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种族歧视抬头的原因.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555365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种族歧视抬头的原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种族歧视抬头的原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种族歧视抬头的原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种族歧视抬头的原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种族歧视抬头的原因.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种族歧视抬头的原因【摘要】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国家成分和民族成分十分复杂,这也就促成了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本文对造成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种族歧视不良风气抬头的原因做了简要分析。【关键词】种族歧视 里根 “911”事件 众所周知,美国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有着强大的综合实力,也因此美国在国际社会上一直渴望扮演“救世主”的形象,宣扬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尊重人权等。然而事实上,美国内部的种族歧视一直受到各种理论与实践支持。17世纪,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美国土著印第安人及被从非洲贩卖来的奴隶生活苦不堪言;美国立国之初,1787年联邦宪

2、法中对于取消种族歧视只字未提;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于1862年发布了解放宣言,农奴制终于废除,然而经过内战和重建,黑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他们仍受到极其严重的种族歧视与迫害;直到20世纪50-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走向觉醒,出现了诸如1955年底蒙哥马利城黑人抵制公共汽车的运动以及1957年的小石城事件,更有我们熟知的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等,通过此阶段的运动,美国的种族歧视在法律上基本消除。但是,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种族歧视呈现抬头趋势,并愈演愈烈。这在无形之中给美利坚民族大融合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对此笔者认为,分析美国种族歧视不良风气抬头的原因应从多个角度考虑。一

3、、 种族优越论美国的种族歧视存在了几个世纪,白人的种族优越论是其根源。我们知道美国在被殖民时期主要的领导阶级是英、法等白人,这些西方殖民者一直保留着古代西方种族主义思想,甚至把它带到了美洲。“他们认为每一种肤色透视一种身体的、心志的与道德的水平。肤色浅的是物种进化到高级阶段的标志,是高级物种,高级物种生来具有创造高度文明的生物本能,而深色人种天性愚笨,只能成为被统治的对象。” 刘绍贤:欧美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4页。这里说的“他们”,就是英、法裔等白人,这也说明从历史上他们就一直存在种族优越论的思想,在他们心里白人就是优于其他种族,没有任何科学的理由,只是由于这种错误的思

4、想根深蒂固。虽然我们一再强调,二战后经过黑人民权运动的努力,在法律上种族歧视似乎消除了,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观念上由于种族优越论的劣根性,直到现在美国的种族歧视仍然存在,并且一旦有某种因素作为触发点就将不可收拾。“曾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1995年评论种族关系时说,美国白人必须理解并承认美国黑人痛苦的根源,它最初源于法律上的不平等待遇,而后则是事实上的不平等待遇。黑人们的确长久地生活在一种缺乏公正的法制体系中。对黑人的虐待包括私刑、捏造罪名、非法强行拘留,以及遭受警察暴虐等等。埃米特蒂尔和罗德尼金的悲剧,就是发生在这一进程中的两个血的见证。” 张世霞: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民族问题解析,中国

5、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民族学专业,2003年5月,第15页。在这段话中,克林顿坦承了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然而美国政府却无力改变这种现状,恐怕个人的良好愿望也只能是一个愿望。美国白人的这种错误思想不是谁能一两天就改变得了的,白人种族中心主义和盲目的种族自我崇拜,及产生的对其他种族不可一世的心理一天不根除,美国消除种族歧视的目标就依然任重而道远。二、 里根政府的政策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执政到1988年。他上台后,对黑人的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主要有削减预算、导致失业状况日益恶化的经济政策和对民权的态度。我们以削减预算为例,“由于去年预算削减计划60%的矛头是直接指向穷人的(今

6、年的预算削减率与去年基本相同),因此,黑人在这大削减中首当其冲,因为黑人在领取食品券的总人数中占35%,在接受免费治疗的总人数中占30%,在住公共住房的居民中占39%,在领取社会福利费的总人数中占40%。最使人感到担忧的是,里根的预算削减的矛头也指向黑人儿童,所以,现政府执行的政策是灭绝黑人种族的政策。在有关1983年度财政预算的一份报告中,首都华盛顿全国黑人儿童发展协会警告说:里根的政策最严重地影响黑人儿童。黑人儿童中有42%生活在贫困圈之中。这是一个既非黑人儿童自创的但又不能突破的贫困圈。这种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因为黑人比白人年轻得多。19岁或更年轻的黑人占黑人总人口的40%。黑人的平均年龄

7、是68岁,而白人的平均年龄是73岁。” 林佐森:里根政府对美国黑人的政策 ,世界民族,1983年第03期,第17-18页。 从以上例子来看,削减预算成为一种间接的种族主义对黑人的权利造成了无情的攻击。这使得更多的黑人失业、陷入贫困。取消种族主义、给予选举权利以及对学校予以免税地位等政策,在当时都被里根政府否定了。这么看来,种族歧视并不只是美国社会民间的一种观念遗留,在政界这种种族主义也一直存在。它为把黑人同白人互相对立并且在后备劳力队伍中把黑人置于特殊地位的各项政策提供了思想基础。可是,过去几十年来两党一致同意的对黑人的要求给予的一星半点的优惠,也被里根完全抛弃了。里根政府的行为恰恰反映了80

