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53482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水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水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水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水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一、麦套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麦田套稻指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套播水稻,小麦收获时留高茬20厘米左右,多余秸秆切碎就地散开或就近埋入墒沟,任其自然腐解还田的稻作方式,集免耕、套播、旱育及秸杆还田于一体,具有“秸秆不焚烧,栽秧不弯腰,节本又增效,产量稳又高”的突出优点。针对近几年直播稻面积呈迅猛发展态势,水稻生产安全性得不到根本保证,生产上宜提倡麦后直播向套播转化,最迟可于小麦收割前的1-3天套播,其产量潜力的发挥虽然略差于共生期15天左右的麦田套稻,但是显著优于麦后直播稻,突出表现在:一是有效地提早了7-10天播种期,使水稻有效生长量得以放大,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二是秸秆不焚烧,解决

2、了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麦秆焚烧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土壤持续培肥,是发展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措施,实现安全清洁生产;三是采取的免耕方式,节省了耕地、盖种作业农本,节约了能源;四是立苗较为有利。播种后因秸秆覆盖于田面,既保温保湿利于水稻快速出苗,且苗出得好、出得齐、出得全,又不受暴雨不利气候影响,大雨积水可排出,小雨可减少灌水(麦后直播稻:如果土壤保水性差或整地质量差,畦面易干旱龟裂,致使稻谷失水,从而出苗不整齐,甚至不出苗;如果排水不良,长时间积水,会烂根烂芽,造成死苗缺棵);五是保留了前茬田块自然状态,麦田沟系稻田用,使得前期土壤水分常保持湿润状态,有利于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生

3、长,促进水稻扎根立苗和健壮生长,加之麦作秸秆随生育进程延后而大量钾素被腐解吸收,后期稻株抗倒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一)播前准备1、田块选择。沟系配套,畦面较平整,能独立灌排(目的确保让茬后及时上水)。凡前几年水稻僵苗严重田块及麦田秋季应用绿甲黄隆除草剂的田块或麦田穗数较少、产量较低田块,应禁止应用。2、品种选用。当地主推品种中选择耐迟播的常规粳稻品种。3、种子处理。浸种前1-2天务必进行晒种,提前48小时药剂浸种、不破胸(注意:只浸种不催芽)。浸种时先漂去病粒、秕谷,浸种时忌在烈日下曝晒。用17%菌虫清10克加25%咪鲜胺乳油2毫升对水8-10公斤浸稻种4-5公斤。(二)播种阶段1、适时播种。麦

4、收前1-3天将浸种不催芽稻种直接播入麦田中。2、精量匀播。以畦秤种,力求均匀,确保全苗匀苗。3、合理播量。基本苗不宜过多,每亩播种量3.5-4.3公斤,基本苗7-8.5万(播得早、生产水平高的取低限,播得相对偏迟、生产水平一般取高限)。(三)机收阶段1、机收秸秆还田。应用现有任何收割机械,机收时麦秸切碎散开最佳。脱粒后的秸秆就地、均匀、散开畦面,其余秸秆就近埋入墒沟。2、适时上水。小麦让茬后立即灌淹墩水1-2天(时间视土质而言,稻种破胸后应保持无水层,避免高温煮芽),以使土壤及秸秆充分吸足水,此时稻种已破胸露白,田间水自然落干,看土、看天上跑马水,湿润5-7天扎根立苗,逐步由满沟水过渡到薄水层

5、促分蘖。(四)播后管理1、杂草及“杂草稻”防除。在稻苗2叶1心至3叶1心期亩用2.5%稻杰70-80毫升,或亩用36%稻草净(二氯苄)60-70克,兑水100斤排干田面积水均匀喷细雾,药后隔36小时复水,并保水5天。如仍有莎草、阔叶草的田块,亩用13二甲四氯水剂250-300毫升或亩用48苯达松120克;对千金子多的田块可亩用10千金(氰氟草酯)乳油60-70毫升或在水稻6-7叶期亩用10百除(精恶唑禾草灵+氰氟草酯)乳油25-30毫升进行防除;对稗草多的田块,亩用2.5%稻杰(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80-100毫升或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50-60克,兑水60公斤排干田面积水后喷雾,药后3

6、6小时复水并保水5天。如发现类似杂交稻的红米稻苗,必须同时清除。2、合理灌溉。水浆管理应掌握“湿润出苗,浅水促蘖,多次轻搁,间隙灌溉”的原则。齐苗后至3叶期前,灌跑马水促进出好苗、出全苗,以防高温煮芽,3叶后建立水层,浅水勤灌,促进低位分蘖。当苗数达到穗数苗的90时搁田,控制高峰苗,提高成穗率。中后期实行湿润灌溉,促进稻根深扎,达到强根壮杆抗倒的目的。抽穗扬花期要建立水层,保持灌浆期干湿交替,硬板清水,达到养根保叶,活熟到老。3、平衡施肥。正常建立薄水层后,1叶1心亩施高浓度复合肥25-30公斤;隔7-10天,结合化除,施好促蘖肥,考虑到直播方式下的根系分布浅、中期群体过大所带来的倒伏问题,建

