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千数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552064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千数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千数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千数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千数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千数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千数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千数教案 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千数教案 苏教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经历数整千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直观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的含义;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明确计数单位“万”所在的位置;会读、写整千数和一万。2. 探索并掌握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3. 体会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体育馆吗?在哪里见到的?你所见的体育馆有多大?能坐多少人?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去参观一个万人体育馆,想去看吗?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并告诉学生这座体育馆大约能坐一万人。

2、你想知道一万有多大,一万怎么写吗?(板书课题:认识整千数)二、师生合作,获得新知1. 感受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教师出示一个大正方体。谈话:你知道一个大正方体有几个小正方体吗?一个正方体表示一千。接着出示2个大正方体,提问:这是几千?让学生依次数下去,一千、二千、三千九千,当出现10个大正方体时,提问: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现在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2. 借助计数器教学读写整千数和一万。教师先在计数器的千位上拨出3粒珠,提问:千位上的3粒珠表示多少?谁能把这个数写出来?指出:3个一千是3000。让学生读一读。指名在计数器上拨出五千、九千,让学生说说有几个一千。提问:你们能写出

3、来吗?然后读一读。要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万,你会怎么拨珠?让学生来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3. 找朋友。教师把写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万、xx、3000、6000、8000、10000的卡片发给学生,请手中拿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万卡片的学生上台,再把自己的好朋友请上来,找好朋友后,其他学生把这些数读一读。4. 教学数位顺序表。谈话:刚才我们学会了整千数和一万的读法和写法,现在你能把下面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出来吗?填写完后在小组里交流,然后讨论: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四位是什么位?百位的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右边一位是什么位?在全班交流后齐读数位顺序表。三、实际应用,深化新知1. 做“想想做

4、做”第1题。先让学生明确直线上一格表示1000,再独立填写空格内的数,指名读一读。然后在小组里讨论:7000是接近1000还是接近10000?你是怎样想的?2. 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先读出横线上的数,再读一读图中的句子,感受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3. 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先读一读图中的句子,再写出横线上的数。4. 做“想想做做”第4题。指名口算60004000、xx3000,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其余题目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里校对计算结果,并任选一道题交流自己的算法。5. 做“想想做做”第5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交流从图中了解到信息,然后自己列式解答。6. 做“想想做

5、做”第6题。以小组为单位填表格,再交流。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分小组提一提,一人提出问题,大家解答。7. 做“想想做做”第7题。给学生创设情境,小明家和冬冬家都在少年宫同一边时,让两位学生表演一下,使学生明白两家在同一边时,求两家之间的路程用减法计算。两家分别在少年宫的两边时,再请两位学生表演一下,使学生明白两家分别在少年宫的两边时,求两家之间的路程用加法计算。四、总结延伸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跟同桌说说,再跟老师说说。你能用今天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正面、侧面和上面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1. 经历对物体的观察

6、、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指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同时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从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等不同方位所看到的物体形状。2. 辨认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初步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丰富对显示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在观察活动中,使学生感受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有根据地判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 在实践活动中,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一是,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教学

7、重难点重点: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辨别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难点: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对应图形。教学资源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初步体会到从物体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以及上面等笔筒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学会了辨认从不同角度看物体所得到的对应图形,并在观察过程中积累了观察物体的一些基本策略,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这些都为学生机一部学习观察物体作了知识、经验和策略上的准备。教师:4个小正方体1个长方体、挂图、小黑板。预习设计1. 读一读:古诗一首: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 指一指家中洗衣机、电视机、冰箱的正面、

8、侧面和上面。教学过程导 学 策 略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6分) 1. 学生根据照片说说是从哪个角度拍摄到的。指名学生回答。2. 说明:人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统称“侧面”。3. 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10分)1. 出示情景图。 学习菜单: (1)你能指出图书柜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吗?(2)观察比较:哪张照片是老师看到的?哪张照片是学生看到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小组讨论:如果要求你拍一张照片,要求能看到图书柜的四个面,你能拍出来吗?(4)打开书本P86,小组交流书本上的问题。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 (10分)1. 完成P87“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说说。举例

9、说明。2. 完成P87“想想做做”第2题。以4人为一小组进行活动,每个小组的桌上放一个长方体忽然一个正方体模型,让学生从不用的角度观察,然后互相交流,你是从哪个角度看的?可以看到这个模型的哪几个面?边说边指。3. 完成P87“想想做做”第3题。(1)出示一个表面有三种颜色的长方体(相对的面同色),走到教室的中央,分别请不同位置上的学生指一指:从你的角度看,这个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各是什么颜色?(2)指名口答。(3)启发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的正面和侧面可随着观察者的位置不同而不同;而生活中所见到的许多物体,如图书柜、洗衣机等,它们的正面和侧面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0、 (14分)1. 完成P87“想想做做”第4题。(1)让学生分别从正方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看,说说看到的是什么图形。(2)让学生先同桌交流,在指名汇报。2. 完成P87“想想做做”第5题。先摆一摆,再看一看,最后说一说。3. 课堂作业: 必做题:补充练习P69第1、2、3题。补充练习P69第4题。选做题:补充练习P69第5题。【板块一】 出示星光灿烂榜里学生的照片,(有正面的、有侧面的)让学生说说这些照片是从该学生的哪个位置拍摄的。2. 揭示课题:通过观察照片,我们可以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就会看到不同的形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物体”。【板块二】 1. 出示情景图,指名说说。2. 学

11、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学困生适当的指导。3. 启发学生说出:学生的个子比图书柜矮,最多只能看到图书柜的正面和侧面;而老师的个子比较高,最多能看到书柜的正面、侧面和上面。4. 得出结论: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板块三】 1. 指名说说洗衣机、冰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2. 小组合作,观察交流。 让学生感受到: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能看到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看到三个面。教师介绍:一般情况下画长方体的时候,只要画出长方体的三个面。感悟揭示:当一个物体没有明显标志的时候,通常把正对观察者的那个面称为正面。3. (1)出示一个表面有三种颜色的长方体(相对的面同色),走到教室的中央,分别请不同位置上的学生指一指:从你的角度看,这个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各是什么颜色?(2)教师追问:为什么你们说的上面的颜色都一样儿正面和侧面的却不一样呢?【板块四】1.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多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随时给予指点和帮扶。 2. 师生分析原因,及时反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一起分析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