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运用奖罚激励问题.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53723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正确运用奖罚激励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正确运用奖罚激励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正确运用奖罚激励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正确运用奖罚激励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正确运用奖罚激励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正确运用奖罚激励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正确运用奖罚激励问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正确运用奖罚激励问题激励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运用“激励”原理做人的工作,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办法。按照管理心理学的原理,人们行为的动力来源于人们的各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它们就像一个金字塔,越往上越难满足。在这我们重点谈一谈后三种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是指人们希望获得友谊、爱情和归属的需要,希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尊重需要即人的自尊、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威望、荣誉、表扬、地位等;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促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自己的理想、抱负得到实现的

2、需要,这被认为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后,就会转化为具体的动机,引发出某种特定的行为,而激励是对实现需要的动机的强化。管理者通过激发鼓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被激励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个人才能的最大效能,从而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在诸多激励方法中,奖罚激励是基层部队日常工作,尤其是在军事训练、执行任务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正确掌握、使用奖罚激励手段,对于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发生大的问题,圆满完成以警卫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确运用奖罚激励,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奖罚分明古往今来,从严治军,无不把奖罚分明当作从严带兵的重要内容。古代军事家说:“国家大事

3、,惟赏与罚”,把赏罚看作推进法治,保证作战胜利的基本手段、强兵之道、存亡之机。古代著名兵法六韬中指出: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只有“赏信罚必”,才能使士兵心悦诚服、为其所用。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管仲认为:“赏罚不信则民无取”,即不能信赏必罚,士兵就不能英勇拼杀为国献身。后来,历代军事家都把“信赏必罚”作为严明纪律的关键问题和重要尺度,并以此导演出了一幕幕攻无不克、守无不坚、战无不胜的历史剧。功就是功,过就是过。有功就要奖,有过就要罚,不能用功劳去掩盖过错。我们是一个讲究纪律的部队,将功抵过在我们这支革命军队身上是行不通的。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头坚持赏罚分明。抗战时期,抗大六队队长黄克功因

4、逼婚不成开枪打死了陕北公学女学生刘茜,此事在社会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黄克功从小就参加了红军,参加过井冈山斗争,走过长征,当过团长,作战勇敢,可以说是战功卓著。但毛泽东还是亲自批准对黄克功处以死刑。毛泽东说:共产党和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这件事给部队的震动很大。我当第二年兵的时候,我们区队开展了“争创明星区队”的活动。有一个和我同一年度的战友,表现非常突出,各方面素质都比较过硬,不是这个月的“警卫之星”,就是那个月的“工作之星”,基本上所有“星”里面都有他,是我们区队的一个典型人物,用我们当时的话就是区队长面前的大红人。但有一次他在上哨过程中,由于没

5、及时熟悉业务,把一辆该进的车给挡了。区队没有因为他以前表现很优秀,就迁就照顾,没有因为他是区队树起来的典型就放他一马,及时地对他作出了处理,在区队点名时作了检查,取消本月“警卫之星”评选资格。借鉴“信赏必罚”原则,应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奖得坚决,真正奖出积极性。作为管理者,要克服甘于平庸、四平八稳的思想,切实增强弘扬先进、拼搏进取的创新意识,真正给品德优秀、埋头苦干、成绩突出的先进者以应得的荣誉,从而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二是要罚得果断,真正罚出凝聚力。可以把惩罚看作是另一种教育手段。该罚就罚,既是对所属人员的关心和爱护,也是维护纪律的权威,对部队建设高度负责的体现。罚的果断,关键是要出以

6、公心,真正站在挽救本人、教育他人的高度,严格把握惩罚标准,不要出于个人好恶和其他目的。二、把握奖罚的时机怎样把握赏罚时机,也是我国历代军事家十分重视的问题。司马法中说:“赏不逾时,欲民速睹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列,欲民速睹为不善之害也。”奖罚及时,使善行及时得到肯定,恶行及时得到惩罚,就会使广大士兵在利之诱导与法之威严的鲜明对比中产生扬善抑恶的道德心理,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行为和肯定性激励的适时性表现为“赏不逾时”的及时性,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它要求对在工作和执行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及时予以奖励和表扬;对不能完成任务或犯错误的,要及时给予批评和惩罚。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

