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59004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第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1.新石器时代,听起来很遥远,大约从一万多年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下列对新石器时代认识正确的是( )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由全盛到衰落的一个历史阶段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A. B. C. D. 2.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或方法被发明,直接促进了相对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下列对私有制的出现认

2、识正确的是( )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个体劳动的出现是私有制产生的标志私有制出现是剥削社会产生的前提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分化的决定因素A. B. C. D. 3.有人认为奴隶社会存在着最残酷的剥削制度,所以奴隶社会的建立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判定一种社会形态是否是历史的进步,关键在于( )A. 把握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 B. 把握阶级剥削的残酷性C. 把握国家等专制机关的完善程度 D. 把握统治阶级人数的多少4.伴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奴隶社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社会形态在战国时代步入了封建社会。下列关于封建社会表述正确的是( )地主阶级完全占有土地和劳动者 农民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成果

3、收取地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开始出现A. B. C. D. 5.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英国的“圈地运动”( )打破了封建土地制度对生产力的制约使资本主义发展获得大量廉价劳动力消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存在的根源激发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A. B. C. D.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和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是社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引发的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 表明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A. B. C. D. 7.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社会的变革寄托于一种理想,或者寄托于资产阶级良心的发现,注定其必然要失败。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弊端是( )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 反对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没有认识资本主义阶级剥削本质 认为资本主义不会被代替A. B. C. D. 8.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

5、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表明( )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与无产阶级斗争相结合 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模式 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发展具有永恒的价值 世界各国要主动打破科学社会主义的制约A. B. C. D. 9.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 )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鼓舞了

6、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A. B. C. D. 10.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 )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性质已经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武装夺取政权、城市包围农村的正确革命道路A. B. C. D. 11.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7、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过渡时期 “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 B. C. D.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什么初心?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续向哪里前进?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说法正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决定性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

8、正确道路A B. C. D. 13.国际形势处于 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不确定因素、不可预见性风险挑战更加复杂严峻;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种矛盾叠加出现,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要牢牢坚持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这里的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是指( )A.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党的基本路线 D.四项基本原则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列选项能证明上述论断的是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

9、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A. B. C. D. 15.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中一句:“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A.在深圳、珠海等地搞特区试点 B.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把南海开辟为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6.张大爷住成都近郊,以务农为生,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我国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17.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的标志( )A.18

10、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C.1984年召开的党十二届三中全会 D.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18.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由367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世界经济2.9%的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这充分证明( )改变当代中国命运的政治前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 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A. B. C. D. 19.习近平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

11、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也必不能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这启示我们(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完成时,没有进行时勇立潮头,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幸福线、人民的生命线A. B. C. D. 20.“一人千古、千古一人”是写给邓小平的一幅挽联。“一人千古”表达了邓小平同志的哀思,“千古一人”是说邓小平同志成就大业,功勋志伟,下列能够印证这挽联对邓小平同志的评价的是( )领导我们党制定社

12、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A. B. C. D.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不包括(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毛泽东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22.中国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这是一条通往复兴梦想的人间正道,这启示我们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更好满足群众

13、愿望 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立足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 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A. B. C. D.23.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判断( )意味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是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的标志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A. B. C. D.24.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

14、盾的新变化( )A.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B.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C.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D.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25.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实现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确立自身的执政地位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突出组织建设的重要地位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伟大工程A. B. C. D. 26.毛泽东对中国留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是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下列能证明上述论断的是( )青年兴国家兴,青年强而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知的 青年人是时代的弄潮儿、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