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报告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548925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报告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遵义县山盆镇丁村煤矿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报告书遵义县山盆镇丁村煤矿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组2012 年 6 月 15 日项目名称:遵义县山盆镇丁村煤矿建设项目项目性质:整合项目地址:遵义县山盆镇设计规模:15 万吨/年 设计单位:江苏省第一工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遵义县山盆镇丁村煤矿 施工时间:2008年 10月至 2012年 3月 申请验收单位:遵义县山盆镇丁村煤矿 验收时间:2012年 6月 15至 6 月 15日遵义县山盆镇丁村煤矿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意见根据遵义县山盆镇丁村煤矿关于安全设施和安全条件竣工验 收的申请(贵思矿字2012?号),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遵义监 察分局

2、与遵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6月89日对遵义 县山盆镇丁村煤矿安全设施和条件进行了验收。验收组听取了丁村煤矿关于矿井安全设施建设情况的汇报,按 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 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1055-2008 ),结合遵义县山盆镇丁村 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安全专篇,对矿井竣工验收必备条件、开拓与开 采、矿井通风、瓦斯防治、粉尘防治、防灭火、防治水、电气系统 提升运输和空气压缩机、安全监控系统、矿山救护保健及安全管理 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条件进行了现场检查和验收。一、矿井概况(一)矿井灾害因素及安全开采条件1、井田地理位置、交通及气候丁村煤矿位于遵义县城北

3、西方向,属山盆镇管辖,行业管理属 贵州省遵义县工业经济局。矿区距遵义县约72 Km,距鸭溪电厂88 Km, 离210省道27 Km,距遵义火车站60Km,交通较为方便。地理坐标 东经 10641 31 10643 09,北纬 2753z 57 2755z 21, 交通方便。丁村煤矿属温带高原气候区,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 无酷暑,气候宜人。据有关气象资料记载:冬季有冰冻和降雪天气, 秋季有霜冻天气,每年57月为降雨季节,其中67月时有暴雨 和大暴雨出现。10年中,最高气温36.3C,年平均气温12.7C;年 降雨量1062.9mm,年平均1148.0mm;年蒸发量10001260mm;年平 均

4、相对湿度68-87%;年无霜期 270 天,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 较温和,四季分明。矿区至今未做过地震基本烈度鉴定,也没有地震资料记载。据 中国地震烈度参数区划图(GB18306 - 2001, 1 : 400万)该矿区 地震烈度为VI度。2、水文地质本矿区地形以中、高山为主,喀斯特地貌较发育,地形有利于 大气降水入渗,在九级滩地段风化作用强烈,在玉龙山段、长兴组 茅口组地层岩溶作用较发育,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岩石工程地质条 件较好,可采煤层的顶、底板稳定性较差,易出现顶板跨塌、片帮 底鼓、支架下陷等工程地质问题,故本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为不好。 并且由于石灰岩的强含水性,应防此岩溶水及管道裂隙

5、水对生产矿 井的危害,在开采过程中必须加强巷道顶、底、帮的支护管理及防 水工作,预防不良事故发生。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报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现矿 井正常涌水量约为10m3/h,最大涌水量为20m3/h。3、矿井瓦斯根据贵州省能源局近三年度对遵义县山盆镇丁村煤矿矿井瓦斯 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丁村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4、煤层自燃倾向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于2009年9月28日提交的C4煤 层检测报告,鉴定结论为:煤层自燃倾向性为III类,不易自燃。根 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于2004年6月22日提交的C2煤层检测 报告,鉴定结论为:煤层有二类自燃倾向性,属于自燃煤层。

6、本设 计按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进行设计。5、煤尘爆炸危险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于2004年6月22日提交的C2检 测报告,鉴定结论为:煤尘无爆炸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 室于 2009 年9 月 28 日提交的 C4 检测报告,鉴定结论为:煤尘无爆 炸性。6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贵 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 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 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遵义县划定为煤与瓦斯突 出矿区和突出危险矿区。丁村煤矿由于在+800m水平以上C2煤层不 可采,C4煤层在+800m水平以上做了煤与瓦斯突出鉴定,鉴定结果

7、 在+800m水平以上没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 能源发【2010】129号“关于对原遵义市煤炭局关于请求对遵义 县丁村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进行审批的报告的批 复”),+800m以下没有对煤层进行鉴定。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一采区按低瓦斯 矿井设计和管理。7、煤层赋存情况矿区 C2 煤层:黑色,细条带状结构,半亮型,一般不含夹矸, 少数含一层夹矸,位于含煤地层中部,上距长兴组地层底部 50-60m, 煤层可采0.78-0.98m,平均可采0.84m,结构简单。矿区C4煤层:黑色,细中条带状结构,半亮型,0.-1严于 律已支夹石,位于含煤地层底部,

8、上距C2煤层15-20m,下距茅口组 灰岩顶部12-18m,煤层可采厚度0.80-1.32m,平均可采1.20m。(二)矿井建设情况 遵义县山盆镇丁村煤矿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 2006204 号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遵义市汇川区等十二县(市、区)煤矿整 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进行整合技改, 2007 年 10 月丁村煤矿委 托盘江煤电(集团)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开采方案设计和 安全专篇设计;在 2007 年 12 月开采方案设计评审通过(黔煤规字 2007471 号关于对遵义县山盆镇丁村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 的批复),在2 0 0 8 年 7 月安全专篇评审通过(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

