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人口老龄化现状研究.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59940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楚雄州人口老龄化现状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楚雄州人口老龄化现状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楚雄州人口老龄化现状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楚雄州人口老龄化现状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楚雄州人口老龄化现状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楚雄州人口老龄化现状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楚雄州人口老龄化现状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楚雄州人口老龄化现状研究 根据国务院决定,我国于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全州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以及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15000多名普查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地完成了普查任务。现将普查结果对全州人口发展简析如下:一、楚雄州人口发展现状(一)人口总量继续增加,人口增速明显趋缓2010年11月1日零时,楚雄州普查登记的总人口为2684174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141644人,增长5.57%,年均增长0.54%,是历次人口普查增长最低的时期。全州历次人口普查人口增长情况见下表:历次人口普查总人口增长情况普查年份总人口(人)比前期增长年均增长人口数(

2、人)%1953年(一普)1228965917752.241964年(二普)142633419736916.051.361982年(三普)215624472991051.172.321990年(四普)23288291725858.000.972000年(五普)25425302137019.180.852010年(六普)26841741416445.570.54建国以来,楚雄州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19641982年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40551人,年均增长2.32%。这段时间正值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期,且持续时间最长,从19621973年长达12年之久。从1973年起,我国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生育

3、,我州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到19821990年期间,人口年均增长率就降到0.97%。特别是从2001年12月29日国家分布实施计划生育法以来,计划生育人口的效果十分明显,到这次人口普查进一步降到0.54%,已进入一个较低的水平。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结果,更是全州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狠抓控制人口增长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分县市来看,“六普”比“五普”增加人数最多的是楚雄市增加84938人,增长16.86%,增加的人数占全州增加总数的59.97%,除楚雄市外还有7个县增加,有两个县“六普”总人口比“五普”减少,主要是

4、姚安县减少1395人,大姚县减少6523人。各县市人口发展情况县市总人口(人)2010年比2000年增加(人)增长率(%)2010年2000年总计268417425425301416445.57楚雄5886205036828493816.86双柏15986715340364644.21牟定208726195322134046.86南华23613822797081683.58姚安197676199071-1395-0.71大姚273315279838-6523-2.34永仁10930410360656985.50元谋215795202779130166.42武定27196326260193623

5、.54禄丰42277041425885122.05(二)少数民族人口增幅高于全州水平,少数民族人口增速下降第六次人口普查楚雄州有少数民族人口887322人,占全州总人口33.06%,比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少数民族人口数增加59643人,增长7.21%,明显高于汉族4.78%和全州总人口5.57%的增幅。各民族人口增长情况人口数(人)2010比2000年增长2010年2000年人口数(人)%汉族17968521714851820014.78少数民族合计887322827679596437.21其中:彝族716627668937476907.13 傈僳族531145155315613.03 苗族462

6、9541077521812.70 回族21127201899384.65 傣族215212051410074.91 白族164741525112238.02 哈尼族6176537680014.89少数民族人口中,增幅较高的是哈尼族、苗族、白族,均高出少数民族总的增长幅度。增幅最低的是傈僳族。总的看,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幅度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据考查,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加快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民族政策得到恢复以来开始的,在此之前增长幅度是比较低的。(三)家庭户规模进一步缩小,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楚雄州共有家庭户721990户,家庭户人口为254675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

7、口为3.53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65人减少0.12人。全州家庭户规模的变化据历史档案记载,1947年户均规模5.61人,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为4.61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为4.6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为5.18人,到80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缩小。缩小的直接原因是: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出生人数减少,独生子女户增多,组成家庭的人口自然也就减少了。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日益增长,住房以及家庭消费结构和各种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一个家庭中,子女婚后另立门户者增多,致使家庭户户数大增,1990年至2000年,全州家庭户户数年均增长2.7

8、4%,比家庭户总人口年均增长0.92%的速度快两倍,户数的增长超过人口数的增长速度,必然带来家庭户规模的缩小。由于家庭户规模的缩小,传统的以老年人为主干的大家庭已基本不复存在,家庭越来越小型化,并出现形形色色的“空巢”家庭。所谓“空巢”家庭,就是老人狐身或仅有老两口居住无他人相伴的家庭,准确地说叫老人独居户。据“五普”统计,楚雄州60岁及以上老年人独居户有22201户,占全州家庭户3.28%,其中单身老人户10510户,一对老夫妇户11511户。在老年人独居户中,居住在城镇的有8112户,占城镇家庭户5.17%;居住在农村的有13909户,占农村家庭户2.67%。看来主要是城镇占的比例大。家庭

