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的特征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60370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语言的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师语言的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师语言的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师语言的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师语言的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语言的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语言的特征(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教师语言的特征同其他行业和职业所使用的语言相比,教师语言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规范性教师为人师表。在学生看来,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他的一言一行都是 可以效法的。因此教师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以期产生语言的正面示范效应。教 师语言的规范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教师必须运用国家宪法规定的“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 国家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 推广普通话的模范。普通话必须成为教师的职业语言。如果一位教师只会用方言 土语教学,那么即使他妙语连珠,也算不规范化语言。用方音讲话不规范,用普 通话语言讲话,语汇、语法方面出了问题也是不

2、规范的。例如,一位老师指着黑 板的某一地方说:“同学们,请看这个地掌儿(地方),要看清亮(清楚),不 能囫囵马约(马马虎虎)。”他的读音合乎普通话语音要求,但使用了普通话里 没有的语汇,因而就不是规范的教学语言。要用普通话教学,就要熟练掌握普通 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能讲流畅、准确的普通话。规范性的另一层含义是教师的语言在遣词、造句方面不要有错误,尽量避免 用词不当、语句不通、半截话、复义语、颠三倒四等语病。例如,一位教师批评 女同学用了“妇女同学们”一语,一下子激化了师生的矛盾,弓I起强烈对抗。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不仅跟老师学习文化知识,也跟老师学习语言。 教师语言规

3、范,潜移默化之下,学生也便能讲规范化语言;反之,教师语言不规 范,则会产生消极的示范效应,使学生学了不规范的语言尚不自知。另外,只有规范的语言才能把要表达的意思讲得清楚、明白,只有规范语言才能 谈到语言美,才有可能使语言的魅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二)科学性教师所教的各门学科,都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必须用科学、规范的语言来 表达。教师所讲的概念、原理、规则、结论等,都必须符合各门学科的科学性要 求,做到准确、无误、完整、周密。不能向学生传播无用信息,更不能传播错误 信息。不同学科的教学,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系统。例如,符号“0”, 数学教师把它讲成一个数值,语文教师把它讲成一个拼音字母,

4、化学教师把它讲 成氧原子,音乐教师把它讲成休止符。各自有别,含糊不得。讲授不同的学科, 就要使用不同学科所规定的不同术语、概念。例如,不能用“橘子皮”代替中药 学里的“陈皮”,不能用“钱”代替经济学里的“货币”。马克思在资本论 里,从“商品”到“货币”,到“资本”,再到“剩余价值”,一环扣一环,步 步深入,用一系列经济学术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教师只有准 确使用科学的专业术语,才能使学生学到应有的科学知识。一位小学教师讲“天花板” 一词,本来只要指着天花板,然后用科学的语言 阐释一下即可,这位老师故弄玄虚,滥用启发式教学:师:你头上是什么?生:头发。师:头发上面呢?生:是帽子。师

5、:(有些急躁)帽子上面是什么?生:(恐惧,用手摸帽顶)是老鼠咬的窟窿。(众生哄堂大笑)这位教师之所以弄巧成拙,闹出笑话,也是因为语言和方法都不科学。(三)针对性教师语言的又一特征是针对性。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 教育环境运用不同的语言。这便是常说的“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才 能使教师的语言有的放矢,取得实效。例如,一位师范教师对三个不愿登台讲话的同学采用了不同的动员和激励方 式。对一个胆小、借口“没准备”不愿上台的女同学,教师说: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登台,是一种自信;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敢于面对听 众,是一种伟大;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说得不理想,可以理解;在没有准备的情 况

6、下,说得很精彩,难能可贵。你愿意试一试吗?对一个腼腆、扭捏、自认为“不善辞令”的男同学,教师说:内秀的人不靠辞令取胜,靠的是他的真诚。我相信你有比一般辞令更能打动 大家的实际想法。对第三个性格倔强、冷冰冰抛出“我说不好”的男生,教师说:具有谦虚美德的人,往往对自己要求过高,但决不会让大家失望。请你说几 句并不至善全美但又辞恳意切的心里话。结果三个学生都登台发了言,有的还讲得很不错。这位教师的成功之处就在 于他能够因人而异,突出了针对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如自尊心强的和自尊心差的,学 习好的和学习差的,性格外向的和性格内向的,骄傲的和谦虚的等等,都要注意 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

7、语言方式,以求收到理想的效果。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因人而异,还要因教材内容而异,因环境场合而异,因时间变 化而异总之,要注意教师语言的针对性。(四)鼓励性鼓励性也是教师语言的一个明显特征。教师语言的主导对象是学生。学生处 于成长时期,由于未成年,更盼望别人把他们看成大人。一般说来,他们自尊心 很强,也特别敏感。面对这样的谈话对象,教师必须爱护他们,注意保护他们的 自尊心,时时鼓励他们积极上进。教师语言最忌讳“冷”、“硬”、“辣”。传授知识时,要忌讳“笨”、“傻” 之类的埋怨;启发诱导时,要忌讳“呆”、“木”之类的挖苦;指责骄傲时,要 忌讳“真行”、“真了不起”之类的冷嘲;批评错误时,要忌讳“没治了

8、”、“看 透了”之类的断言。教师对学生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任何时候都不能伤害学生, 即使是批评也要充满激励性。试比较两位教师分别对一位参赛准备不积极的学生的谈话:甲:这次智力竞赛的准备时间很紧,你没有感到太劳累吗?不过,你气色还 好,有几个同学都瘦了。你们都是立志要夺标的。你认为时间还来得及吗?乙:你怎么回事!别人都玩命地准备参赛,人也累瘦了,都觉得时间不够。 你却“面不改色心不跳”。你不想参赛了吗?乙的语言又“硬”又“冷”,刺激性很大,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破坏谈话时 的和谐气氛。甲的语言采用了询问、商量的语气,显得和蔼亲切,使学生感到对 自己的尊重,并明确提出“你们都是立志夺标的”,这与学生的

