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53764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蓖麻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蓖麻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蓖麻栽培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蓖麻栽培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蓖麻栽培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蓖麻栽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蓖麻栽培技术.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蓖 麻 栽 培 技 术蓖麻的特征特性形态特征蓖麻根系强大, 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 直根入土 2 3 m ,3 7 条侧根横向生长 1.52 m 。其根入土深度随气候和土壤湿度有自我调节能力, 干旱入土深, 潮湿入土浅。在下潮地种植必须培土以防倒伏。蓖麻茎杆粗壮, 中空有节, 一般 15 18节, 以主茎叶腋中形成第一次分枝, 由一次分枝长出二次分枝。分枝产生花序, 而分枝数与栽培条件有密切关系, 条件好, 分枝数多, 炎热干旱、土壤瘠薄甚致不产生分枝。茎、分枝、果实表面均具腊质, 这是蓖麻抗旱特征。早熟品种主茎5 片真叶展开时, 形成主茎花序, 叶腋长出第一个分枝, 在第一个分枝着生的主茎下部

2、长出第二、三、四分枝。蓖麻为双子叶植物, 基部1 2 对真叶对生, 其余互生。其叶色与茎色有联系, 绿茎绿叶, 紫茎则脉紫叶绿。蓖麻雌雄同株异花, 雌花居于总状花序之上部, 多半先开放。雄花居下部, 开放晚于雌花。雌花子房2 7 室, 以三室居多。一般中央总状花序在出苗后一个半月左右始花,小花数 30 500 个, 分枝花序出苗后两个月开始陆续开放, 开花时适宜温度为 18.326.6。总状花序数, 以及每个花序的雌花数是构成产量的基础。环境条件差时, 花序中雄花增多, 雌花减少, 严重影响产量。蓖麻果实为蒴果, 分有刺和无刺两种。每果三室, 每室一粒种子。一般有刺品种蒴果易炸裂, 应适时收获

3、。种子由种皮、种阜、胚和胚乳构成。全株种子产量分布为主茎果穗占35%左右, 一次分枝果穗占 57%, 其余占8%, 主茎果穗成熟好。开花至种子成熟, 主茎果穗60 天左右, 一次分枝果穗70 天左右, 二次分枝果穗75 天以上。这是制定留苗密度、整枝打杈及农艺措施的依据。大粒种子千粒重为650 1000 g , 小粒种子为180 200 g。生物学特性蓖麻属喜温作物, 发芽温度下限为10, 在10 30时, 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田间 12 13开始发芽,16 20气温条件下, 经13 15 天出苗。幼苗在-0.8以下易冻死, 植株在-2以下会冻死。这是指导播种期, 以及根据土壤含水量掌握播深,

4、 注意保墒的依据。蓖麻出苗至主穗成熟需10积温2000 3500, 早熟品种在北疆地区为2000左右, 且开花期 25左右有利于开花结实。这是种植蓖麻选择区域的依据。蓖麻对水分的要求是开花、灌浆为临界期。对养分的要求是, 每生产100 kg蓖麻籽,耗N 6.9kg 、P2O5 1.6kg 、K2O 5.8kg 。与生产百公斤主要油料作物比较, 耗氮量亚麻 油菜 蓖麻 向日葵, 耗磷量油菜 向日葵亚麻 蓖麻; 耗钾量向日葵 油菜 蓖麻亚麻。同时在养分消耗时间上, 油菜大部分集中在苗期, 向日葵在全生育期, 而蓖麻却在营养生长的后期, 即现蕾开花期占全部营养的3/4, 开花成熟期占1/4。蓖麻的栽

5、培技术1、选地与整地及施肥蓖麻适应性强,耐旱耐瘠,对生产条件要求不严格,但要获得高产,须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酸碱适中和含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种植,切忌种在低洼地和黏重黄土地上。选好地后要深翻(若采用大面积种植须秋季深耕),一般耕深30厘米左右,灌好冬前水, 耙地保墒。蓖麻对前茬要求不严, 但以豆科和禾本科作物的茬为好。足量施肥,蓖麻需肥较多,要有足够的养分才能保证有较高的产量。生产50千克蓖麻籽需纯氮35千克、 磷28千克、钾3千克。根据蓖麻的需肥特性,在深耕整地时,可亩施优质厩肥200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硫酸钾15千克或亩施三元复合肥(NPK161616)25千克。2、品种选择 淄蓖