9、规模的缩小和“空巢”家庭的日渐增多,意味着家庭提供护理和照料的能力削弱,从而使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及200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选择就是要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居家养老道路。也就是要通过社区建立和完善各种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来达到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最佳结合。目前在我省的昆明市在这方面的工作搞得较好,在全省做出了榜样,值得很好学习。(四)人口性别比偏高情况有所改善,基本上达到正常范围人口学界认为,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例大多在95102之间,即使是特殊情况也很少超出90105的范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楚雄州总人口中男性为137

10、4455人,占总人口51.21%,女性为1309719人,占总人口48.7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 ,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6.88下降到104.94,已基本达到正常范围。分年龄组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65岁以前基本上是男多女少,从65岁开始直到100岁以上都是女多男少,充分反映女性比男性生存期长,与国际、国内的情况基本一致。(五)人口年龄结构发生较大转变,全州已进入老年型人口阶段“人口老龄化”也称“人口老化”,它是一个动态概念,是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一定界限这样一种人口现象。按国际标准,人口年龄在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的年龄

11、起点计算,则超过7%以上就叫人口老化,按6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的年龄起点计算,则超过10%以上叫人口老化,就叫属于老年型人口的地区或国家。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楚雄州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328831人,占总人口12.25%;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28169人,占总人口8.5%。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以及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0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比重上升了1.5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014岁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为474124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下降了5.46个百分点。同人口类型划分标准进行比较如下:静态人口类型划分标准014岁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老少

12、比(%)年龄中位数(岁)国际划分标准年轻型40岁以上4以下15以下20以下成年型30404715302030老年型30以下7以上30以上30以上楚雄州人口年龄类型指标2000年“五普”23.126.9229.9530.132010年“六普”17.668.5048.1235.78从上表4个指标对比看出,楚雄州人口类型划分的4个指标都完全达到国际规定标准。因此足以说明楚雄州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完全达到老年型人口标准。(六)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显著增加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楚雄州6周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4109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229921人;具

13、有初中文化程度的89698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1126830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463人上升为5257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6315人上升为856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6161人上升为33417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46757人下降为41981人。全州普查实际登记的15周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为94297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09849人,文盲率由7.8%下降为3.51%,下降了4.29个百分点。(七)城镇人口显著增加,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通常情况下是

14、用城镇人口数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来衡量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楚雄州城镇人口为859473人,占总人口32.02%,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342841人,增长11.7个百分点。分县市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的是楚雄市56.4%,其次是禄丰县35.28%,其余各县都较低,一般在30%以下,最低是的大姚县18.76%、南华县21.18%、武定县21.48%。楚雄州城镇化的速度自8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较快,但同全国、全省比较仍有较大差距(见下表),其原因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且不平衡,另外,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劳动者素质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历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对比表1949年1964年

15、“二普”1982年“三普”1990年“四普”2000年“五普”2010年“六普”全国10.618.4020.5826.2336.0949.68云南4.8612.2512.9614.9123.3635.20楚雄6.167.1712.9013.3120.3232.02二、楚雄州人口老龄化成因人口年龄结构是由出生、死亡和迁移决定的,在不考虑迁移的情况下,就由出生和死亡来决定。在一些报刊杂志中,常常看到这种观点,由于出生率、死亡率的下降,期望寿命的延长,人口的年龄结构日益老化。这样表述人口老龄化的成因是否正确?是否科学?人口期望寿命的延长是否使人口老龄化了?对这个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专门作了研究。国外的研究揭示,生育率下降总是使年龄结构老龄化,死亡率下降对人口年龄结构有两个相反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总死亡水平的下降首先使低龄人口(特别是婴儿)死亡率下降,导致低龄人口存活率提高,相当于出生人数增多,从而使人口年轻化;另一方面,死亡率下降也必然要反映在成年人口和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