7、是行为人的行为受到肯定后,有利于他继续重复所希望出现的行为。就像小孩子学走路,当他迈出第一步后,立即鼓励他、表扬他,他就会去走第二步、第三步,直到真正学会走路。二是使其他人看到,只要做得好,就会受到表扬和奖励,因而大家就会争相努力,以获得肯定性的奖赏。奖罚如果失去及时性,也就失去了奖罚的意义,丧失了应有的激励、警示作用,难以教育鼓舞人。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凝聚力和战斗力。三、赏罚公正赏罚要做到公平公正,确实做到惩恶扬善,不能受到管理者私心杂念和喜怒好恶的左右。因此,要做到赏罚准确公正,关键问题是要克服一己之私和个人感情的束缚。不能因为这个人是老乡、平时和你关系比较好、给你干工作比较多,表现也不是

8、特别突出,有什么奖励就优先考虑他;相反,如果犯了什么错误,也迁就照顾一下。这就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打消了表现突出的人的积极性。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吧。马谡是诸葛亮非常器重的人才,但因为他错误的指挥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毅然斩了马谡,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诸葛亮在私人感情和严明军纪之间选择了后者,显示了他一代名相的风范。还有一个故事: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后,分封了20多个亲信,没受到封赏的将领议论纷纷,情绪很不稳定。张良就建议刘邦赶快封

9、赏有功且与刘邦有隙的将领雍齿。此计一出,所有的将领人人兴高采烈,雍齿都受到封赏了,我们也就不愁了。张良略施小计,不仅纠正的刘邦徇私行赏的弊端,还收拢了人心,稳定的局面。不论是奖还是罚,都要以对下属的成长进步高度负责的精神来抉择,坚持以功过是非论赏罚,不以个人好恶作取舍。同时,坚决排除一切可能影响赏罚准确、公正的干扰,做到“罚不避亲贵”,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秉公赏罚。其次,要做到体察实情,切实做到明察秋毫,兼听则明。再次,要按章办事,努力做到增强透明度,自觉接受监督,按照条令条例,真正做到赏罚准确、客观公正。四、杀一儆百“杀一人而三军震,赏一人而万人悦”。这是强调赏与罚必须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10、必须以“存劝示惩”为前提。恰当的奖励和惩罚可以使官兵产生强烈的心理震撼。台儿庄大战前,抗日名将张自忠查知自己的爱将孙二勇强奸民女。孙二勇曾是张自忠手下驰名全国的大刀队成员之一,喜峰口的长城上,有18颗鬼子的头颅像皮球一样在他脚下滚动过。“七.七”事变中他率一个半连扼守卢沟桥,与日军一个旅团搏杀。桥不动,他也不动。尤其是,他是张自忠的救命恩人。一年前,张自忠代理北平市长,是汉奸眼中的钉子。一夜,张自忠路遇刺客,担任贴身警卫的他奋不顾身扑到面前,用胸膛做了盾牌。三颗子弹没打倒他,刺客就先自软瘫了半边。将军足足沉思了五分钟,嘴里还是威严地吐出一个字:“杀”。第一次执行枪决居然没死,孙二勇爬回了将军住

11、处,张自忠在摆完酒为其做“最后的晚餐”后,再次送往刑场,全军震肃。两天后,决战台儿庄,国军大捷。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也是一样,有时候看到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就要及时地制止,抓住一个反面典型进行批评教育,甚至进行一些惩罚,用一句俗话说就是:杀鸡给猴看。我当新兵那会,跟我同一年度的战友里有几个抽烟的,他们有时候借打开水之机,偷偷地抽一根。我们那时候区队是不让抽烟的,怕影响跑步。老兵发现有这个现象后,就给分队长汇报了。分队长就盯上了一个胆子比较大的。有一次逮着个正着,把他叫到包库里,拿了一包烟,一次给他点了5支,让他一口气抽了一包,把他抽的头晕脑胀,一连几天都没吃下饭,其他新兵一看都被吓住了,没一个敢偷偷冒根烟了。这种方法不一定对,也不人性化,大家不要学,这里就是想告诉大家杀一儆百的作用。上面就如何运用奖罚激励问题谈了几点粗浅的认识,有些说的也不一定对,希望对同志们有一些帮助。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