9、 遵义监察分局文件:黔煤安监尊安审字200869 号对遵义县山盆 镇丁村煤矿安全专篇的批复),于 2008 年 10 月底正式开工建设(遵 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遵县安监复【2008】71 号关于丁村煤矿 新井整合开工建设报告的批复),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于 2008 年 7 月 11 日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为: 5200000830579,有效期 8 年, 企业性质为私营,开采矿种为煤炭。矿区面积为3.4071km2,生产规 模为 150Kt/a。2010 年 3 月丁村煤矿委托江苏省第一工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对其进行变更,变更后的首采工作面为 10401,接替工作面为 10402。2012

10、 年 3 月 16 日通过了三级质量标准化验收,(遵县安办通 【2012】21号“关于遵义县山盆镇丁村煤矿达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 化三级的通知”确定丁村煤矿2012年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达 标);2012年3月31日遵义市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同意丁村煤矿备案开 展联合试运转。(三)矿井主要生产安全系统建设情况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井田设计划分为三采区开采。现有三个井 筒:主井筒、副斜井、回风斜井。矿井建设采掘工程设计为:1 个采 掘工作面和 2 个掘进工作面。1、采煤工作面:10401 回采工作面位于丁村煤矿矿区中部,标 高为:810-834m。工作面左部为采区切眼,右部为采区停采线,上 部为采区回风

11、巷,下部为采区运输巷。工作面切眼实见F2断层,切 眼施工过程中揭露二条落差为:0.4-0.5m的走向小断层。工作面走 向长220m,倾斜长90m,本工作面上覆C2煤层尚未开采(不可采), 层间距为 15-20m。采掘工作面及其装备:10401首采工作面布置在C4煤层中,采 用 MG100-TP 型割煤机配合单体液压支柱配金属铰接顶梁支护顶板, 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2、掘进工作面(1)104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位置在+811m标高开门,施工 10402采区运输巷道,该巷长度计划施工600m.施工后在施工切眼, 目前正在掘进施工中。(2)104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位置在+

12、834m标高开门,施工10402采区回风巷道,该巷长度计划施工500m。正在掘进施工中。掘进工作面:现有两个掘进工作面,分别为10402运输巷、10402 回风巷,全断面爆破一次成巷,工作面采用锚杆、锚网索联合支护 磧头配备有电煤钻、凿岩机、探水钻。10402运输巷已掘进21m,回 风巷已掘进24m。掘进面使用两台FBDNH.6/11 x 2型对旋局部通风 机压入式通风(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实现了 “三专两闭锁”和“双 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2、矿井通风通风设施:丁村煤矿有主斜井、副斜井和总回风斜井三个井筒 主斜井主要担负进风及煤炭运输、;副斜井主要担负进风及辅助提 矸、运送人员、管线铺设

13、任务;总回风斜井主要担负全矿井回风。通风设备:矿井主要通风机选用 FBCDZNO-14 型对旋式轴流通风 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 备用,风量1134-2526m3/min,风压 537-2029Pa,电机功率为45 x 2kwo试运转通风可靠。3 、安全监控系统丁村煤矿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安设KJ90NA监测监控系统一套,并 与遵义市、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联网。目前共设置5个分站, 其中:地面工业场地设1个分站,井下设4个分站,监测点数共44 个,其中监测模拟量30 个,开关量8个。监控分站为矿用本质安全 型,分站电源箱为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对矿井主要工作地点设置了 监测监控传感器。KJ90NA

14、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可同时对回采工作面 及其回风巷的瓦斯浓度、风速、一氧化碳、温度、设备开、停等进 行监控;对掘进工作面及其回风巷中的瓦斯、设备开、停等进行监 控;对主要通风机的负压、风速、风机开停、风门开停等进行监控 KJ90NA 系统监控主机 2 台和数据库服务器及图形工作站已配置到 位。中心站所需的录音电话、打印机、2KVA不间断电源配置到位,试运期间转运行正常;4、人员定位系统矿井安装一台KJ237型人员考勤定位管理系统,本系统与瓦斯监 测监控系统共享平台,通过增设KJ237-F型读卡分站和KJ237-D型动 态目标识别器,下井人员携带KJ237-K型人员标识卡即可实现矿井人 员跟综定位

15、及考勤管理。清楚掌握井下人员的位置及活动轨迹,为 安全生产调度及事故抢险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已经投入正常使用, 试运期间转运行正常。5、矿井防火系统矿井供水防尘水源,采用由地面+1398m标高处的蓄水池供给井 下生产用水和井下防尘洒水。蓄水池容积300 m3,从主井铺设108 防尘洒水主管,副斜井、1 0401运输巷、1 0401回风巷及1 0402运输 巷、10402回风巷等其它巷道中铺设防尘洒水支管。主、支管材质均 采用无缝钢管。喷雾洒水装置齐全。在主斜井、副斜井、回风井、 10401 上、下顺槽、10402 进回风巷均按要求设置隔爆水袋且试运转 运行正常。井下各产尘点、转载点设置有防尘喷雾

16、装置、净化水幕,采面 上下两巷按规定设置有隔爆水袋棚。井上、下均设置了消防材料库, 按规定配备了灭火器及灭火砂(箱)消防器材。6、防尘系统矿井供水防尘采用由地面蓄水池供给井下生产用水和井下防尘 洒水。主、支管材质均采用无缝钢管。喷雾洒水装置齐全。在主斜 井、副斜井、回风井、10401 上、下顺槽、10402 进回风巷均按要求 设置防尘水幕净化风流和隔爆水袋且试运转运行正常,井下掘进采 用湿式作业,作业人员配戴防尘口罩。在各转载点、卸载点设置了 喷雾洒水装置。风速合理,巷道粉尘定期清扫。7、压风系统采用两套 SA120A 型风冷式螺杆压缩机矿用固定式空压机 2 台,(一套工作,一套备用)该空压机额定排气量为21m3/min,额定排 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