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切割残余应力控制技术

上传人:I*** 文档编号:543577038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光切割残余应力控制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激光切割残余应力控制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激光切割残余应力控制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激光切割残余应力控制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激光切割残余应力控制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光切割残余应力控制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光切割残余应力控制技术(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智创新数智创新数智创新数智创新 变革未来变革未来变革未来变革未来激光切割残余应力控制技术1.激光切割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形成机理1.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影响1.工件材料特性与激光切割残余应力的关系1.热处理工艺的残余应力控制效果1.辅助气体与激光切割残余应力的相互作用1.激光切削边缘形状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1.多次激光扫描对残余应力演变的调控1.数值模拟在激光切割残余应力控制中的应用Contents Page目录页 激光切割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形成机理激光切割残余激光切割残余应应力控制技力控制技术术激光切割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形成机理激光束热输入的影响-激光束功率:功率越大,热输入越大

2、,产生残余应力的可能性越高。-激光束模式:不同模式的激光束(如高斯、均匀、圆顶)对材料的加热方式不同,导致残余应力分布的差异。-切割速度:速度较低时,热输入较多,残余应力增加。材料性质的影响-材料热膨胀系数:膨胀系数越大,材料加热时变形越大,残余应力也越大。-材料强度:强度较高的材料不易变形,残余应力较小。-材料热导率:导热率较高时,热量可以快速扩散,减小残余应力。激光切割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形成机理切割工艺参数的影响-辅助气体:辅助气体(如氮气、氧气)的种类和流量影响材料的冷却速度,从而影响残余应力的变化。-切割间隙:间隙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材料的变形和残余应力。-焦距:焦距过大或过小会改变热输入

3、和材料变形,进而影响残余应力分布。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的影响-预热:预热可以减小材料的热梯度,降低残余应力。-退火:退火处理可以消除或降低材料中的残余应力。-整形:整形工艺(如弯曲、冲压)可以改变材料的应力状态和残余应力。激光切割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形成机理辅助措施-夹具设计:合理的夹具设计可以限制材料变形,减小残余应力。-冷却措施:冷却措施(如喷水、风冷)可以快速冷却材料,降低残余应力。-层叠切割:分层切割可以减小单层切割的热输入,从而降低残余应力。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影响激光切割残余激光切割残余应应力控制技力控制技术术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影响激光功率对残余应力

4、影响:1.激光功率增加,热输入量增大,材料表面的相变层厚度增加,导致残余应力增大。2.高激光功率下,材料熔池流态较好,有利于残余应力的释放和降低。3.对于不同材料,存在一个最佳激光功率范围,可有效控制残余应力。扫描速度对残余应力影响:1.扫描速度增加,热输入量减小,相变层厚度减薄,残余应力减小。2.高扫描速度下,材料冷却速度快,残余应力释放不充分,容易产生较大的拉伸应力。工件材料特性与激光切割残余应力的关系激光切割残余激光切割残余应应力控制技力控制技术术工件材料特性与激光切割残余应力的关系工件材料特性与激光切割残余应力的关系:1.材料屈服强度:高屈服强度材料在激光切割过程中不易产生塑性变形,残

5、余应力较小。2.材料硬度:硬度高的材料切削阻力大,热影响区小,残余应力较低。3.材料热膨胀系数:热膨胀系数大的材料在冷却过程中收缩应力较大,残余应力较高。材料厚度与激光切割残余应力的关系:1.材料厚度:厚度增加,切割过程中热输入增加,残余应力也随之增加。2.冷却速度:厚度增加,冷却速度减缓,残余应力增加。3.热影响区:厚度增加,热影响区扩大,残余应力范围增大。工件材料特性与激光切割残余应力的关系激光功率与激光切割残余应力的关系:1.激光功率:功率越高,热输入越大,残余应力越高。2.切割速度:功率增加,切割速度减小,单位时间内热输入增加,残余应力增大。3.材料熔化深度:功率增加,熔化深度增加,残

6、余应力向纵深方向分布。切割参数与激光切割残余应力的关系:1.切割速度:速度低,热输入增加,残余应力增大。2.辅助气体:适当的辅助气体可以冷却材料,减小残余应力。3.聚焦位置:聚焦位置偏移,热影响区变化,残余应力分布改变。工件材料特性与激光切割残余应力的关系热处理与激光切割残余应力的关系:1.退火:退火处理可以消除或减小残余应力,提高工件尺寸稳定性。2.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改变材料组织,可以改善残余应力分布。3.时效处理:时效处理可以稳定材料组织,降低残余应力。激光切割与其他工艺残余应力的对比:1.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残余应力通常低于激光切割,但精度和效率较低。2.电火花加工:电火花加工残余应力高于

