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开放的语文课堂.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587642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开放的语文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什么是开放的语文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什么是开放的语文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什么是开放的语文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什么是开放的语文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开放的语文课堂.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开放的语文课堂古人常云“文以载道”,由此可见,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学中,注重构建开放式的语文课堂,寻找语文与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使语文教学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水乳交融,让课堂精彩飞扬!一、在个性化的阅读学习中体验。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它主张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预设的答案强加给学生。传统的教学习惯于由教师深挖细究教材中的诸多德育因素,然后用很多成人的道德标准要求学

2、生,这些条条纲纲硬生生地把学生的个性给套住了。没有在体验中内化的思想道德往往是被动、肤浅而表而的。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就是强调要情由文生,避免牵强附会。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显得自然,更能被接受,更会出奇制胜。我主要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进行体验。比如,在新课程第四册的瀑布这一课中,我通过多媒体播放瀑布的画面,介绍神州第一瀑黄果树大瀑布、闻名内外的庐山瀑布等,配乐朗读有关瀑布的诗,把学生带入瀑布的奇异世界中,老师没有过多地说教,学生早已被眼前的美景所深深吸引,在说观后感受这一环节

3、中,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发出赞叹之声,有的想亲临构建开放语文课堂课堂精彩飞扬其境一饱眼福,还有的想建造一个瀑布公园等等,可见对祖国壮丽山河热爱之情的种子已悄悄在心中播下。二、在结合法的开展应用中渗透。所谓的结合法即校内外结合、课内外结合、学科间结合。“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而如何将小学语文教学不局限在课堂里,构建一个开放的课堂呢?这就需要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外部进行合理的结合。采用结合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德育的渗透。如:在第五册的集市和超市这

4、一单元的语文天地中要求学生写一篇记一次购物经历的作文,于是,我就布置学生自己亲自去校外的商场或菜市场买一次东西,回来把购物经历、见闻说给老师、同学听。在全班汇报中,有的学生讲到这么一件事:在菜市场向一位阿姨买菜,付钱时由于自己粗心,多付了十元,阿姨赶紧叫住他,把那十元还给了他。我想这正是关于诚信的一个典型事例。于是,我请大家谈听完感受。有的说阿姨是好人,有的说自己也会这样做等。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最终要落到现实日常生活中,通过把校外的真实见闻引入到课堂中,在讨论谈话中悄然渗透,既有助于学习又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又如诗歌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歌词,因此,我运用学科间结合的方法,将其与艺术课有机结合

5、,与学生一同尽情歌唱,用歌声唱出美好幸福的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在自主性的实践活动中启迪。 卡连柯曾指出:“在学生思想和行为之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要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因此,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上,而要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参加各种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启迪。如教学北师大版第五册画里少了什么这一课时,先请学生讨论:“为什么课文里的同学画的海洋世界只有大鱼?”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白原来是因

6、为同学们合作之前没有先分工清楚就只顾自己画的原因,结果画的都一样。再通过引导我班各个小组自主合作画海洋世界这个活动,使大家知道合作之前要先分工,要互相配合的道理。四、在拓展式的教学过程中升华。 “拓展式”教学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刨新意识,提高思维水平和创造能力。它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知识拓展迁移。“拓展式”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有效方式。如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海洋世界这一课中,我课前布置学生去集有关海洋世界的各种知识,在课堂上举行“海洋知识知多少”的比赛活动。有的学生就收集到一份海洋现状情况调查结果,资料显示由于海洋污染造成渔场外迁、鱼群死亡、赤潮泛滥、有些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等,在这位学生介绍这份资料时,我注意到许多学生都全神贯注在倾听,脸上显出了焦虑的神情。通过拓展教学,学生认识到保护海洋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这样精心构建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大语文”的广阔天地,使思想道德教育不再是空口说教,让学生获得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让我们的课堂精彩飞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