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当代思考.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571442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的当代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企业文化的当代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企业文化的当代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企业文化的当代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企业文化的当代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的当代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的当代思考.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文化的当代思考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人说高新科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有人说企业制度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在新的世纪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它总是反映着时代的精神;企业文化建设是动态的建设,它总是紧跟着时代的步伐。2004年,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被中国企业文化联合会评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单位”,是全国惟一入选“十佳”的房地产企业。把握时代的脉搏,回顾广州市城

2、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历程,引发了我们对当代企业文化的思考。和谐社会企业文化的价值目标关于企业文化的界定,国内外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有人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做过统计,共有180多种,几乎每一个管理学家和企业文化学家都有自己的定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企业文化2004年5月第4版认为:“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当然,这也不是最后的定义。但是,尽管对企业文化下的定义有种种的不同,而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是把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它在一系列

3、价值中如何进行价值选择。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企业的惟一目的就是利润、回报,就是利润最大化、投资回报最大化。但现在已有很多人开始反思,作为企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除了利润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利润就像氧气一样,没有不行,而且要充分足够,但只注意呼吸,那就没有生命的意义。不是说利润不重要,更不是说不追求利润,世界上没有不想盈利的企业,重要的是,在价值选择中,如何进行价值排序。正确的价值排序,是企业生存和生命的本质。如果企业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它最终将失去竞争力。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有高有低,有其不同的层次性,有的以利润为最高目标,甚至是惟一目标。但有的企业把价值目标不局限在赚取最大利润上

4、,而是一种确定的理念,使自己的工作具有超出赚钱的更高的价值。纵观国内外常盛不衰的企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再以追求利润为惟一目标,而有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只有主动融入到社会未来发展的潮流之中,顺应这个时代的脉搏,才能使企业获得新的生命力。在新世纪、新阶段,企业如何将其社会定位做一个根本的调整,是最重要的问题。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和党与国家的奋斗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是与人民的共同理想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人民安居乐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对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公平公正的社会、融洽友善的社会、稳定有序的社会。中共广东省委提出要建设“和谐广东”,广州要建成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都市。在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企业文化首要的价值取向、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价值目标。作为房地产龙头企业的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始终恪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统一”的原则,牢固树立“企业来自社会,回报于社会,得益和发展于社会”的思想。“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这说明居住状况是小康社会与和谐

6、社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顺应潮流,建设符合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生活条件的住宅,满足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社会各层次人们的居住要求,就成为房地产开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房地产行业的一项历史使命。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21年的开发历程与城市人居模式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对人居模式的选择和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广东、建设广州“两个适宜”的现代化大都市而作出自己的贡献。这集中体现在“后小康”城市人居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之中。作为“后小康”人居模式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我们认为,“后小康”人居模式不仅仅是一种居住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其核

7、心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回归,营造和引导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共同发展的生活方式。住宅与社会生活之间将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的关系。既重视用现代科学技术,把整个城市建成一个大园林,协调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的共生、共存、共享、共乐、共雅的和谐关系。同时重视将现代生活的诸多要素进行充分的整合,使居住、工作、购物、休闲等形成和谐的链条,构成一个完善、便利、现代化的生活空间。既追求优美的生态环境,又建设完善的生活环境,更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生态社区绿色建筑”的房地产开发理念和运作模式,致力于“后小康”人居模式的实践探索。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

8、核心企业文化的意义在于,它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态和发展,使企业组织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组织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个人职业生涯与企业总体目标的真正融合,使人们在工作中体会生命的意义,使员工个体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使企业整体得到可持续发展。要创造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平台,使企业的发展符合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致力于人的企业文化,才能锻造强大的企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也是企业文化的核

9、心。企业文化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把人看做是最宝贵的,以人作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把满足人们的需要作为企业发展的目的。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一切依靠于人、重视人、尊重人、相信人、发展人。“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一种价值观,必然要对人、财、物,对个人价值和共同价值,对社会价值和利润价值、用户价值和生产价值等一系列价值序列进行排序和选择。那么,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应该怎样做呢?第一,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与技术、自然资源、资本等物的因素相比,人这个因素最活跃、最重要、最根本。卓越的企业总是把人放在首位,物是第二位的。“以人为本”不是不要物,而是通过