9、自尊心、自信心 相吻合,从而激发了这位同学维护集体荣誉的责任感。显然,甲的语言是符合教 师语言的激励性原则的。教师应当把自尊、自爱、自我调整的权力留给学生,自己只起点拨、弓I导和 激励的作用。教师要多几分耐心,多几分爱心。教师的语言应该像“雪中炭”、 “三春雨”、“六月风”。(五)教育性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的 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教师的全部活动都贯穿着明确的教育目的,作为 教师借以完成现实职责的主要手段的教师语言,当然也始终贯穿着教育性。教师 在开口与学生讲话时,一刻也不能忘记自己是教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的重任,要时时做到“心中有人

10、”,“目中有人”。教师语言的教育性特征首先要求教师语言本身要健康、文明、进步,禁绝粗 俗、低级、反动。有些教师为了逗乐,爱用些难登大雅之堂的土话俚语,或讲些 庸俗的笑料,带些粗鄙的口头禅,这是应当反对的。有些教师爱在学生面前大发 牢骚,如一位教师公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考试作弊,还说这是社会风气逼我们这 样做的,谁老实谁吃亏。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违背了教育性原则。教师语言的教育性特征还要求教师无论在教育语言、教学语言,还是在交际 语言中都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把“德育”渗透在全部语言实践当 中去。有位教师被聘请到少年劳教所讲课,不料刚一进门就跌了一跤,少年犯们 立即大笑,起哄。这位教师不慌

11、不忙登上讲台说:人生谁能不跌跤,跌跤不要紧, 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今天我就来讲一讲“人生与社会”这一问题。这位教师把一 个突发事件顺手拈入教育过程中,迅速组织了精彩的教师语言,收到了良好的教 育效果。再如,一位小学教师在教学生“打”字时,有学生说:“是打人的打。” 老师立即纠正说:“应该说是不打人的打,少先队员还能打人吗? ”还有位教师 借谈打球对学生进行积极进取精神的教育,效果也很好。这些都是符合教育性原 则的优秀的教师语言范例,值得学习和借鉴。教师语言的教育性,从广义讲,包括文化知识教育、语言能力教育、德育、 美育等许多方面:从狭义讲,一般指思想品德教育。这里是就后者来谈的。(六)审美性教师

12、的语言还应当具有审美性,有比一般人的语言更高的美学价值。这一特 点是很重要的。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应当有文采的,教师的语言尤应 如此。教师的语言美,仔细分析起来,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美,一个是 形式美。内容美要求教师的语言思想深刻,富有哲理,充实而又含蓄,常常具有 令人豁然开朗的启迪性;形式美则要求教师在遣词造句和修辞上显示出高超的艺 术,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规范化语言,要锦上添花,努力做到具有“建筑美,色 彩美和音乐美”。许多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教师语言范例,都是富于审美性的。 因为它美,所以才动人。例如,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春、海滨仲夏夜、 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等一组写

13、景散文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 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美几乎是无处不在。当然,大自然的美不 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也不同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人 体美。然而大自然的美又似乎融合了所有的美,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 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美的姿态。今天我 们要学一组文情并茂,描写四季景色特征的散文,来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景。这段导语通过精当的词句和引用、排比、对照、夸张等修辞手段,表达了富 于哲理的美学思想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情怀,烘托渲染了一种美的氛围,正 与教

14、材的风格相吻合。可以说,这段话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美的。无怪乎她的 学生要说,听于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了。本书所选的是否跟实际一样,教师语言范例,许多都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 审美性是对教师语言的高层次要求。每位教师都有义务追求这样的高层次,但不 能故弄玄虚,故意卖弄。第五节教师语言的分类教师语言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如,按照思维过程,可分为内 部语言和外部语言;按照信号接收形式,可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按照表述 分式,可分为叙述性语言、说明性语言、讨论性语言、抒情性语言等。这里按照 语言环境和语言运用的目的,把教师语言分为教学语言、教育语言和交际语言。教学语言,指用于对学生进行专

15、业知识教学的教师语言,一般是在课堂上用。 教学语言,按照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不同方式,又可分为导语、阐释语、 提问语、应变语和结语等几种。导语即某篇课文或某章节内容正式讲授之前教师 所讲的导入语。导入语或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或介绍有关的背景材料, 或摘要本课所讲的内容,或渲染一种气氛,或引发一种情绪,总之,设计好导语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帮助对新知识的理解。阐释语,也叫讲授语,它主要 是对所讲知识的解释、分析和阐发,这种语言以简明、准确、条理清析为要。提 问语也是教学中常用的。好的提问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 主动,并容易把问题引向纵深。应变语也是必不可少的。教

16、学过程中,总会发生 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如学生诘难、教学失误、外部冲击等。在突发事件面前, 从容不迫、迅速组织语言,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是每一位教师应当具备的一种 能力。应变语不仅用在教学方面,其实也常用在其他方面。结语是课文或章节讲 完后的结束语或总结性的话,好的结语会发人深思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语言大体可分为以上5种小的类型,当然还可以有其他不同的分法。教育语言,指主要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师语言。教育语言多运 用在课堂之外,也有不少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育语言可再分为说服、疏导、鼓 动、表扬和批评等。说服侧重摆事实、讲道理的正面教育,内容一般较为完整和 丰富。疏导则侧重对疑难问题的解答,特别是当学生在对某一事件、问题想不通 时,教师一番话要使学生情通理顺,心悦诚服。说服和疏导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的。鼓动,一般是指教师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