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2022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改编——课内外词语比较分析试题解析宝鉴 (教师版).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571518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12022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改编——课内外词语比较分析试题解析宝鉴 (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012022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改编——课内外词语比较分析试题解析宝鉴 (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012022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改编——课内外词语比较分析试题解析宝鉴 (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题012022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改编——课内外词语比较分析试题解析宝鉴 (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题012022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改编——课内外词语比较分析试题解析宝鉴 (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12022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改编——课内外词语比较分析试题解析宝鉴 (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12022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改编——课内外词语比较分析试题解析宝鉴 (教师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题01 2022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改编(教师版)课内外词语比较分析试题(2022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武侯曰:“善。”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

2、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晋

3、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 (节选自说苑贵德)1. (2022全国乙卷)下列对文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A“饥者则食之”与“食野之苹”(短歌行)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B.“而汤放之”与“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放”字含义相同。C.“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D“公悲之”与“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悲”字含义不同。【答案】A【解析】A项不同,前者读s为“让吃”的意思,后者读sh,为“吃”

4、的意思;B项均为“放逐,流放”之意。C项不同,前者为否定副词“不”,后者为动词“倒下”;D项不同,前者为形容词为动用法,“为悲伤”,后者为形容词,悲伤,悲苦。2(2022全国乙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时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A.“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与“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两句中的“浮”字含义相同。B“中流”与“以入砥柱之中流”(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两句中的“中流”含义相同。C“吴起对曰”与“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韩非子初见秦)两句中的“对”字含义不同。D“在德不在险”与“其险也如此”(蜀道难)两句中的“险”字含义不同。【答案】A【解析】A项,前者是动词“

5、乘船”的意思,后者是“漂浮”的意思; B项,意义相同,都是“河流中央”的意思;C项,前者是“回答、对答”的意思,后者是“应对”的意思。D项,前者是名词“险要的地形”的意思,后者是“艰险”的意思。3(2022全国乙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时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A.“顾谓吴起曰”与“忍顾鹊桥归路”(鹊桥仙)两句中的“顾”字含义相同。B.“夏桀之居”与“居则曰,不吾知也”(侍坐)两句中的“居”字含义相同。C.“德义不修”与“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修”字含义不同,D.“美哉乎河山之固也”与“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答案】B【

6、解析】B项,前者是“居住的地方,后者是“平素家居”的意思。A项,两个“顾”都是“回头看”的意思; C项,前者是“学习、锻炼和培养等”的意思,后者是“修订”的意思; D项,前者是“险固”的意思,后者是“顽固”的意思。4. (2022全国乙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时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A.“将之养之”与“最难将息”(声声慢)两句中的“将”字含义不同。B.“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与“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两句中的“逮”字含义不同。C.“守国之本也”与“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本”字含义相同。D.“是夺民时也”与“舅夺母志”(陈情表)两句中的“夺”字含义相同。

7、【答案】D【解析】D项,前者是“失去”的意思,后者是“强行改变”的意思;A项,前者是“抚养”的意思,后者是“调养”的意思; B项,前者是“达到”的意思,后者是“等到”的意思;C项,都是“根本”的意思。5(2022全国乙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时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A.“若君不信德”与“若入前为寿”(鸿门宴)两句中的“若”字含义不同。B“咸刈厥敌”与“咸来问讯”(桃花源记)两句中的“咸”字含义相同。C“臣闻爱其人者”与“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两句中的“爱”字含义相同。D“武王克殷”与“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克”字含义不同。【答案】C【解析】C

8、项,前者是动词“喜爱”的意思,后者是动词“吝惜”的意思;A项,前者是假设连词“如果”的意思,后者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意思;B项,两者都是副词“全”的意思;D项,前者是动词“攻克”的意思,后者是能愿动词“能够”的意思。 6. (2022全国乙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时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A.“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与“所以游目骋怀”(兰亭集序)两句中的“所以”含义相同。B.“在予一人”与“举以予人”(六国论)两句中的“予”字含义不同。C“咸刈厥敌”与“思厥先祖父”(六国论)两句中的“厥”含义相同。D.“臣闻之”与“谨拜表以闻”(陈情表)两句中的“闻”字含义不同。【答案】A