10、物的发展来实现人的发展。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四个尊重”,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把能否给员工提供一个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能否给人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作为衡量企业优劣的根本标准。集团实施“发挥老年人的智慧、中年人的经验、青年人的闯劲”的人才战略,营造“人才有用武之地,人人为企业发展不遗余力”的内部环境,积极培养、选拔和任用优秀的年轻人才,实施“791”工程,即每个经营班子都配备一个70年代出生、90年代大学毕业和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加快企业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进程

11、。同时,善待那些为企业作出贡献的老同志,用优厚的待遇鼓励他们退出领导岗位,为年轻干部提供锻炼机会,同时以担任顾问为形式继续发挥老同志的智慧,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队伍。第二,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人是社会的人。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人是城建人。他已不是孤立的自然的个体。诚然,企业的基础是个人,没有个人能力的发挥,企业就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也就不可能形成企业活力。但是,个人要融入集体,把个人的职业生涯计划与企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集团21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全体员工、是几代人团结合作、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结果。集团始终大力倡导集体主义价值观,倡导团队精神、团队文化。第三,社

12、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企业首先要向社会负责,为用户着想,负起社会责任,实行用户至上。这是“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外部关系的具体体现。为此,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市场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的全程营销体系。其内涵就是“服务营销”,体现的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境界。首先,增强全体员工服务营销的群体意识,形成一条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服务动作链条,在房地产售前、售中、售后的每一个环节都对顾客提供细心、贴心、舒心的服务。其次,强化居住人文理念,融合开发项目所在地的地域文化,以特色鲜明的文化打造社会灵魂。注重现代居住区的亲情化要求,努力营造一个具有本土特色的、

13、富含人情味的社区文化氛围。如集团建设的“岭南花园”突出了“粤韵风华”的岭南文化特色;“江南新苑”突出了“学府别苑”的文化底蕴;“逸泉山庄”突出了“山水人居”的生态理念;“南沙滨海花园”突出了“滨海度假”的生活模式。再者,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以积极的态度处理投诉问题,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组建“城建会”,架起企业与业主沟通的桥梁。还有,开展以“三项承诺、四项服务”为内容的“天长地久”工程,不仅为客户服务,而且维护客户的权益,把服务向维权进一步延伸。诚信企业文化的根基企业要做到最优秀、最有竞争力,就必须在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而企业伦理、企业信用、企业荣誉是企业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如果一个企业一开始就

14、是以圈钱为其核心价值观,把消费者的利益抛到一边,那么,这个企业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惟有诚信至上,企业才能常盛不衰。诚信,是企业文化的根基。“治业之道在于诚”。对于企业来说,诚信实则就是一种商誉,它是企业在经营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文化力。企业是否诚实地为顾客服务,是否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都关系到企业的精神和文化。把诚信作为一项“天长地久”的工程来悉心打造,把诚信提升到成就“百年老店”的战略高度来追求,为购房者营造一个放心的购房环境,让老百姓买得放心、住得安心、过得舒心,这是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一直在努力自觉实践的企业理念。房子作为一件昂贵的耐用消费品,很多人是用倾其一生的积蓄来购买的。

15、安居才能乐业,集团深明房子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于是,“诚信为本,顾客至上”,重信誉、守承诺,时刻把对消费者的诚信和关爱放在首位,实现“成就美好生活空间”的理想,便成了集团对消费者的一个承诺和对事业的一种追求。21年来,集团恪守“诚信”理念,坚持以质取胜,反对坑蒙欺诈和假冒伪劣,从未发生过“烂尾楼”、“迟交楼”等不良现象,也无虚假广告、侵权事件发生。集团还在广州房地产界开创了“交楼即交房产证”的先河,在全国率先启用“诚信售楼认证标志”,并推行“购房者与律师行签署委托合同制”,用持之以恒的“诚信服务”打造了“城建总”的金字招牌,构筑了“实力、诚信、卓越”的企业形象。如今,“诚信”已成为集团的一个象征和代名词,成为集团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最大的隐性资源,提起“城建总”,市场没有不信服其诚信度的,提起“放心房产”,市场也没有不联想到“城建总”产品的。针对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出现的“诚信危机”,集团把重建行业信誉作为国有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推出了“内省”、“外联”的一系列举措:在广州市首家向社会郑重推出以“三项承诺、四项服务”为内容的“天长地久”优质服务工程,内容包括实行“包退、包换、终身包修”三项承诺和开通24小时物业管理热线服务等四项服务。此项“诚信工程”不仅使集团赢得了市场、业界和政府的肯定和赞誉,而且为集团的营销工作提供了一个长久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