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576802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目标:1.会读本课的5个生字和儿化音,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等词语,理解词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和小胖墩儿这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4.通过想象,写第二次摔跤的片段,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小嘎子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2.学习通过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板块:课前游戏师:同学们,见到你们我真高兴,课前我们玩个游戏,好吗?来,游戏叫“我说你做”,我说“推”,你们就边说边演(我推我推我推推

2、推会不会,来,试一下,推哇,真聪明,一点就通。游戏正式开始咯,看大屏幕,看谁反应最快,准备“拉”(我拉我拉我拉拉拉)真了不起,不仅会看还会演呢?继续,拽,咦,老师有一点不明白,这个“拽”跟“拉”一样吗?(用力的拉,快速的拉才是拽)对了,同学们,用力的拉,快速的拉才是“拽”,来,再来试一试,拽,拉,拽,真棒,一下子就将拽和拉区分开来了。下一个,顶,同学们,我看演顶时,有的同学是(做耸肩的动作),有的是用头顶,有的是(做双手举起)的顶,看来,这“顶”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最后一个咯,扳,它读什么(扳)真好,什么是扳,什么是扳呢?我看刚才这个同学正在(做扳手腕的动作)用手扳呢, 还可以怎么扳,胡老师找

3、个同学合作一下,你来,同学们,看,(做扳身子的动作)胡老师现在正使劲地干什么(扳同学的身子),对了,这也是扳。 刚才的游戏开心吗?(开心)胡老师也很开心,因为我的合作伙伴是一群聪明的孩子,你们眼会看,耳会听,我对我对我们这节课的合作充满了信心,你们有信心吗?(有)来上课板块一:检查课前预习一、检查动词“推拉拽顶”,揭题1、刚才这么字跟我们玩了一会游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我们边读边想,你来,(它们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哇,你真会观察,一下子就发现了它们的规律。现在呀,这些动词觉得刚才的游戏不过瘾,还想跟我们再来一回。瞧,它们来了,手拉手组合在一起蹦蹦跳跳地跑来了,还认识他们吗?你来读,你读你

4、读(推拉拽顶,扳不动)诶,这么多动作聚在一起出现的话,会是一副怎样的场景呢?(摔跤)对了,摔跤,(板书)读了课文,你知道我们要学习的是谁和谁在摔跤呢?(小嘎子和胖墩儿)来,胡老师写板书的时候,你们亲切的跟他们打打招呼吧。小嘎子,你叫,你叫,你来叫,来一起读,哇,读得真好听。胖墩儿呢,你叫,你叫,儿化音也读得真标准(边说边摇头)2、课文中这样的儿话音还有很多,它们一起跑出来,你还能叫得准吗?(课件出示)小胖墩儿 单褂儿 虎势儿 一点儿 牛劲儿自己先去试一试,来,我们男同学读一个,女同学读一个,起,嗯,读得真不错。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边说边板书)来,一起读课题。3、

5、同学们,这篇课文是我们第七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来,昨天预习课文了,谁来汇报一下这组课文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呢?你来说,(我知道这个单元的学习任务是:1、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2体会作家描写的方法3、在习作中运用)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单元导读提示)你可真厉害,一下子就明确了本组课文的学习要求,同学们,你们和他找的一样吗?来自己轻轻的读一读吧。二、检查课文预习师: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个学习要求,走进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这篇课文。第一,感受人物形象,同学们,读了课文,小嘎子和胖墩儿分别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形象呢?(汇报交流,适时板书) 小嘎子:机智 勇敢 有心计 胖墩儿:自信 结实 有心计 沉着(哇,真会

6、概括,胡老师把它写下来)(你说的这个跟 是同类的,老师就不写了,找到其它方面的特点,我再写到黑板上)板块二:自主阅读,自学互学师:看来你们的自学能力可真强,(边说边摇头,表示称赞)下面的学习胡老师对你们就更有信心了。那么,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个人物的呢,让我们赶紧打开语文书132页,根据课中学习单的提示,到课文中找找句子,圈圈关键词,还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感受。板块三: 感受人物,走进内心(一) 比喻+动词 师:哇,你们学得真认真,有什么收获吗?来,分享一下 语段一: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1)小

