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及答案重点.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589670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及答案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及答案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及答案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及答案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及答案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及答案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及答案重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当代作家专题 中国当代作家专题期末作业 中国当代作家专题期末作业 1、寻根文学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立足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土壤, 发扬我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因素, 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 的思想感情和理想价值,努力创造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2、 寻根文学的代表作有哪些? 贾平凹的腊月正月、郑义的远村老井阿城的棋王 、韩少功的爸爸爸 、 女女女 、郑万隆的异乡异闻 、王安忆的小鲍庄 、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等。 3、 寻根文学”兴起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 文学本身的刺激:当时反思文学由对“文革”的政治批判到对十七年越演越烈的极“左”思 潮的反思,进而把矛头指向造成这场大劫难的群众基础

2、,以及它背后的封建文化积淀,由政治反 思走向文化反思;与此同时,改革文学在揭示改革的深层阻力时,触及到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 引导人们深入思考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机制, 二者殊途同归, 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进一步深化的 结果,都引起了文学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回顾,所以, “寻根”文学作为一种自然的延续,成 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和创作现象。 4、 寻根文学”兴起的外在原因是什么? “ 在世界文化既相互融合又彼此独立的趋势下, 各个民族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中国在现代化 第 几 页 共 几页 中国当代作家专题的路上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势必到民族文化中去寻找支撑点。再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 马尔克斯的

3、百年孤独 、以略萨为代表的拉美结构主义小说的轰动,给中国文坛以极大的震惊, 使得处于以欧美大陆为中心的 20 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中而倍感自卑的中国文学看到了希望,同时 也暗示出文学的出路。 5、王一生形象的文化意蕴是什么? 第一、王一生这一形象是独特的,作品写了王一生生活内容的两方面下棋和吃饭。 “下棋” 和“吃饭”作为王一生的生存中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极,前者代表王一生对人生境界的不息的追 求,后者代表对人的基本生存的维护。 第二、王一生对对这两件事的痴迷和体味,却又有着明显的道家风范。 第三、 作者王一生身上概括出民族精神最深刻的现实关系, 在现代意义上重新阐释老庄关于 “不为物役” ,在一种

4、充分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中获得对现实的社会人生的超越,并与永恒、 无限的自然宇宙合为一体的审美人格。 6、阿城的棋王艺术特点是什么? (1) 、作者将主人公令人叹息的遭遇都平淡道来,不作任何渲染与呼喊,行文造句,力 避繁冗,一切出之以简洁质朴。 (2 ) 、不避“俗” ,写人的俗像、俗态。 (3) 、语言精炼,用字“拙、俗、苦” ,尤其是其中一些形容词和动词用得尤为独特。 (4) 、小说结构缺乏鲜明的结构形式痕迹,信手拈来的“闲笔” ,构成了阿城小说中特有 的氛围和境界。 7、 棋王表现的寻根意识主要表现是什么? 棋王 围绕棋和吃的故事展开,主人公在“棋”上表现出的是他的为人之道: “通达”的

5、人生 态度,这正是道家文化的核心所在。 “吃”表现出的是人物的生存之道,是受佛道思想的影响。 从王一生吃的故事, 棋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庄禅哲学的肯定与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 8、 什么是“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就是在这一现代主义思潮下,在中国产生的一类文学现象。它把注意力全部放 在现实主义遗弃掉的、不屑一顾的“实存”的另一层面的真实上。他们一门心事地专注于庸常。 9、新写实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哪些?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有: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场 ,池莉的烦恼人生不 谈爱情太阳出世 、方方的风景桃花灿烂 、刘恒的狗日的粮食 、叶兆言的艳歌 等。 10、 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点是什么? “

6、 第一、 多书写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 关注艰难困苦或无所适从的生活 环境。 第二、 “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完全淡化价值立场。 11、如何理解烦恼人生中人物形象的意义? 从烦恼人生的第一个细节开始,主人公印家厚在每一个挫折后面,接踵而来的就是各种 方式的化解和排遣, 他在淡泊和达观中为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不屈不挠的追求, 屡战屡败又屡败 屡战,他所有的幻想都是非常世俗化的需求,他虽然饱经风霜,却没有被平庸、卑微所压倒,而 是表现出顽强的生命韧性。 12、如何理解池莉小说“小市民”性? 池莉坦率地承认自己与小市民精神的血缘联系, 紧密追踪市民生活的演变和发

