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578714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今日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今日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今日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今日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今日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今日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今日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今日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 故里在河北 究竟在何处?白朴拒绝入仕,但死后却被元朝封了官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虽然原籍是山西,出生在汴京,但少年和青壮年时代都是在真定(今正定)度过的。他和父亲白华不仅落籍真定,而且他和父亲的遗骨,就安葬在真定府灵寿县一座名叫凤凰墩的山坡上。既然落籍真定,那白朴家在何处?是否有后世在真定传承?随父亲落籍真定(今正定)白朴祖籍隩州(今山西省河曲县),出生在河南汴京。据元好问作善人白公墓表载,白朴伯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三年进土,官岐山令;白朴之父白华,其家有产,金宣宗贞祐三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终右司郎中、轻骑都尉、南阳郡伯;叔父为一代诗僧。白氏三兄弟在文学上皆有建树,

2、当时人称“科第联飞光白傅”。白朴出身于这样显赫的家庭,本应走一条优游读书、博取功名的坦途。然而,在他五岁那年,蒙古军队南下,围攻金朝的南京汴梁,金哀宗出奔归德与蔡州,白朴的父亲白华留家人于汴京,只身随哀宗渡河北上。战争中,白朴“仓皇失母”,幸好居留汴京的白华好友元好问收留了他和他的姐姐。白朴的父亲白华于金朝灭亡后无奈投降南宋,做均州提鲁。不久又随南宋均州守将投降元朝。蒙古太宗九年(1237年),白华来到真定。当时汉人世侯史天泽为真定、大名、河间、济南、东平五路万户,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他有效地保护了真定一方,发展生产,使之免遭战乱摧残,成为兵乱之中的一块绿洲。加之史天泽保护文化,爱护人才,收抚金朝

3、遗老遗少,因此许多流寓失所的文士都前往归附。同年秋,元好问路经真定,遂将白朴姐弟送归白华,使失散数年的父子得以团聚。从此,白朴随父亲白华落籍真定。安徽六安白氏宗谱中,记载白华、白朴在真定居住,死后则归葬灵寿拒绝做官离开真定遍游河山正是史天泽治理真定期间,金朝的许多遗老遗少、名人贤士北迁真定,带来了金朝都城的“故都遗风”,成为东西南北杂剧流传之地,为元杂剧兴起准备了条件。而史天泽礼贤下士,对元杂剧钟爱,并亲自填词作曲,对元曲的繁荣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史天泽非常喜爱白朴的才华,且在史天泽挽留之下,白朴的恩人兼恩师元好问也落籍真定获鹿县。闲暇时创作一些散曲,成为元曲早期启蒙者之一。年少的白朴与真定

4、的同学少年如李文尉、侯克中、戴善甫等一起留恋于滹沱河两岸和真定辉煌的古建筑中,也游走于民间演出的戏剧场所。成年之后,白朴游历元大都,结识了关汉卿等人,从此便和杂剧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由此开始投入杂剧创作,表现出杰出的才气。白朴在真定娶妻生子,成家立业。1261年四月,元世祖命各路举荐人才。当时已经成为中书左丞相的史天泽亲自向忽必烈推荐36岁的白朴入朝为官。但才华横溢的白朴,却作出了出乎父亲和史天泽等人意料的决定,他谢绝了史天泽的举荐,明确表示不愿入仕。这年秋天,白朴告别父亲和妻儿,孑身南游,以此表示他永绝仕宦的决心。白朴41岁时,回到真定。又有人建议他去朝中做官,又被他谢绝了。此后,再度南下,

5、后来,因为他的父亲和他原配夫人去世,他也曾回到真定老家。但1306年以后,他的行踪就无从寻觅了。白朴从11岁到51岁的40年间主要都生活在真定,其间虽多次北上元大都,南下江淮,游历各地,但真定是白朴的家,这里有他的父亲、继母、姐、弟。即使他晚年寓居金陵以后,也深切怀念真定。白华父子既然落籍真定,家在何处?是否有后世在真定传承?笔者作了调查。留居真定滹阳故里多年研究白氏家谱的河南省社科联主席胡世厚,发现了安徽六安市苏埠镇白家庵白朴后裔收藏的白氏宗谱。白氏宗谱明确记载白华“隐居真定,既卜筑滹阳”。这说明,白华投奔史天泽,临时寓居真定城里,而后经过勘域占卜,筑第与滹沱河之阳,而滹沱河北岸,地域广阔,