7、议使用直播专用壮秧剂,可亩施10公斤壮秧剂及尿素5公斤;-6叶期施好壮杆肥,亩施尿素7.5公斤及钾肥10公斤;对生长量不足的田块或地段,有效分蘖末期前后补黄塘肥尿素每亩公斤左右。重施穗肥:以生育进程及具体苗情确定使用时间和数量,穗肥以促花为主。在余叶龄4-3.5叶期,亩用尿素10公斤左右作促花肥,因全量秸秆还田后期腐解可供肥,原则上不施保花肥。四是防治病虫。在整个生育期内应十分重视前期稻象甲、稻蓟马及后期三代三化螟的防治,根据病虫发生特点,掌握时机,选准药剂,及时用药。二、机插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近年来,江都围绕机械化育秧技术实用化进行了重点攻关,不仅实现了低成本培育标准化秧苗,而且适应农民现阶

8、段购买能力的高性能机插秧的插秧技术业已规范,机插秧推广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机插秧育秧阶段与手栽稻相比,机插稻在进行高产栽培时遇到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由于机插稻采用小苗机插,对秧龄(不高于20天)的限制尤其严格,与传统手栽稻相比是迟播稻作方式,全生育期缩短了。二是机插秧育秧是在秧盘中进行的,播种量大,秧苗的生长完全处在一种密生生态条件下,秧苗素质常常变差。因而容易形成超龄秧栽插,其生育前期的生长往往要受到抑制,直接导致个体生育前期生长量不足,并影响中期群体物质的积累与群体结构的优化,相当程度上加大了培育高产群体的难度。为此,培育机插标准壮秧较为关键。1、壮秧指标秧苗分布均匀,整齐度一致,秧

9、苗基部扁宽、叶片挺立有弹性,叶色青绿,根多色白,盘根较好,苗高14-18cm,叶龄3.5-4.0叶,秧龄18-20天(未使用壮秧剂可缩短2-3天),每平方厘米2-2.5苗。形象地说:“一板秧苗无高低,一盘秧苗无粗细,一把秧苗无色差”。2、播期安排近几年,据生产观察:6月10日前机插水稻与6月中旬常规栽插产量无明显差异,即机插秧随栽期延迟,穗型有变小趋势,也就是群众所说的“熟相好看不中收”。为此,机插时间应尽可能提早,一般在6月20日之前移栽结束。生产上应视前茬让茬期、机械动力大小、计划栽插期及适宜秧龄指标,合理确定播期,并分期分批落谷。在播期安排上应掌握“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以确保适龄壮

10、秧栽插(一方面,播量加大,秧龄期缩短,另一方面,因机插播量是常规的9-10倍,苗体生长空间有限,如超秧龄使叶片拉长、苗体退淡落黄,栽后植伤重,活棵慢,严重的弱苗会出现死苗)。3、育秧操作(1)备足营养土。试验、示范实践表明,机插秧苗床盘土不培肥或不施壮秧剂的很难培育标准机插壮秧。盘内营养土宜选菜园土或肥沃沟土,用塑料薄膜覆盖堆闷2-3天,以去除杂草种子,每亩大田备过筛营养土80kg与0.8kg机插壮秧剂于播种当日充分拌和,并随拌随用,严禁添加任何化学肥料,以免烧芽。机插壮秧剂是简化程序、降低成本、便于机械化插秧的必备产品,内含土壤调理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助于改善土壤和秧苗生长环境。技术优势:

11、一是壮苗壮根。培育的秧苗叶色深、叶片厚、叶挺弹性好,根系发育好,百苗干重增加,秧苗素质高。二是秧苗弹性增大。秧龄可放宽2-3天,增强了机手作业调节余地,即可主动推迟栽插。三是抗逆能力增强。机插壮苗受不利气候影响小,栽后抗植伤能力强,发根力强、活棵快、发苗早,低位分蘖发生早而多,成穗率高,增产显著。使用技术:每袋0.8公斤机插软盘壮秧剂供5828cm规格的塑料软盘22-25张使用(亩用盘量增加后需按比例增加壮秧剂用量,否则影响育秧效果,甚至出现退淡落黄现象),与80公斤过筛营养土充分拌匀装盘。使用混拌要匀,用量要准,严禁用拌有壮秧剂的土做盖种土。本品不含苗床除草剂,营养土应进行堆闷2-3天,以诱

