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刻本 广东岭海一卷.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545790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6.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刻本 广东岭海一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清刻本 广东岭海一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清刻本 广东岭海一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清刻本 广东岭海一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清刻本 广东岭海一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刻本 广东岭海一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刻本 广东岭海一卷.doc(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刻本 广东岭海舆图一卷清代舆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为实施国家统一版图管理,统治者十分重视舆图及有典籍的制作与收藏。清统治者早在入关以前,即着手搜罗明朝舆图档册,后在康熙朝又延聘西方传教士运用西方经纬度法和投影法,在实测的基础上重新绘制了全国地图。历时十年之后,参加测绘的西方传教士主要有:白晋、雷孝思、杜德美、潘如、汤尚贤、费隐、麦大成等10多人。参加广东、云南等省区测量的中国人员还有:何国栋、索柱、白映棠、贡额、那海、李英等人。终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完成了全国631个经纬点的测绘工作,最后由杜德美神甫负责利用测绘资料进行全国总图皇舆全览图的编制工作。全图到五十七年(

2、1718)制成并进呈康熙御览。 由于准噶尔部叛乱,康熙时中国西部的测量工作只限于哈密以东地区。到乾隆时,平定了准噶尔、大小和卓木叛乱后,乾隆先后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和乾隆二十四年(1759)两次派人到西北地区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编著了西域图志(后改名为钦定皇舆西域图志52卷)一书,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新疆的人文、自然状况。由于获得了西北地区的实测资料,乾隆二十五年(1860)在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修订,完成了乾隆内府舆图。 为了编修大清会典,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北京建立了会典馆。会典馆的主要任务之一即是编纂舆图。光绪二十年(1894年)各省陆续完成了地图的测绘工作,

3、在各省所绘制的省、府、州、县地图的基础上会典馆纂成大清会典舆图。尽管这一舆图在内容准确性方面,各地、各图差异较大,但这是毕竟是清末一部全国性的地图集,成为今天研究清代地理的重要文献。 除官方组织编纂的舆图之外,清代还问世了一些学者个人所纂辑的舆图,如税安礼编辑的历代地理指掌图、六严的舆地图、道光十二年(1832年)李兆洛编、董立方绘的皇朝一统舆地全图、同治二年(1863年)胡林翼、严树森编制的大清一统舆图(又称皇朝中外一统舆图)、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此外,清末还出现了一批译自域外的地图,如魏源的海国图志、邹代钧主持编译的中外舆地全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周世棠、孙海环编译的二十世纪中外大

4、地图等。附录相关资料信息:邹汉勋等编安顺府舆图,清咸丰元年(1851)刻本清汉州州属制成都府汉州州属舆图,清光绪年间刻本打箭炉厅舆图,清光绪年间绘本,大理府浪穹县所属地方风土人情及舆图清册清末(1908)绘本邹世诒等编、李廷箫增订清中外壹统舆图十六卷,上海书局光绪22年(1896)石印本丹江厅地舆图清光绪年间绘本滇桂粤边境舆图,湖北官书局清同治三年刻本吴其濬纂、徐金生绘辑滇南矿厂舆程图略,清刻本章觐文编噶玛兰厅舆图纂要,清同治五年抄本古州厅舆图,清光绪年间绘本清舆图局编光绪湖北舆地记二十四卷,湖北舆图局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刻本黎中配制广东钦州东舆之西中越界图,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绘

5、本黎中配制广东钦州竹山至广西隘店中越界舆图,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绘本广东省舆图局编广东全省舆图局饬发绘图章程,清末刻本广西边关地舆图,光绪十九年(1893)绘本,该图东起广东钦州界,西至各达村,绘制甚精,于国界,关隘,山河道路较为正确,无经纬度,有假等高线,附广西图说。佚名编绘贵州各府州厅精绘舆图,清末抄本黑龙江省并五路鄂伦春游猎山场舆图,清末绘图悭碒山馆编湖南疆域驿传总纂十卷图一卷,清光绪14年(1888)刻本六严绘、李兆洛编皇朝一统舆图一卷,上海扫叶山房清光绪24年(1898)石印本黄平州署绘黄平州所属舆图,清光绪年间绘本佚名绘畿辅全图,清刻本江宁布政司方舆图,清抄本邓华熙修、诸宝可