8、年代美国保守主义的复兴,事实上美国保守主义的复兴一直持续到冷战结束后,这也就一度引起美国民族关系的紧张。最直接的是里根政府的民族政策导致了各民族间贫富差距的加大,财富分配不均越来越明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在美国也十分严重。对此,我们只能说里根政府的民族政策是使美国种族歧视抬头的重要原因之一。三、“911”事件后美国种族歧视掀起新风潮2001年9月11日,一个让美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当地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19名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了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造成2974人死亡,24人下落不明。对于冷战结束后并不太平的世界来

9、说,“911”事件并没有改变世界,却一度影响了美国。美国建国历史较短,除了独立战争和内战基本没有在美国本土进行过大的战争,现代美国人习惯了安宁的生活,“911”的突然袭击无疑惊醒了安逸中的美国人。不得不说,“911”的爆发,再度给美国社会原本复杂的民族矛盾增添了又一大令人头痛不己的问题,即美国社会针对阿拉伯裔的歧视,以及由此又加剧的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歧视。“种族歧视在美国如同一个火药桶,一触即发,而911事件正好点燃了这个火药桶。随着世贸中心的倒塌,种族歧视在美国人心头重新加剧。原本敏感的种族问题再度敏感,种族歧视事件以及因此引起的仇恨犯罪大量地增加,特别是针对阿拉伯裔和穆斯林教徒,或者是貌似阿

10、拉伯裔民众的仇恨犯罪案件有明显上升之势。” 张世霞: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民族问题解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民族学专业,2003年5月,第20页。我们说“911”事件后掀起美国种族歧视的新风潮不是杜撰,是有史实依据的。“一项由美国民权委员会组织的对阿拉伯裔的民意调查显示,从2001年9月11日到10月11日仅一个月,32%的阿拉伯裔受到某种形式的种族歧视,20%的人说自911以后受到过基于种族因素的人身攻击,45%的阿拉伯裔学生和37%的阿拉伯人被当作歧视的靶子。2002年9月美国左格比国际公司和纽约州汉密尔顿学院共同进行的一项公众民意调查也显示,美国穆斯林因2001年911

11、事件面临很多困难,诸如辱骂、推操等一般性歧视事件比911前增加了大约两倍,大约60%的穆斯林亲身经历或目睹过公开骚扰、人身攻击、破坏财产等歧视行为,人们的感受在911前后截然不同。另据南亚联盟者明日杂志报道,在911发生后的仅一周内,就发生了645起仇恨性犯罪事件。” 张世霞: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民族问题解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民族学专业,2003年5月,第20页。除此之外,很多其他少数民族也遭到歧视。“2002年3月11日纽约时报报道,在911事件发生后的几个星期内,亚裔美国人尤其是巴基斯坦裔移民在美国国内遇袭的个案大幅度上升。另外有讽刺意味的是,有一个群体成了主要的歧

12、视靶子,即印度锡克教祖先是印度但不是伊斯兰教徒。因为男人围穆斯林头巾,而胡须像照片中本拉登的胡须。而且,拉丁美洲裔、菲律宾裔、日本裔,基本上除了白人之外的所有人都遭受袭击。弗吉尼亚州一位巴基斯坦裔出租车司机在等候客人时很快被一伙白人青年围追堵截;一位头戴穆斯林头巾的妇女在接女儿时被一群白人脸上吐满了唾沫;南亚裔的孩子在学校里也被同学辱骂说其父母是恐怖分子。” 张世霞: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民族问题解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民族学专业,2003年5月,第21页。对于以上种种,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当然“911”事件的确应该遭到谴责,然而把19个恐怖分子的错强加在普通阿拉伯裔美国人

13、身上公平吗?美国人总是难以理解为什么那些人那么恨他们,总标榜自己最民主、最平等,总想做世界的“救世主”,可是却不曾反省自己实际上在一次次干涉别国内政。“美国的外交政策一般是以征服和改造为主,具体的手段则主要是政治压力、经济封锁和文化渗透。当然,在征服和改造对象不肯接受美国的征服与改造的情况下,武力也会毫不犹豫地派上用场。这一点集中表现在美国对印第安人、拉丁美洲国家的征服和改造过程之中。而威胁论则是美国外交政策中冲突与战争的信号。纵观美国对外战争或冲突的历史,几乎每一次投入战争或冲突之前,“威胁论”总是成为美国对内对外舆论的主调。” 刘柯:种族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1期,第41页。从美国的外交政策看,“911”事件绝对不仅仅是美国人一厢情愿认为的文明间的冲突,如果说仅是文明间的冲突,为何单单只对准美国?可恨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美国真的该反思一下自己对外政策中的种种,不然的话“911”事件加剧的民族问题同其他社会问题纠缠在一起,仍然会困扰美国社会。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不会有下一个“911”出现。总之,美国作为世界的火车头,虽然综合实力超群,但国内民族问题尤其是种族歧视问题依然存在并将长期存在,并会因为种种原因不是呈现抬头态势。那么对美国而言,缓解这个问题最主要的是防止种族歧视的恶性发展和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