12、发去除杂草种子。(2)精做秧板。按1:70-80的比例做好秧板,秧板宽1.20米,内沟宽25厘米,深20厘米,围沟宽30厘米,深25厘米,耕翻整地,铲高就低,上水验平,板面力求达到“平、熟、光、软”,后排水沉实。(3)备种催芽。一是备足秧盘。按每亩大田25-28张备足软盘,高产田块按22-22张备足软盘,旧盘使用前要消毒杀菌。二是种子处理。浸种前1-2天务必进行晒种,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对一些种传病害如恶苗病及干尖线虫病的预防,必须进行药剂处理。浸种时先漂去病粒、秕谷,浸种时忌在烈日下曝晒,播前种子要求达到破胸露白。用17%菌虫清10克加25%咪鲜胺乳油2毫升对水8-10公斤浸稻种4-5公斤

13、。(4)摆盘落谷。一是摆盘。将软盘铺放在精做的秧板上,盘间紧密铺放,铺盘结束后,秧板四周加淤泥封好软盘横边,保证尺寸。二是铺土。将用壮秧剂处理好的床土均匀撒施在软盘内。底土厚度控制在2-2.5cm。据生产调查,盘内底土厚度小于1.5cm,机插伤秧率达7-10%;盘内底土厚度在2.0-2.5cm,伤秧率2-3%,甚至更低。三是喷水。均匀喷洒使底土水分饱和。四是播种。严格控制播量,按设计播量均匀播种。播量过大,秧龄弹性更小,同时影响秧苗素质的提高;播量过小,机插空穴率加大。在进行种子处理的基础上,一般每亩25-28张软盘,每盘用种120-140g,播种时力求均匀。五是盖土。播种后要撒施普通过筛疏土

14、盖种。盖种土过厚影响出苗,秧苗整齐度差,生产上以盖土(忌用拌壮秧剂的营养土)0.5cm左右为宜(如揭膜后发现露谷较多,应撒盖碎土)六是封膜促齐苗。平盖农膜(膜下预留小竹杠)并四周封严、封实,且膜上要加盖一层薄稻草,以遮阳降温,确保膜内温度控制在30-38(如雨后膜上积水,应及时清理)。封膜盖草后灌一次平沟水,湿润秧板后排出,以利加温保湿促齐苗。(5)揭膜练苗。适期揭膜关系到秧苗整齐度及秧苗素质的提高。过早揭膜则秧苗整齐度差,易形成僵苗,移栽时秧苗高度达不到机插要求;过迟揭膜则影响秧苗素质,易造成高温烧苗或秧苗串高疯长,形成超秧龄。播后3-5天齐苗应及时揭膜练苗。揭膜时间掌握:晴天傍晚揭,阴天上

15、午揭,大雨雨后揭。揭膜后需灌一次平沟水,以弥补盘内水分不足,以防温差过大造成僵苗。4、秧田管理(1)水浆管理。揭膜后到2叶期前建立平沟水,使盘面湿润不发白,盘土含水又透气,以利秧苗盘根;2-3叶期视天气勤灌跑马水,即前水不干后水不进,忌长期深水灌溉造成烂根,移栽前3-4天要灌半沟水控水炼苗,以利机插后快生根、早活棵。若因天气或机械原因延迟栽插,要及时排水并采取措施遮雨,以防秧苗徒长。(2)追肥。未使用壮秧剂的,秧苗1叶1心按每盘2克尿素于傍晚洒施断奶肥,栽前2天每盘用尿素3克作送嫁肥,施后要洒一次清水,以防烧苗。(3)病虫防治。秧田期应在秧苗揭膜及移栽前1-2天使用吡虫啉、锐劲特等药剂集中防治

16、秧田灰飞虱等病虫害,以减少秧苗带毒。(二)机插大田管理阶段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与高产形成规律,应采取“精确优化群体起点,大力强化中期高效生长,有效提高后期群体生产力”的技术策略,提高大田栽插质量,加强全程田间管理。1、精细整地机插秧秧龄短、秧苗小,对大田平整度要求高,全田高低落差不超过3cm,田面无杂草杂物,表土上细下粗,上烂下实。耕地整平后需沉实,沙土沉实1天左右,壤土沉实1-2天,粘土沉实3天,待泥浆沉淀后保持薄水机插。2、精确栽插一要适龄栽插。严格按计划秧龄适时移栽,若因天气或机械原因延迟栽插,要及时排水并采取措施遮雨,以防秧苗徒长。二要合理栽插密度。机插秧合理的基本苗是通过栽插穴数设定和每穴苗数调节达到,即:调节秧爪取秧面积,控制秧块面积,使栽插每穴苗数符合计划栽插苗数。而插秧机秧爪取秧面积有多种组合,以我市PFS455东洋插秧机为例:行数:4行,行距:30cm,穴距仅三档,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