6、5 号、淄蓖麻5号、金蓖2号、汾蓖6 号、晋蓖1号、嘉祥2号及航蓖8号等为中熟品种,目前在新疆为蓖麻主栽品种。3、播期与播量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粒选和晒种, 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播前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的比例拌种,可防病保苗。北疆4 月中下旬当平均气达12 15时播种为宜。在适宜的播期内尽量早播。播种时,将地整平,用气吸式播种机按行距80厘米起垄,株距60厘米点播,播种深度6厘米左右。为了达到更好的除草效果,通常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药物处理。除草剂以酰胺类为主,例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敌草胺、氟乐灵、二甲戊乐灵、敌稗等。4、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应根据不同品种、气候条件、肥力水平、栽

7、培技术而定。目前北疆各地所种植的品种密度不能低于15000株/h ,以22500 37500/ h 株为宜, 若采用机收密度还可以加大。5、田间管理蓖麻出苗后要及时检查, 发现缺苗要及时进行补苗移栽或补种。、间苗和追肥: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间去弱苗;株高20厘米左右时定苗,每穴留一株壮苗,定苗时结合中耕锄草。花穗形成时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以提高结果率。根据种植密度进行定苗, 太晚会产生弱苗影响产量。蓖麻是喜温作物, 早中耕可提高地温,从出苗到开花中耕除草与培土 2 3 次, 深度10 15 cm。、授粉:开花盛期如遇阴雨天气,可进行人工授粉或摇动邻近植株,使花粉散落到另一株雌花上,以提高

8、产量。、排水:蓖麻忌积水,积水易烂根,因而在雨季应注意排水。蓖麻具有耐旱不耐涝的特点, 底墒足时切勿早灌水, 待主穗即将开花时灌头水, 待分枝穗开花时灌二水, 全生育期粘土地灌2-3 水, 沙土地灌4 水, 灌头水前施尿素和磷酸二铵各150 kg/ h。生长过旺可用矮壮素化控, 在浇头水前后各喷 1 次即可。蓖麻具有无限生长习性, 及时进行整枝打杈可以使养分集中向果穗供应,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减少落花落果, 提高座果率, 增加产量。整枝一般可分二次进行, 第一次是在主茎现蕾后, 留下2 3 个粗壮的分枝作为一级分枝, 把其余的分枝全部去掉。第二次在初霜前 40 天左右, 把各个分枝生长点全部

9、打掉,以防养分无效消耗, 使养分集中向果穗供应,促其灌浆成熟, 增加千粒重。6、病虫害防治(1). 蓖麻枯萎病 蓖麻枯萎病原菌为半知菌类尖孢镰刀菌蓖麻专化型。该病是蓖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苗期发病常全部毁灭,成株期发病也往往成片枯死。此病在山东、广西、内蒙、吉林、陕西等许多省区都有发生。 农业防治:中耕锄草,增加土壤通气性;避免大水灌溉。 化学防治:用 60% 防霉宝(多菌灵盐酸盐)超微粉加 0.1% 平平加浸种60分钟,捞出后冲净催芽。 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 4 公斤混入细干土,拌匀后施于穴内。(2). 蓖麻灰霉病 : 蓖麻灰霉病是常见的蓖麻病害,以危害果穗为主,一但发病,无法用促

10、进蓖麻再生长来补偿。故凡大面积连片种植蓖麻者,不论山区和平原对此病均不可掉以轻心,尤以南方山区为重。 农业防治 : 在发病初期,结合整枝打杈及时摘除病叶、病穗、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严防乱扔,造成人为传播。 化学防治: 在病害始发期使用 5% 百菌清粉尘剂或 10% 灭克粉尘剂,每亩每次1000克喷粉,9天一次,连续23次。在病害发病初期,使用 45% 灰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60% 防霉宝(多菌灵盐酸盐)超微粉600倍等,注意交替使用上述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蓖麻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穗。叶片染病初生不规则形褐色病斑,有轮纹,大小2-15mm,病斑

11、两面均生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融合致病叶枯死。果穗染病变黑腐烂。湿度是该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蔓延的重要条件。蓖麻生育中、后期多雨或连阴雨、多雾,病情扩展迅速。重茬地发病较重。防治方法 选育抗病品种。 收获后及时深翻,防止病菌累积。 适期播种,不宜过早,躲过发病高峰期。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力。 必要时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罚1500倍液。(4)、蓖麻因有毒,很少有虫害发生,只是幼苗期易受地老虎危害。7、收获蓖麻果穗和蒴果成熟期不一致, 各级果穗成熟时间相差15 20 天, 因收获需分批进行。采收标准为: 果穗上的蒴果 80%为黄褐色时即可收获。其收获方法是身置拾棉布袋,戴手套从穗的基部梳至顶部将蒴果放入袋中, 再装入麻袋集中拉运, 及时凉晒。根据实践, 每人每天可采收 1300 以上。蒴果晒干后, 用脱壳机脱选一次完成。待含水量降至9%以下时, 即可装袋入库。伊犁玖鑫绿色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