7、展, 关心那些 出身卑微的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浮沉悲欢。 池莉的小说在十几年间, 始终保持着这种世俗化的姿 态,不唱高调,不去畅想海阔天空,也不作无病呻吟的文字,而是精心地细腻地表现惨淡人生的 酸甜苦辣,展示“小市民”的真实生活,并以此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 13、如何理解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池莉 90 年代的小说中开始有了越来越浓郁的女性意识,她试图通过笔下的女性形象,去颠 覆男性中心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小说是你以为你是谁在云破处惊世之作小姐, 你早生活秀等一系列作品中,池莉都用了类似的手段先塑造一个在世俗眼里极成功的 、 男人形象,然后再塑造一个女性,去取代他们的权力,金钱和智慧

8、。这是池莉彻底否定男权神话 的创作意图,也是其他女作家不具备的勇气与气度。 14、池莉创作的局限性是什么? 池莉的作品有明显的局限性:池莉贬斥知识分子,贬斥文人。作为一个作家,轻视和排斥知 识分子,轻视和放弃思想的力量,会使作品缺少深刻的灵魂拷问,缺少情感的力度和震撼力,缺 少激起人们追寻生存意义和提升审美理想的强大动力, 也缺少对于阻碍社会和人性发展的问题的 严肃思考和批判。 15、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四个阶段是什么?第一阶段:以“雯雯系列小说”为代表,主要表现个人少女时代的经验和感受。主要作品: 雨,沙沙沙 69 届初中生 (长篇)等。 第二阶段: 以流逝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创作。 第三阶段: 这

9、一阶段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寻根”作品为代表 主要作品有: 小鲍庄 大刘庄 ; 后期以“性题材”作品为代表,主要作品有: 小城之恋 荒山之恋 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 第四阶段(1990 年以后) 以精神探索和艺术创新为主要特点。 叔叔的故事是王安忆封 笔后重新出山的第一部作品。 其他主要作品还有纪实与虚构乌托邦诗篇和长恨歌 等。 16、王安忆初期创作的特点是什么? 王安忆初期的创作特点: 她更多地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中去汲取素材, 而并不善于描绘层次复 杂的生活画面,而喜欢用一颗纯真无邪的童心去窥视人生,捕捉纯情少女的片断情绪,表现对生 活美的感受。语言清丽、优雅,流淌着诗一般的韵味,由此确

10、立起她清新、朴素、优美的风格。 但少女的心胸和“自我抒发”的笔法,也给作品带来一定的局限,使作品的天地显得狭小,人物 形象也略显单薄。 17、 小鲍庄的文化意蕴是什么? 小鲍庄 小鲍庄给读者呈现的是一部双重变奏曲,她把自己对捞渣的敬慕与遗憾,对拾来的钦佩和同情,对鲍仁文的赏识与惋惜交织在一起进行描写。作家无意以自己的主观去说服读者,只是 尽力将小鲍庄的风貌完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使小鲍庄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 传统文 化的活力与惰性在此得以交融,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在此得以显现。 透过小鲍庄让人们去 审视我们民族的历史,进一步认识我们民族的现实,这正是作家创作小鲍庄这部双重变奏曲

11、 的意图所在。 18、 小鲍庄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小鲍庄 是什么 一、 作家将审美思维的重心由题材的开掘转向对生活审美对象的探索和艺术形象审美悟性 的表现, 使小说对生活的扫描更接近生活的自然形态, 她只是客观地描写了小鲍庄中一群有着强 烈的群体意识而无个体意识的人的人生世相, 作家没有任何主观的评价, 而把领悟的空间留给读 者。 二、 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作家挖掘的正是人满为患在特定社会关系中表现 出的美与丑、崇高与卑劣、悲剧性与喜剧性。 19、 小鲍庄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小鲍庄 小说的结构一直被人所称道,作品由两个引子,两个尾声和 40 个小段组成。作家把它们切 割成若干块

