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二中七年级上册语文中考.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571701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明二中七年级上册语文中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阳明二中七年级上册语文中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阳明二中七年级上册语文中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阳明二中七年级上册语文中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阳明二中七年级上册语文中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明二中七年级上册语文中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明二中七年级上册语文中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秋季七年级(上)语文中考试卷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 )黑,她的手是那么粗co( ),她的眼睛是那么黯( )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chng( )憬,又仿佛在等候。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用横线划出,再把正确的写在下面格子里(4分)人情事故 趾高气扬 销声匿迹为富不人 言简意赅 渐露头角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只有细细品尝,才能品出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涵的真谛。(1

2、)生命是酒 (2)生命是咖啡 (3)生命是茶A. (2)(3)(1) B. (1)(2)(3) C. (3)(2)(1) D. (3)(1)(2)5、古诗文默写(8分) ,却话巴山夜雨时。 海内存知己, 。 学而不思则罔, 。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广州百姓喜迎各国嘉宾,可以用论语中的一句话表达这种喜悦: 6、假设你和一位同学发生了矛盾,你想与他和好,可他又不理解,你将会如何对他说? ( )(2分)A、就算我不对,求求你原谅我吧!B、这件事我们都有错,你不要太欺负人!C、不要再为过去了的事生气,我理解你,你也要理解我,让我们再做好朋友。D、当初的事全是我的错,你还不满意吗?7、名著阅读(6分

3、) 西游记作者是_,他是_代的小说家。(2分) 西游记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2分)人物: 理由: 西游记中有很多精彩情节,请简要概述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_(2分)二、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论语六则,回答下列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4、(1)不亦说乎( ) (2)学而不厌( )(3)人不知而不愠( )(4)默而识之( )2、翻译下列句子(2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_ _3、本文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2分)4、出自于论语六则中的成语有:_、_、_、_。(4分)三、现代文阅读(22分)(一)阅读课文风筝选段,回答问题(13分)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

5、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

6、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1、风筝的作者是 ,是现代的 家、 家、 家。(2分)2、第段写弟弟喜欢风筝时,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2分) 3、选段所叙述的“风筝事件”。选段写“我”少年时 ;选段写“我”中年时 (4分)4、第段提到“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什么?(2分) 5、第段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

7、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美丽的谎言,回答下列问题(9分)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

8、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5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

9、,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惟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

10、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1、结合第段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有些谎言是美好的?(2分) 2、第段中“我”为什么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2分) 3、用原文回答“我”为什么能在美国独自忍受陌生和孤独?(2分) 4、老师说谎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15字以内)(3分)四、作文(40分)题目:令我_的一件事要求: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一个词,如高兴、激动、懊悔、难过、感动文章中要有心理描写,表达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1. yu 糙 n 憧(4分) 2、世、趾、仁、崭(2分) 3、和睦、周济(2分)

11、4、D (3分) 5、何当共剪西窗烛杨花愁杀渡江人天涯若比邻思而不学则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14分) 6 .C (2分) 7. 略(8分)二、阅读(55分)(一)8. C (2分)9. 一起 幸而,恰巧 接纳,接受 于是(4分)10、(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起先这所以犹豫不决,正是考虑到了这种情况。(4分)11、幸尚宽,后贼追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4分) 12、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2分)13、略(2分)(二)14、鲁迅 文

12、学 思想 革命(4分) 15、动作、神态描写(4分) 16、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 “我”中年时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无限懊悔,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4分)17、“我”粗暴地折断弟弟精心制作的风筝,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3分) 18、1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我”认识到粗暴折断小兄弟的风筝是一种精神虐杀,沉痛、悔恨、自责、内疚织成的悲哀压在我的心头,因而我无法轻松。(2分) 19、略(2分)(三)20、因为这些谎言是尊重、关爱、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3分) 21、因为“我”是一个穷学生,被别人瞧不起。(3分) 22、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并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3分) 23、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3分) 24、老师说,所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