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的转变.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61329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角色的转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角色的转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角色的转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角色的转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角色的转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角色的转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摘要】:探究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指导教师切实转变角色地位,以应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关键字】:新课程课程改革 教师角色转变由教育部主导的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设计的全新的高中课程改革自2004年秋季开始已经全面启动了。这次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宗旨鲜明、理念新颖、内涵丰富、方向明确。它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与传统的高中教学模式差别甚大的改革构想,是涉及基础教育的根本性改革。其目的是要改革传统普通高中的一些弊端(如: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多样性、选择性;教学方法简单,学生被动学习;注重结果,

2、不注意过程评价;使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因此这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反思和洗礼,同时也对教师的角色地位提出了新挑战。新课程中教师角色有哪些转变呢?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教育观念的转变(一) 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我想起来了有一个思维跳槽的小故事,故事讲的是:有两个南方商人,他们各自带了一大批雨伞到北方去卖,因为南方的伞质量好而且便宜。可到到了北方,他们渐渐

3、发现,北方人很少用伞,因为那里的天气常年干旱少雨,两个商人都陷入困境。一个月后,两个商人在回家的路上相遇,一个垂头丧气,一个却志得意满。“看你这样子是把伞都卖了,赚了不少的钱.”“是啊,都卖了。”“北方不常下雨,谁用雨伞啊,我都为此而破产了,你是怎么卖掉的?”“伞还是那些伞,我只是卖的时候把所有雨伞字都改成了阳伞,伞可以挡雨,难道就不能遮阳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失败,常常因为我们的思维定势的原因,而成功也许只是思维创新的一点小火花,让思维“跳槽”跳出固有的圈子,你肯定会有令人惊奇的收获。同样,在教学中转变一下思维方式,转变一下教学方式,接受新事物,新方法,也许你会收到可喜的成绩,成为一个个好

4、老师。(二)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思想上,要将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过去的旧有模式,通过化学问题的提出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在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上,教师除了要准备教材上的和教师个人储备的知识外,更多的是要准备课堂上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新知识;在对课堂的控制方式上,教师应从强调学生对教材内容记忆的“结构化”“封闭式”“权力型”转变为注重学生创新品质的“非结构化”“开放式”“非权力型”。(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旧的化学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塑造知识型、能力型的人才,是英才教育的产物。而化学新课程的改

5、革,则在重视培养学生智商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情商、心商的培养。即培养综合运用型、创新型、多元智能发展型的人才。(四)认识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些学校的课程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结果产生“抓了少数。丢了多数”的情况,影响了多数学生的发展,其负面影响很大。事实证明,教学应面向大多数,面向全体学生。21世纪的化学教育应该以育人为本,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以此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其实,培养人并不是排斥培养人才,它跟培养人才不应该是对立的,使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地发展个性,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就能把培养人跟培养人才统一起来。(五)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教师在新课标下的角色发生了这些

6、转变,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唯独如此,才能扬起新课标的风帆,在新课程的海洋中扬帆起航,驶向快乐的彼岸。二、教师教学地位的转变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各学科教材的编写、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的应用、课堂气氛的营造等诸方面,教师都处于主角地位。常言“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出怎样的学生。”仿佛教师决定了学生的一切,“天地君亲师”是千古不变的信条。这种教师的绝对权威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湮没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扭曲了学生的心灵,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化

7、知识的建构。它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是啃教材的书虫,教师的应声虫。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必然扼制学生探究型学习的可能。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课程标准和配套实验教材,都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是为学生设计的标准和教材。以前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实施了新课程后,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快、比教师多。所以这时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绝对的权威。因此,历史教师的教学地位将发生重大转变,教师独霸课堂的教学权威感将消失,教师应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对话、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认

8、同学生的观点,指导和组织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合作探究问题,营造民主教学的和谐课堂氛围,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三、知识结构的更新从课程改革来看,新课程标准中,将增加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为了适应教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科史,了解学科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学科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也就是说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例如

9、;新课程就要求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相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和体会什么是科学,科学过程的特点以及科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也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能学以致用,为将来参加社会实践打好基础。化学不但跟生物,地学,物理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跟语文,数学以及其他学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在涉及自然、生活和社会问题时,要做好各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恢复被人为割裂而本来天然存在的内在联系,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四、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应试教育的恶习之一,就是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打天下。陈旧的灌输式、填鸭式主宰教学,不重方法只重结果,“不管白猫黑

10、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因此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例如:在化学理论课的学习中,对于微观的或抽象的知识,如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和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电子云的意义、原电池的形成等内容。这些内容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很难使学生充分理解,但如果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编制成质量较高的化学CAI课件,将有助于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化学教学过程更具直观性和活泼性。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对于特殊或特定的实验,如化学现象瞬间即逝的实验、普通方法不易操作或难以实现的实验、需要让学生反复观察的实验、难以实现或重现的实验、误操作结果的展示等也可以

11、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把实验过程的全部或部分制成课件进行实验教学。(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在学习化的社会里,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传统的学习方式以教师及书本为中心,重视教师的教和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创造性的发挥。面向21 世纪,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内容,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学教育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重视接受已有科学结论和事实的学习方式,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从科学的本质看,科学既是系统

12、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探究活动。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能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科学结论,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中,为了使学生形成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很多国家都很重视设置探究性的内容,把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掌握作为课程目标。(三)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化学知识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各个方面,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从学校、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社会实践。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师对校内环境及所在社区的了解比较多,

13、可以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更多的课外实践活动则主要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寻找和推介,所以教师还应注意发掘学生社会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避免学生因“学而无用”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或因学习内容远离生活实际而导致教学活动变得越来越抽象,使学生学习越来越困难。五、重建教学评价体系对传统教学的评价,主要是关注教师的教学表现。评价的重心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的标准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仪表、教态、教学的条理性、对教材的处理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成绩(考试)等诸方面,极少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评价的方式单一。教师还应做好教学自我反思,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学。此外,还应该重视评

14、价的多维性,让学生、社会、家庭、学校、教研部门共同参与评价。总之,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更大的挑战。努力实现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是保障新课程推行的关键。只有真正落实了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才能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参考文献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林氓江.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认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24).3薛荣.多元智力理论视野下的外语教学评价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11). 4衰维新.试论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育理念J.外国教育研究,2008,(6). 5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 6 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7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 8 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 9 王成友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