9、【解析】A项,前者是“的原因”,后者表目的或方式,“用来”;B项,前者通“余”,作代词“我”讲,后者是“给”的意思; C项,都是代词“其”;D项,前者是“听到”的意思,后者是“使听到”的意思。7(2022全国乙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时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A.“惟仁是亲”与“是心足以王矣”(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是”字含义不同。B.“无罪者活之”与“某知罪矣”(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罪”字含义相同。C.“景公游于寿宫”与“秦时与臣游”(鸿门宴)两句中的“游”字含义相同。D.“百姓有过”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过”字含义不同。【答案】C【解析】C项

10、,前者是动词“游览”的意思,后者是动词“交好”的意思;A项,前者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后者是代词“这”的意思; B项,都是“罪过”的意思; D项,前者是“过错”的意思,后者是“责怪”的意思。8(2022全国乙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时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A.“无罪者活之”中的“活”是“使活下来”的意思,与“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中的“活”字含义不同。B.“田其田”中的第一个“田”为动词,与“莲叶何田田”(江南)中的“田”字含义不同。C.“睹长年负薪”中的“负”是“背”的意思,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句中的“负”字含义相同。D.“乐贤而哀不肖”中的“

11、不肖”是名词“无才德之人”,与“臣等不肖,请辞去”(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不肖”含义不同。【答案】A【解析】A项,“活”字含义相同,都是“使活下来” 的意思;B项,前者是动词“耕作”的意思,后者是形容词“茂盛”的意思; B项,都是“背着”的意思; D项,前者是“无才德之人”的意思,后者是动词“无才德”的意思。一般来说,词性(即用法)不同,意义也不同。9(2022全国乙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时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A.“晋平公春筑台”中的“公”是爵位名,与“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史记陈涉世家)中的“公”字含义不同。 B“鳏寡有室”与“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

12、惠王上)中的“寡”字含义不同。C.“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中“者”是音节助词,与“昔者庄周梦为蝴蝶”(庄子齐物论)中的“者”的用法不同。D“乃罢台役”中的“罢”是停止的意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罢”字含义不同。【答案】C【解析】C项,“古者”“昔者”中的“者”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作音节助词,表停顿,不翻译。A项,前者是爵位名,公侯伯子男五爵之一,后者是第二人称代词,上对下的尊称。B项,前者是“老而无夫之人”,后者是“寡德”的意思,“寡人”是“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D项,前者是“停止”的意思,后者是“贬低排斥”的意思。10(2022全国乙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时

13、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A.“靡使有余”与“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中的“余”字含义不同。B.“以其仁而有德也”与“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中的“以”字含义不同。C.“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中的“老”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中的第二个“老”字含义相同。D.“论而供秩焉”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中的“焉”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答案】D【解析】D项,前者是句末语气词,后者是疑问代词“哪里”;A项,前者是“残余”的意思,后者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B项,前者是连词“因为”的意思,后者是介词“用”的意思;C项,都是“老人”的意思。11(2

14、022全国乙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时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A.“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与“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之于”含义相同。B.“饥者则食之”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两句中的“者”字含义相同。C.“寒者则衣之”与“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衣”字含义和用法相同。D.“育之长之”与“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两句中的“长”字含义不同。【答案】C【解析】C项,前者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之有衣服穿,后者是名词的一般动用,穿丝帛做的衣服;A项,二者含义是“对于”,两个句子的结构特征完全一样,其用法和意义

15、也是相同的。B项,“者”作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D项,前者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长大;后者是形容词,年长,相比之下年纪大。12(2022全国乙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时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A.“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与“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两句中的“下”字含义相同。B.“美哉乎河山之固也”与“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少年中国说)两句中的“哉”字含义相同。C.“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密州出猎)两句中的“左”字含义不同。D.“而禹灭之”中的“禹”指的是“大禹”,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作为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后人称为夏禹。【答案】A【解析】A项,前者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往下走;后者是方位名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