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溶液成分的检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607050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溶液成分的检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盐溶液成分的检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盐溶液成分的检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盐溶液成分的检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溶液成分的检验(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溶液成分的检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属于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章节部分,涉及酸碱盐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盐的溶解性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本章重点也是教材重点,也是中考热点之一。本课内容既是对酸碱盐知识的综合复习,又是对于学生形成严密科学思维的培养,也是对后阶段学习的良好铺垫。本课教学重点内容为混合盐溶液(硫酸盐、碳酸盐和盐酸盐)的鉴别。教学难点内容为混合盐类鉴别干扰因素的排除,及根据方案逆推成分。【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酸碱盐的学习中已具备了对酸碱盐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盐的溶解性等相关知识,对本节学习有一定认知基础,但由于本节盐的检验尤其是混合成分的检验,对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和逆向思维能

2、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这要求教学中应通过设置合适的学习梯阶,通过层层递进式的教学任务循序渐进地予以突破。学生对实验充满了渴望,通过动手实验来获取知识和强化知识,课堂效率会得到提高。教学过程中宜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充分关注学生思考与质疑,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化。【教学目标】1、掌握硫酸盐和盐酸盐以及碳酸盐混合检验的方法。2、学会从单一物质的检验到两种物质检验,再到多种混合物质的检验,体验如何从理解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加深对混合液检验时排除干扰的理解和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3、引导养成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思维品质。通过系列情景设置,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3、】 1、硫酸盐、盐酸盐、碳酸盐及其混合溶液成分的检验。 2、混合溶液检验的原则:原理可靠,避同求异,排除干扰。【教学难点】 混合盐溶液的检验时干扰的排除:试剂选择、加入顺序、试剂用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厨房用品纯碱和食盐的应用。畅谈纯碱和盐在生活中的应用。走近生活,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单一成分检验NaCl、Na2CO3检验的知识回顾。落实知识:NaCl、Na2CO3从单一溶试液检验入手,让学生强化知识。交流,小结NaCl、Na2CO3检验选择合理试剂及检验原则归纳物质检验的一般原则:避同求异,原理可靠混合溶液的检验不法商贩常常在纯碱中添加氯化钠来掺

4、假,验验这种纯碱有无掺假。思考混合物检验的注意事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创设出递进式情境,引入混合液检验的相关思考,逐渐形成对新问题的解决思路细化和点评实验方案。学生实验:干扰的出现和排除:合理试剂选择与试剂用量的综合问题小结据学案小结,混合物检验的一般方法:避同求异,原理可靠,排除干扰(试剂、用量)应用某硫酸钠溶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联想思考并进行分组讨论,将完善实验方案。将问题递进,挑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形成思维阶梯,达到强化学生思维,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语言表达。三种混合液成分的检验某混合液中可能含有NaCl、Na2SO4、Na2CO3这三种成分,请设计实验方

5、案进行检验。设计实验,小组讨论;探究物质检验时干扰的排除:试剂选择,试剂加入顺序,试剂用量。难度提升,进一步强化混合溶液中干扰问题的排除。试试看讲评并归纳方法。学生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体验排除干扰需注意的三个方面:试剂选择、顺序、用量。小结:避同求异、原理可靠、排除干扰(试剂选择、顺序、用量)学会应用1、某化学实验小组,为测定一瓶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Na2SO4、NaCl、KNO3、Ca(OH)2、Na2CO3 、CuSO4中一种或几种物质,进滴加稀硝酸 白色沉淀B沉淀部分溶解无色滤液A沉淀不溶解白色沉淀C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操作 过滤加足量稀盐酸无色混合溶液加硝酸银溶液 过滤行如下实验: 写出产生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 ; 混合溶液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可能有 ; 设计实验证明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写出实验操作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小结与交流海水中含有:NaCl、MgCl2、Na2SO4等成分,请设计实验方案从海水中提取出纯净的氯化钠。【板书设计】盐溶液成分的检验避同求异,原理可靠,排除干扰(试剂选择、顺序、用量)盐酸盐(Cl):AgNO3(白色沉淀)硝酸碳酸盐(CO3):酸(CO2气体)BaCl2、Ba(NO3)2(白色沉淀)硫酸盐(SO4):BaCl2、Ba(NO3)2(白色沉淀)硝酸【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