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54222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及答案(基础与拓展)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0. 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年代久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技巧的朗读能够有效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朗读请注意:一、把握停顿,读准节奏,切忌太快;二、揣摩虚词,读出韵味,注意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1.下列各组句中加括号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夫学须静(也)贤哉,回(也)!B学而时习(之)君子(之)行。C静(以)修身可(以)为师矣。D思而不学(则)殆险躁(则)不能治性。2.选出下列括号中词语用法与“温故而知新”的“新”用法相同的一项( )A.非淡泊无以(明)志 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非学无以(广)才 D.非宁静无以致(远

2、) 3.下面句中“以”字用法与“静以修身”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非宁静无以致远。 4.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否定的形式肯定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强调只要能做到“淡泊”“宁静”就可以“明志致远”。B.“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指出放纵懈怠、轻薄浮躁带来的恶果将使人追悔莫及,警示儿子不要浪费光阴。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的“静”不是单纯的安静、沉静,而有淡泊名

3、利,不为外物所动摇的意味。5.阅读颜氏家训勉学篇选段,完成文后练习。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於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坐棋子方褥,

4、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从前,过去)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泊然,这里形容张嘴结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若穷流,鹿独(疲困不振的样子)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现之,安可不自勉耶?(1)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有学艺者,触地而安。B

5、.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2)“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感慨不学无术的贵游公子们为什么不能勤学数年,却偏偏选择浪费光阴,终只能受一生愧辱。此句表达的意思与诫子书中的哪句类似?(3)选文中主要观点是什么?(4)本文主要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但与诫子书中又有所不同。请结合两文内容,分析其差异。6.拓展训练:梁简文帝诫当阳公书曰:汝年时尚幼,所阙者学。可久可大,其唯学欤。所以孔丘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若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梁简文帝

6、:梁简文帝萧纲,南朝梁的第二任皇帝。当阳公:萧大心,萧纲第二子,以皇孙被封为当阳县公,后封寻阳王。阙:通“缺”,欠缺。沐猴而冠:沐猴即猕猴。猕猴戴帽子,比喻像个人样却虚有其表。(1) 请在括号中解释括号前词语的意思。梁简文帝诫当阳公书( )曰:汝年时尚幼,所阙者学。可久可大,其( )唯学欤。吾尝( )终日不食,终( )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若( )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2)这封帝王家书和诫子书同样有强调学习的内容,但最后却由学习引申出立身与写文章的道理。请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的理解。参考答案:1.D2.D3.B4.A。5.(1)B.(2)年与时

7、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勤学要趁早,要做一个有才学的人,才能安身立命。(意对即可)(4)诫子书中先从正面论述“静”对立志、学习、成才的重要作用,再从反面论述“躁”的危害,先正面后反面,通过对比突出“静以修身”;选文先列举贵游公子们不学无术而致一无是处,在遇到困难时便一筹莫展,在离乱中更“转死沟壑之际”的反面事例,之后再提出“有学艺者,触地而安”的事实,先反面再正面,通过对比强调学习一技之长的重要性。(能结合两文内容展开分析,言之有理有序有物方可)6.(1)书:信;其:大概 ;尝:曾经;终:整;若:好像。(2)“立身先须谨重”谈得是个人品德修养,谨重即谨慎持重;“文章且须放荡”意思是文学创伤要放得开,不受拘束。能结合自己的学生和生活体验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且言之有理有序方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