6、白华居住何处?史籍和白氏家谱,都没有明确记载。据白氏宗谱,白家庵的白氏,都是白朴及其子白镛的后裔。白华有四子。长子名忱,“总统二年真定路宣抚使张文谦荐其才,堪从政。”元世祖忽必烈“敕授承事,即同知本路琛州事”。白氏宗谱所刊印的此处“琛州”,实为“深州”之误。蒙古汗国直到元朝真定路,没有“琛州”,只有“深州”。白氏宗谱载,白朴是白华次子。白华的三子,“名恪,字敬甫,小字常山”。显然是为了纪念寓居真定而使用真定一个古名。按照白朴生平推算,他这位三弟白恪,应出生在真定(古常山),是白朴同父异母所生。白恪“至元二年(1265)太匀参领中书省事,刘秉忠征辟录用,累官至宣授朝列大夫、太常礼仪院同签,掌大礼

7、乐祭,享宗庙社稷,封赠谥号之事。”从白氏宗谱记载看,白华长子白忱及其子孙,可能留居真定滹阳故里。而三子白恪在元朝为京官,可能寓居元大都。后人可能流亡南下除白镛为官江南,落籍金陵外,白朴的其他子女可能居住滹阳。因此,白氏后裔,应该在真定留下遗踪。为此,笔者对真定一带白氏进行了调查访问。正定县城南关有白氏家族。但经考证,该家族是回族。查考正定县志卫所校尉记载:该白氏家族是明代真定卫的校尉军官世家。原籍元上都,始祖白玉,世代作为真定卫的都指挥使,落籍真定。这个回族白氏应该与白华、白朴父子,没有承袭关系。在正定城东诸福屯村,有白氏家族,乃大姓。诸福屯正好位于滹沱河之阳。且这个大村子,是明代太子太保兵部

8、尚书梁梦龙梁阁老家墓地和梁氏家族后裔聚居地。相传,梁氏迁居诸福屯前,有白家花园,据说白氏家族的历史远比梁氏家族要久远。经访问,该村姓白家族,有遗老称是白华、白朴家族后人。但该村白氏家族也有人自称是明代移民后裔。因此,诸福屯白氏家族,究竟是不是白华、白朴、白忱的后裔,尚需进一步考证。也有人说,诸福屯白氏家族与正定城内白氏本属一族,原本都是回民。那么,白氏后人今何在?元末明初经历了多次残酷战争,人口流失,而且白氏家族,有多人为元朝官员,其家族流亡南下,也是可能的。住在真定葬在灵寿安徽六安白氏宗谱记载,白朴父亲白华卒后“葬真定府灵寿县凤凰墩朱骆村东南五里之茔。”白朴病逝后,按照他的遗愿,遗骨从金陵归

9、“葬真定朱骆村之茔,圹有石蟾”。千里之外的白氏宗谱记载的白华、白朴兄弟生平都非常详实,因此,关于白华父子安葬的灵寿县凤凰墩朱骆村,绝非杜撰,应是元代一个非常真实的地名。为考证白华、白朴归葬之地,笔者在灵寿县委、县文物局配合下,到灵寿城西北寻找朱骆村白华、白朴的坟茔。灵寿有七个朱骆(谐“乐”)村,苗朱乐、杨朱乐、甄朱乐、白朱乐等。都以姓氏命名。其中有白朱乐村,村中绝大多数村民都姓白。但当笔者提出“这里是否有白氏家谱,是否知道白氏祖宗白华、白朴的坟茔”等问题。村民都很茫然。村委主任白庆发听村里老辈子人说过,白家祖宗与白朴有关。笔者查勘朱乐村地形,为山前丘陵区。在村东北确曾有一座高大的墩台,俗称“大

10、墩”,为古代烽燧遗址。如今这里建了一座大墩宾馆。附近还有一座烽火墩,是否与凤凰墩有关?有待进一步考证。至于白家庵白氏宗谱记载形似蟾蜍的石蟾,因年代久远而难以寻觅。就在准备放弃询问回县城路上,一位放羊人告诉笔者,听祖辈说过,这里有“凤凰山戏金蟾”的传说故事。白朱乐村退休教师白红占说,白朱乐白氏家族祖坟有两大片,一片是明代洪洞县移民白氏祖坟,而另一处则是更久远的墓地。那么,白华、白朴归葬的朱乐村凤凰墩,是否就是这里,或许可能。白朱乐白氏家族是否与白华家族有承袭关系呢?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战乱,人口流徙。如今也真的难以说得清了。白华父子本来定居真定滹沱河北岸的滹阳,而为什么要埋葬在几十里外的灵寿县朱骆村?这其中固然有讲风水的缘由,是否还有其他因素?白华生于1196年,属龙。他把墓地选在凤凰墩,应有“龙凤呈祥”的用意。而且久经战乱兵燹伤害,也希望自己家族墓地远离名城大邑,选择安静僻静之所。文并图/梁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