7、嘎子这蹦来蹦去,他到底想干嘛?你猜猜,(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看来他真是一个有心计的孩子。同学们,一个蹦来蹦去的动作就能写出人物的特点,真是妙哉!(2)体会比喻+动词的妙用 可是为什么不直接写,而要在前面加一个猴儿似的呢?来,让我们读一读体会一下,你说,你说 这里运用了一种什么写法?(比喻) 是呀,这里用我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在动词前面加上比喻,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可以让人物的特点更形象生动。像这里猴儿似的蹦来蹦去,就表现了嘎子有心计、灵活的特点。 朗读句子。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看看这幅画面能不能在你的脑海浮现出来。师:课文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呢,有表现了它们的什么特点呢? 我们

8、一起将它用( )标出来。 谁来交流一下,你找出来的句子,你来,你来,看看这几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出示: 公鸡鹐架似的 (读不好)这个音确实很难读,谁来当老师教教大家。你来,你来,一起来。理解:公鸡鹐架 ( 谁来帮助他 斗鸡 对了)(读好)你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分别用来形容什么情景的吗? 走马灯(不停地转来转去的灯)理解了词语我们再来读一读相信会读得更好。你还知道有哪些这样的词语?出示图片(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母鸡下蛋似的,赶鸭子上架似的,狗急跳墙似的,蜗牛似的,斗败的公鸡似的)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

9、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一起。你们知道得可真多呀,真是一群会学习的孩子!再看,会读吗?想不想也来写一写。师:是啊,这些句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运用了比喻+动作的写法。一个比喻,几个简单的动作,就把嘎子和胖墩儿摔跤时的动作过程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出来,(3)迁移运用小嘎子看自己总是赢不了,就像 ( ),张了嘴就咬。 胖墩儿膀大腰粗,叉起小嘎子,小嘎子立马跟( )似的,转了起来。过渡:其实,动作的运用是这个片段的一大特色,让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吧。语段二: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这里有哪几个动词?读着这几个动词,小胖墩儿给你什么印象?是啊,他确实是一个

10、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来,读一读。其实,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讲的蹲马步,武术中的一个基本动作。看看这两个句子: 1、小胖墩儿是个摔跤惯手,蹲着马步,不露一点儿破绽。 2、小胖墩儿是一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哪句好?为什么?是呀,几个动词连用把小胖墩儿坚实、沉着的特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来,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其实课文中描写动作的词语还有很多,相信你们一定把它们都圈出来。你圈的和我一样吗?对对看,读了这些词,你脑海中又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小嘎子,怎样的小胖墩。5.总结同学们,这个片段仅仅只有三百七十来字,就足足用了26个表示动词,而

11、且没有一个是重复使用的。正是徐光耀爷爷对人物动作的细致描写,才让嘎子和胖墩儿形象跃然纸上。看来,比喻+动词和动词连用这两个法宝实实在在的,让人物特点更加具体,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了!板块四:读写迁移,丰富人物形象师:通过品读词句,我们对小嘎子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凭你现在的了解,小嘎子摔跤输了,而且输得个仰面朝天的,他会就这样服输吗?他会怎么样? 欲知后事如何 ,请您阅读小说小兵张嘎实际上徐光耀爷爷不仅在小兵张嘎这篇小说里描写摔跤的情景,还有很多关于他们的有趣故事,例如“堵烟囱”“烧炮楼”等,都特别精彩。 希望爱读书的你课后走进这本小说,更全面的去了解嘎子这个人物;爱写作的你,运用今天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段,突出人物的特点。板书设计22 人物描写一组比赛摔跤小嘎子 胖墩儿 有心计 力气大 连用动作 更具体 机灵 沉着 比喻+动作 更生动 好胜 有心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