话到嘴 边留半句”。因此,在老外眼中来看,中国人表达意思时,总令他们费解。而中 国人的这种文化传承,对所谓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来说,很有好处:可能自 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装X,话说一半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让 人感到此人水平真是了得!5、表达愤怒方式-外国人愤怒时表情都写在脸上;中国人则常常强颜欢笑。点评:这两种方式是典型的中外不同方式。老外是我行我素,有怒就发,有话就 讲。从这

5、一点来看,老外至少在心理健康方面,比中国人略胜一筹。而中国人从 小就被告知,要有涵养,要戒急用忍。什么叫有“涵养”?什么叫“戒急用忍” 呢?就是内心愤怒到了极点,脸上最好不要表现出来。要乐呵呵地,最好不动声 色,那才叫高人。如果有可能,可以与人讲道理。没道理也不能把一切愤怒都表 现在脸上。如果像那外那样,内心的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贝U显得此人,还是那 句话,特不成熟,特没有城府,那是要吃亏的。其实,很多很多中国人的内心世 界,都充满着仇恨,却不能发泄。于是,在博客风靡网上时代里,就会发现有太 多太多的人(包括有精神病和没精神病的),统统以“新浪网友”的狰狞面目, 破口大骂,撒野开怀。发泄呗。看

6、不见么,对不对。如果是与人见了面还会是那 样吗?正如我在文章开篇时所说,一定要装相。也就是右上面这幅画所表示的那 样吧。呵呵。6、排队-外国人的排队很细很长;中国人排队不长但很粗。对于科瞄点评: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表面化的现象吧。其实,我们中国人就喜欢热闹啊,对 不对?大家挤作一团,才对么。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活在一起,不是一件 乐事吗?老外啊,怎么那么自私,一个一个地,都像个幽灵似的,谁都远离彼此。没劲!排队?排什么队?几千年来也没有排队习惯,用文皱皱的话说,根本就没 有那基因,让我们突然之间在21世纪排队,这分明是要我们中国人的命么!7、自我-外国人爱夸自己;中国人爱夸祖宗。关于自我点评:

7、无语半晌。唉。集体高于一切啊。另外,“我”是谁啊?加一句成语:人怕出名猪怕壮!记得80年代还有一首热唱的歌叫小小的我。靠。中国人的“自我”,能大吗?另外,大那老外那个地步,在中国还有生存空间吗?8、星期日街景-外国人周末街上三三两两是散心,中国人三五成群凑热闹。点评:老外也真是的。我们中国人这么多人,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乐趣,怎么还不兴趁着周日到外面去凑凑什么热闹吗?要知道,我们这个民族是害怕寂寞的民族, 是不喜欢单独行动的民族,是最讲究团结的民族啊。此外,他有没有看过“黄金 周”的盛况呢?右边的图中显示出来的稠密程度,显然不够。9、聚会-外国人注重个体交流,中国人则常常搞成圆桌讲话。点评:老外永

8、远不会明白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过春节了,也永远闹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话里的“团圆”代表着多么深厚的文化意涵。说他们没文化,我举双手赞 成。而他们却永远是在我们过团团圆圆的节日聚会时,一个人跑到什么地方去感 受一下什么“生命的意义”去了。看看那巨大的“圆”,这不正是一个最好的中 国文化“图腾”吗?我们中国人要什么?不就是要个团圆么!傻X老外,永远也弄不明白中国文化之精髓。10、旅游时-外国人欣赏美景满足自己,中国人用相机拍照向别人炫耀。扑出施游点评:其实,这有些冤枉我们中国人。毕竟我们中国人才富裕起来几年啊,终于 可以像小日本儿那样了,走到哪里都拍照了。另外,中国人喜欢的不是思考生命 的意义,而是“

9、到此一游”的意义。毕竟,有照片可以说明俺老兄到过什么什么 地方了。尤其是去了国外,则更是要用照片说明。我认识的一位老兄,则走得更 远,在法国巴黎时,在大街上专门找些法国妞与他合个影,为啥?不就是为了在 一些哥们儿面前有点吹牛X的谈资么。至于什么生命的意义,环保的意义,都显 得无足轻重了11、餐馆里-打电话或者在公共场所时,老外小声而言,怕影响别人显得粗鲁。 中国人声音的分贝大得感觉想要全世界都知道。褂厅中点评:如我前面所说,我们中国人聚在一起图个什么?不就是图个热闹吗?那还 怕什么?我们是“礼义之邦”不假,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不大声地在餐馆,在任何 公开场合里大声说话。12、审美方式-外国人以健康

10、为美,中国人强调“一白遮三丑”夬寵机准点评:其实在100年前,中西在肤色审美观是一样的。肤色黑都是认为是底层人 民的象征。只是从上个世纪大约60年代,西方社会才逐渐形成小麦色肤色代表 健康的观念,而且西方人认为有钱又有闲的人才能经常做有益于身体健康户外休 闲运动,才能形成小麦色。13、饮食习惯-外国人喜欢凉菜和冷饮;中国人则三餐都是热菜。点评:医生都说热菜对胃有好处。14、处理问题方式-外国人会选择面对克服;中国人则常常选择逃避。点评:老外则显得非常没有中国人聪明了,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 圆滑的人了吧。见硬就躲,见困难就颠,见便宜就上,见免费的就疯狂。其实, 中国的国粹麻将,最能说

11、明中国人见硬就躲,见困难就颠,见便宜就上,见 免费的就疯狂的特点。麻将的最大玄机,就在于如何让自己逃避困难,如何跟人 跑,并在最恰当时候,抓住机会,使自己当上最牛比的机会主义分子!我另外想 到的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几句训话:一切要“和为贵”(形容遇困难尽量把困 难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不要“不撞南墙不回头”(形容左边那种在中国人 看来有些缺心眼的老外们吧)。15、洗澡时间-外国人早上出门前洗澡,中国人晚上睡觉前洗澡.点评:一看这老外就不太懂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要知道,晚上洗澡之后再睡觉, 那是一件多么愉悦的事情。而你老外白天当不当正不正地洗哪门子澡呢。不懂生 活。16、老人晚年生活-外国老人养

12、宠物,中国老人带孙子。点评:事实上,今天我们很多老年人也开始的养狗的生活。当然,如果有孙子辈 的孩子在身边,还是一件让中国老年人乐呵的事情。毕竟,人间一切皆美好啊。而不像老外那么喜欢独来独往,到了老年,一个人跟个狗相伴,多孤独啊(我们 中国人对老年老外的理解)。17、领导-外国人强调众生平等,一视同仁;中国人注重尊卑有序,伦理纲常。点评:这是一幅最抓住中国文化特征的图。强力推荐一下。呵呵。不是吗?老外 管那白色人称作“领导”,在西方可以是“领导”,或玩个洋的,叫“leader”。 在我们中国,那叫“官”,那叫“父母官”,那叫“我们的中流抵柱”。18、交通工具:外国人开汽车时中国人还在骑自行车;中国人好不容易开上车了, 外国人又改骑自行车了点评:老外这就有点不厚道了。你坐够了汽车了,你现在却跟我们谈什么骑自行 车的好处?我们70年代骑自行车是别无选择,是没钱,是没折啊。19、外国人喜欢日光浴,中国人喜欢太阳伞和防晒霜。点评:原因是前面提到的中西审美观不同。20、对待孩子-外国人培养孩子独立自主,中国人处处以孩子为中心。点评:其实,这是老外不太懂中国当代历史原因造成的。其实,我们中国人早在1976年以前,并不是这么重视孩子的一切的,至少我们小的时候,就不是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