7、激光切割,但可以实现复杂形状加工。热处理工艺的残余应力控制效果激光切割残余激光切割残余应应力控制技力控制技术术热处理工艺的残余应力控制效果热处理工艺的残余应力控制效果*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降低激光切割残余应力,因为高温加热和缓慢冷却的过程可以使材料发生相变和晶体结构的变化,消除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应力。*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程度不同,例如退火、正火、回火等工艺都有各自的最佳工艺参数,需要根据材料特性和切割工况进行具体选择。*热处理工艺的残余应力控制效果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冷却速率、材料厚度和尺寸等因素有关,需要综合考虑工艺参数和材料特性进行优化。淬火及回火工艺*淬火及回火工艺是一种常

8、见的热处理工艺,通过淬火快速冷却和回火缓冷的过程,可以有效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淬火过程中的快速冷却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而回火过程中的缓冷可以消除或降低残余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和综合性能。*淬火及回火工艺的残余应力控制效果与淬火介质、回火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密切相关,需要根据材料和切割工况进行详细的工艺试验和优化。热处理工艺的残余应力控制效果*预热及后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降低激光切割残余应力,通过预热提高材料温度减少切割过程中的热梯度,降低冷应变和相变诱发应力。*后热处理工艺可以促进材料应力松弛,降低残余应力,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和切口质量。*预热及后热处理工艺的残余应力控制效果与预热温度

9、、后热温度和保持时间等工艺参数有关,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特性和切割工况进行优化。局部热处理工艺*局部热处理工艺通过对激光切割区域进行局部加热或冷却,可以有效降低局部残余应力,改善切口质量和材料性能。*局部热处理工艺包括局部加热、局部冷却和局部退火等工艺,可以根据材料特性和切割工况选择合适的工艺和参数。*局部热处理工艺的残余应力控制效果与局部加热或冷却区域、温度梯度和冷却速率等工艺参数有关,需要进行详细的工艺试验和优化。预热及后热处理热处理工艺的残余应力控制效果振动辅助热处理工艺*振动辅助热处理工艺通过在热处理过程中施加振动,可以有效降低残余应力,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振动可以促进材料内部原子和晶格

10、的重新排列,降低残余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振动辅助热处理工艺的残余应力控制效果与振动频率、振幅和持续时间等工艺参数有关,需要根据材料特性和切割工况进行优化。超声辅助热处理工艺*超声辅助热处理工艺通过在热处理过程中施加超声波,可以有效降低残余应力,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超声波可以产生空化效应,促进材料内部缺陷的弥合和应力松弛,降低残余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多次激光扫描对残余应力演变的调控激光切割残余激光切割残余应应力控制技力控制技术术多次激光扫描对残余应力演变的调控主题名称:多次激光扫描在残余应力调控中的作用1.多次激光扫描通过多次热循环和材料变形,可以显著降低残余应力

11、。2.激光扫描次数和扫描路径优化可以调整残余应力分布,降低应力集中和改善材料性能。3.多次激光扫描可以通过诱导相变和晶粒细化来改变材料微观结构,从而影响残余应力的演变。主题名称:激光扫描参数对残余应力调控的影响1.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等参数可以影响激光与材料的热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残余应力分布。2.优化激光扫描参数可以实现高精度和可控的残余应力调控,满足不同材料和应用需求。3.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可以深入理解激光扫描参数对残余应力调控的机制。多次激光扫描对残余应力演变的调控主题名称:激光扫描与其他工艺结合的残余应力控制1.激光扫描与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技术相结合,可以产生协同

12、效应,进一步降低残余应力。2.多种工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调控材料的多尺度结构和力学性能,改善残余应力分布。3.不同工艺参数的协同优化,可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和高精度的大规模残余应力调控。主题名称:残余应力在线监测和控制1.在线残余应力监测技术,可以实时跟踪激光扫描过程中材料的应力变化。2.监测数据与模型反馈控制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激光扫描参数的动态调整,优化残余应力分布。3.在线监测和控制技术,将提高激光切割工艺的自动化程度和残余应力控制精度。多次激光扫描对残余应力演变的调控主题名称:激光切割残余应力调控的前沿和趋势1.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在激光切割残余应力调控中得到应用,实现个性化和定制化控制。2.激光与超声波、等离子体等技术的协同作用,拓展了激光切割残余应力控制的可能性。3.多物理场耦合建模和实验验证,将进一步加深对激光切割残余应力演变机制的理解,促进工艺优化。主题名称:激光切割残余应力调控在工业应用中的展望1.激光切割残余应力调控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优化残余应力分布,可以提高材料和结构的疲劳寿命、耐腐蚀性和其他力学性能。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