12、,让它包容五户人家的生活史,错综交织,在共时态中齐头并进,汇成小鲍庄的生活 史,奏出一只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江淮农村风土人情的交响曲。 20、 小城之恋的艺术突破性在哪些方面?(1) 这篇小说的出现,是文学题材的一个突破,当文学作品将人的情欲仅仅作为进行社会 批判和道德判断的点缀品描写时, 王安忆将人的情欲从沉重的躯壳中剥离出来, 作为一个完整的、 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审视。(2)作家以细腻而准确的艺术感觉力与奇特的想象力,为人们描绘了一场生命内部、生命 与生命之间迸发的本能的抗争与搏斗, 同时也在一派庸俗、 猥琐甚至丑陋中挖掘出深刻的人性内 容。 (3)王安忆在小说里第一次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展露

13、了对于性表达的自由观念。 21、王安忆 80 年代中后期创作的特点是什么?力求主观情感和故事情节的淡化,小说人物、生活场景和叙述语言的俗化,作品结构的松散 化。这种淡化、俗化、松散化的结合是作品内涵的深化。同时,她的艺术风格也由优雅、清丽转 向淡朴、深厚,逐渐形成了冷峻、神秘、深刻、朦胧的艺术风格。 22、 叔叔的故事的叙事策略是什么? 叔叔的故事中清楚地回响着两种声音:叔叔和我,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话语力量。叔叔 的叙述试图从每一次受难中抽象出崇高的意义, 而我的叙述则是在每一个神话背后还原出形而下 的细节。作家没有叙述什么新的故事,她有意不在叙述故事上标新立异,而只是通过“重述”而 改写了

14、20 世纪 80 年代最基本的叙事格式,实现了对男权理想主义和男性话语的双重颠覆。 23、 叔叔的故事叙事手法是什么?叔叔的故事与其他先锋小说一样,在叙述手法上主要用“复调”的手法打破传统小说的 单一叙述形式,多种不同的叙述视角故意造成矛盾,从而“解构”叙述的真实性。 24、张洁早期创作风格特征是什么? 以从森林来的孩子有一个青年爱,是不能忘记的为代表的早期创作表现出来的倾向,与当时席卷文坛的“伤痕文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大多数作家更多地在反省过去的时 候,张洁则更多地在展望未来;当大多数作家更多的在清算历史的丑恶时,她则更多的在讴歌理 想的美好; 当大多数作家更多的在进行社会批判时, 她则

15、更多地在进行新人的描绘。 她也写伤痕, 但只是把“伤痕”作为作品不可缺少的历史背景,并没有在其中展示那些鲜血淋淋的残景,而是 把创作的注意力放在美好心灵的刻画上, 她前期作品中的主人公, 无论处于怎样恶劣危险的环境, 都是一个在人格上独立、自信、不断走向完美境界的人物。这种独特的艺术追求,加上她那对普 通人心理的细腻感觉,那种娟秀清丽的抒情文笔,使张洁的作品充满新鲜迷人的魅力,呈现出明 快开朗的艺术风格和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所以我们说前期的张洁是一个浓重的理想主义者。 25、 如何看待爱,是不能忘记的的艺术创新? 第一,独特的叙述方式。 虽然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但从中心情节看它却一篇客观小说,而不是主观小说。主角是母 亲,视角属于女儿,这就带上了一种露骨的文化挑战性。 第二,小说对于叙述视角的特殊选择,使小说对事件展示成为一种间接的展示,从而使得 情节的串联上带有几分推理的色彩。 第三、语言抒情优美。 26、 方舟的文本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方舟是一篇愤世嫉俗的作品,它带着沉重的压迫感和压抑感冲进文坛,小说描写了三 个在生活上受到挫折的知识女性, 以及她们在事业中的艰辛与无奈, 以此来探讨妇女彻底解放的 问题。 它的积极意义在于: 作家站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