6、纂江苏全省舆图,三册,江南书局清光绪21年(1895)刻本朱兆麟校江西全省舆图十四卷,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石印本科塔斯新定边界舆图,光绪十年(1884)本坤舆图步法,清抄本坤舆图二号,清末抄本坤舆图三号,清末抄本黎平府署绘黎平府地舆图,清光绪年间绘本麻哈州舆图清光绪年间刻本清江厅署绘清江厅全境舆图,清光绪年间绘本清平县署绘清平县舆图,清光绪年间绘本陕西布政使司撰陕西绘舆图章程,清光绪间刻本夏献纶编台湾舆图,清光绪六年(1880)刻本,今有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民国48年(1959),为台湾文献丛刊第45种陈兆桐编、王贯三绘万国舆图,清光绪十二年(1886)石印本新疆南界地图,清光绪八(1

7、882)绘本(图上原注“中俄两国属界互由那林哈勒哈河口起,至别叠里达坂止,所分边界均照舆图红线绘画为界”并注有“喀什喀尔城口,光绪八年二十七日口口大臣沙书花押”。图已残破字残缺不全,按大臣沙即当时勘分边界领队大臣沙克都林札布。图上地名及附注均满汉文并注。此图原题“中俄边界图”下又题改名“新疆南界地图”实际清光绪八年中俄分界图)。永北直隶厅地舆图,清光绪年间绘本谢兰生撰咏梅轩方舆纪略,一卷,续编一卷,附舆图总论注释,清咸丰年间刻本于应骏撰于得舆舆图直指,清刻本佚名撰舆图真指清抄本王源撰舆图指掌论,民间铅印本宗源瀚纂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杭州武林印书馆民国间石印本万及谭未司等测制云南全省舆图,

8、光绪年间绘本云南防团兵备处绘云南全省舆图,天津中国地学会事务所清宣统三年(1911)重印本越巂厅地舆图,清光绪年间绘本谢兰生注舆图总论注释一卷,清道光至光绪间刻转自中华文史网(http:/ 1692年舆图要览,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附图1738周行備覽六卷乾隆三年序刊本1788年乾隆府厅州县图志 1850清二京十八省舆地图1900版东亚舆地图清国(八国联军时期),日陆地测量总部1908清宣統元年 世界新輿圖1913德军一战总参谋部版中国军用地图(23幅) 1916年中华帝国版中國輿圖(洪宪元年)1920中国邮政舆图1925中华民国地图集1926年中华新形势图1930民国航空邮路图1933中华民

9、国分省地图册1934申报中国分省新图第二版1935年版日寇参谋本部china东西部航空图(空军用地图) 1935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全國省區彩色地圖 1939小日本出的民国地图 1939年本国分省精图1939申报中国地图第四版1943民国32年版1:百万中国舆图1945民国分省地图31P 1947中國行政區域總圖1948年中国分省新地图(亚光舆地)1948年中国分省新图申报馆第五版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地图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地图光华舆地1952年亚光地图1953年9月修订三版新中国分省图1954年版美军中国1:25万军用地图1955年中国分省图袖珍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 19

10、62年中国分省地图1966年中国地图册 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1974年中国地图册1975知识青年地图册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册 197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1981年中国地图册1989年中学教师地图集(中国分册) 1991年中国分省公路交通地图册 1995年中国地图册 1999年新编中国交通地图册2000年中国旅游地图册 2001中国公路地图册2002年中国地图册2002年中学地理学习地图册2003民国92年中国地图册2003年中学地理复习用参考地图册 2003年中国地图册 2004年中国地图集 2005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中国地图2006年中国地图册2007中国高速公路及城乡公路网地图集 明朝万国坤舆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