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605773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定义和概念 1、定义: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包括四项内容: (1)平均需要量 (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 即满足群体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为制订RNI的基础。 (2)营养推荐摄入量 (Reference Nutrient Intake ,RNI) 相当于RDAs; 其主要用途是作为群体每日摄入某种营养素的目标值。 与EAR的关系为: RNI EAR+2SD 涵盖了95以上的人群。(呈正态分布)。 RNI 1.

2、2EAR (3)适宜摄入量 (Adequate Intake ,AI) 为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的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即当无法获得人群EAR时,则用AI代替RNI),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值。 为减少疾病风险,制订时AI一般都高于EAR,甚至高于RNI。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 L ) 为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种营养素的最高限量。 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建议的摄入水平(可以耐受,但并不表示是有益的),超过它时则危险随之增大。如维生素A、D等营养素。 3、EAR、RNI(AI)、UL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群体的平均摄入量达

3、到EAR时,则群体中的个体有50%的需要量可以得到满足; 当达到RNI时,绝大多数(95以上)的个体没有发生缺乏病的危险; 继续增加摄入量并不会带来更多好处,若不超过UL水平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当摄入量超过UL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增加。 RNI UL :安全摄入范围 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作用 既是衡量所摄入的营养素是否适宜的尺度,又是帮助个体和人群制定膳食计划的工具。 即评价膳食(尺度)和计划膳食(目标) 。三、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历史发展 四、营养素需要量与摄入量 1、营养素需要量的定义: 营养素需要量是机体为了维持“适宜的营养状况”在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天必须“获得的”该营养素

4、的最低量。 营养素的需要有三种水平: (1)维持一定储存的需要; (2)预防亚临床缺乏的需要; (3)预防临床缺乏症的需要。3、人群营养素需要量的分布 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是通过测定人群内各个个体的需要量而获得的。 由于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即使是一组年龄、性别、体重和膳食构成都相似的个体,他们的需要量也都是不同的。 4、需要摄入的量和需要吸收的量 需要量:可能是指需要由膳食中摄入的量,也可能是指机体需要吸收的量。五、应用DRIs评价膳食 (一)应用DRIs评价个体摄入量: 评价一个人的营养状况的理想方法是把膳食评价与体格测量、生化检验和临床观测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 1、用平均需要量(EAR)

5、评价个体摄入量(): 摄入量低于EAR时,必需提高; 摄入量达到或超过RNI时,可以认为是充足的; 摄入量在EAR和RNI之间,应进行改善。 2、用最高可耐受摄入量(UL)评价个体摄入量: 摄入量超过UL时,可能对某些个体造成危害。 2、用适宜摄入量(AI)评估群体摄入量 当人群的平均摄入量或中位摄入量等于或大于该人群的营养素AI时,可以认为人群中摄入不足的几率很低。 当人群的平均摄入量或中位摄入量在AI以下时,则不能判断群体摄入不足的程度(只进行描述性评估)。 AI和EAR之间没有关系,不要从AI来推测EAR。 3、用UL值评估群体摄入量: 用UL值评估摄入营养素过量而危害健康的风险。 根据

6、日常摄入量的分布来确定摄入量超过UL值者所占的比例,日常摄入量超过UL值的这一部分人可能面临健康风险。 3、不宜用食物频数问卷资料评估人群摄入量。 食物频数问卷资料是半定量资料。 评估人群营养素摄入量需要每一个体的定量的膳食资料。 半定量的食物频数问卷资料一般不宜用于评价人群摄入量是否适宜。 4、要特别注意能量与其它营养素不同: 能量没有EAR和RNI区别。 为了避免混淆,近期文献上使用了“平均能量需要量”来表述能量的参考摄入量。 5、DRIs的适用对象: DRIs是应用于健康人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不是应用于急性或慢性病的病人的营养治疗标准,也不是为患有营养缺乏病的人设计的营养补充标准。 1、设定营养素摄入目标: (1)评估营养状况(膳食营养、人体营养状况): (2)设定能量目标: 现实量、需要量、可能摄入量 (3)确定营养途径(病人) (4)确定能量来源分布 2、制订膳食计划(经口营养) (5)确定膳食构成 (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结合饮食习惯、经济能力和市场供应) (6)确定餐次 (7)确定食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