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温升试验数据处理及计算.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53756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机温升试验数据处理及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机温升试验数据处理及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机温升试验数据处理及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机温升试验数据处理及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机温升试验数据处理及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机温升试验数据处理及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机温升试验数据处理及计算.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机绕组温升试验数据状态冷态热态项目单位断电瞬间第1时间测量第2时间测量时间s无t1=0t2=17t3=36阻值R0=2.832R1=?R2=3.395R3=3.335环境温度T0=28T1=28.7公式法冷却时间常数T=t3-t2lnR2R3断电瞬间电阻值R1=R2*et2T温升计算=R1-R0R0*K+T0+T0-T1直接计算法温升计算公式=R2-R0R0*K+T0+T0-T1K值取决于绕组材料R0冷态电阻R2热态电阻铜235铝225T0冷态环境温度T1热态环境温度电机的温升试验及误差分析柴修山(立奇电器)1 引言温升试验是一个重要而费时的型式试验项目,超过规定的限值将会影响电机的寿命和可

2、靠性。为了提高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电机的温升裕度一般不宜取得过大,但电机的电磁参数、材料性能、通风结构的制造质量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电机的损耗和散热冷却。电磁计算时,温升计算的准确度不高。因而,电机的温升指标必须通过试验考核确定。2温升试验电机温升是电机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温升试验的方法有许多种,但应用在电机绕组中的温升试验,测量绕组温升的主要方法是电阻法。根据绕组导线受热后电阻值增加的原理,其电阻与温度间的关系符合式(1)。如果测得温升试验前冷态电阻R1及试验结束瞬间绕组的热态电阻R2,就可直接按式(1)计算绕组的平均温升。=R2-R1R1*K+t1+t1-t2式中t1试验开始时的绕组温度,

3、t2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的温度,K铜绕组取235上式中,要求定子绕组的热态电阻R2需在电机切离电源前用带电测量装置测量,但由于条件有限,普通直流电桥用以测量绕组电阻时,规定应在交流电源断开后再接赢流电桥,绕组热态电阻就只能在电机切离电源并停车后测量。但是无论动作多么迅速。也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测取电阻的数值,而在这一段时间内,可能电机绕组的温度已经开始下降了,因此新测出的电阻值不是运行中的电阻值,不可能正确反应运行时的温度,而是冷却了一段时间后的绕组温度。可见,绕组热态电阻的测量足电机温升试验的重要步骤,温升计算的准确与否,关键要看所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测量的数据是否准确。3绕组电阻的测量电机切

4、离电源后,绕组温度会立即降低,既使在断电后1520s内测得的热态电阻,计算温升也比实际温升低5左右,故电机停转后测得的热态电阻,可用外推法进行修正。在不具备用带电测量定子绕组热态电阻装置时,准确估算热态电阻,不仅可提高温升的测试准确度,而且可方便地测取电机的发热血线。下面介绍两种推算热态电阻R。的方法。31绘制曲线法电机断电后,迅速测量绕组热态电阻,是提高测试准确度的关键。按标准规定,自电机断电至测取绕组热态电阻第1点的读数时间间隔,小功率电机应尽可能不大于20s,测量时应快速取得第1次读数,以后相隔一定时间测量一次,至少测6次。相隔时间长短视绕组冷却速度而定,以电阻值的变化能从仪表上明显反映

5、出为准(一般为1525s)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common logarithm),并记为lg以每次测得电阻值的对数值lgR1、lgR2lgRa为纵座标,切离断电瞬间的时间间隔为横座标,绘出冷却曲线lgR=f(t),最短时间间隔的一点切线延长线直到与纵轴相交,即得温升试验结束时电机切离电源瞬间的绕组热态电阻的对数值IgR:,如图1所示。电机断电瞬间的绕组电阻,也可用R=f(t)曲线进行修正(见图1)。当读数点较多时,准确度可与对数曲线法接近。 32公式计算法断电后,由于做不到立即测量电阻,而造成温度下降,这时从断电到真正测得温度这段时间内,绕组温度按指数下降。为补偿下降的温度,应计算出修

6、正值。例如经过t。、如后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砭和砭,则有下列关系:4温升计算分析原国标GB75581电机基本技术要求规定,不分功率大小,一律按“电机各部分的温度在切离线路后测得,测得温度应加以修正。电机在温升试验终结而切离电路瞬间的温度,可用冷却曲线延长而外推至切离线路瞬间的方法求得”(冷却曲线及外推法见图1)。现国际GB75587则改为根据电机功率大小进行外推。电机断电后,如能在下述时间内测得第1点读数,则以读数计算电机的温升,而不需外推到断电瞬间。小功率电机,断电后间隔时间为15s,P50kW,断电后间隔时间为30s。如果电机额定功率在该规定间隙时间内不能测得第1点读数,则应尽快测取。用冷却

7、曲线并用外推法进行修正。将测得的读数作为时间的函数绘成曲线,并根据电机的额定功率,将此盐线外推至上述相应的间隔时间,所获得的温度作为电机断电瞬间的温度。我厂新产品三相3kw电机在创省优时,曾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该电机经试验测得一组数据,并用三种方法进行计算,对比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 42作曲线法作曲线求出R2及(见图2)。44各种方法的误差分析用直线法、曲线法、计算法所得误差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看出,用直接法计算求出的温升准确度不高,误差较大,比修正后的实际温度低5左右,也就是说,电机停车后测得的热态电阻时间再短也还是有误差的。当热态电阻R2误差1时,电机温升汁算温度误差5左右。电机停

8、车后测得的热态电阻在一定情况下,有必要用外推法进行修正,以提高电机绕组温升计算的准确度,减少温科试验误差。5 结语由于修正方法不同,所得的温升值将是有差别的。通过对本厂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电机作了试验对比,用曲线法求温升,需要作图画睦线,但必须使热态电阻的测量馓到点点可靠。用计算法求温升简单、方便、直观,且准确度易保证。按标准规定,热态电阻R。第一点读数超过规定的时间间隔时,用曲线法进行修正。根据实际情况,两种方法用其中1种均可,以达到准确测量计算温升的目的。表1、表2的数据说明:a.2种方法的平均差道与断电后延迟的时间间隔关系最大,第1点读数的时间间隔越大,平均差值越大。b电机的功率越大,平均差值也越大。原因是功率越大的电机,绕组电阻越小,测准越困难,需时间间隔也越长。c用直接法测量的温升值按功率等级分别增加50c左右,即为外推法的温升近似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