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科技论文写作指导.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534625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指导科技论文写作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写作指导科技论文写作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写作指导科技论文写作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写作指导科技论文写作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写作指导科技论文写作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作指导科技论文写作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指导科技论文写作指导.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作指导科技论文写作指导科技论文的内容写作指导1题目1.1题名的一般要求:1.1.1准确得体:题名应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常见的毛病有如下几种:1)题名反映的面大,而实际内容包括的面窄。2)概念、判断不合逻辑。3)外延与内涵不恰当。是指题名内所使用的各种概念在本质属性上不统一。4)不注意分寸,有意无意拔高。1.1.2简短精炼:GB7713-87规定,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这里介绍几种减少题名字数的方法:1)尽可能删去多余的词语2)避免将同义词或近义词连用3)题名不易简化时,可加副题名来减少主题名的字数a.字数太

2、多,无法减少;b.题名语意未尽;c.一系列研究工作用几篇论文报道;d.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1.2题名的文字要求:1.2.1结构应合理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习惯上题名不用动宾结构,而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词的偏正词组。还有一种例外,即“(试)论”、“(浅)谈”等形式的题名可用动宾结构。1.2.2选词应准确题名用词应仔细选取,否则会使语意不明或产生逻辑错误。123详略应得当1)避免“的”的多用和漏用。2)删去多余的词语。3)不能随便省略词语。1.2.4语序应正确1)题名的语序不对,有时造成语意混乱。2署名2.1署名的方法:应用真实姓名,不用笔名1)以贡献大小排列;2)执笔者通常排在首位;及

3、邮政编码。2.3.1署名作为拥有著作权的声明2.3.2署名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所谓文责自负,就是论文一经发表,署名者即应对论文负法律责任(政治上、科学上的责)。3摘要可以说摘要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准确、简洁的摘录ISO标准:不加注释和评论,对文献内容的精确和扼要的表达我国国家标准:以提供文摘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3.1摘要的作用3.1.1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读者是否需要通读某篇论文,从题名上进行判断后,主要的就是根据摘要来决定,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主要内容的任务。3.1.2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

4、方便。文摘杂志对摘要可以直接利用,从而可避免由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和错误。3.2摘要的内容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实验装置等;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注意:摘要不分段,不列举例证,不描述研究过程,不做自我评价。3.3摘要的类型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尤其适用于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多为学术性期刊所采用。(篇幅以200?300字为宜。)3.3.2指示性摘要即概述性摘要或简介性摘要。它只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或者概括地表述研究的目的,仅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篇幅以50?100字为宜。)3.3.3报道一指示性摘

5、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3.4写摘要时的注意事项3.4.1米用第三人称。3.4.2简短精练,明确具体。摘录出原文的精华,无多余的话;表意明白,不含糊,无空泛、笼统的词语,应有较多而有用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3.4.3格式要规范。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和术语。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并切忌罗列段落标题来代替摘要。一般不出现插图、表格,以及参考文献序号,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分段。3.4.4语言通顺,结构严谨,标点符号准确。4关键词4.1关键词的要求1)从论文中提炼出来;2)最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

6、容;3)在同一论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4)一般在论文的题目及摘要中都出现;5)可为编制主题索引和检索系统使用。4.2编写关键词的注意事项1)较定型的名词,多是单词和词组,原形而非缩略语;2)无检索价值的词语不能作为关键词,如“技术”、“应用”、“观察”、“调查”等;3)化学分子式不可作为关键词;4)未被普遍采用或在论文中未出现的缩写词、未被专业公认的缩写词,不能作为关键词;5)每篇论文标引的关键词一般为3?5个,最好不超过10个;6)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相互对应,且数量完全一致。5引言5.1引言的概念弓I言又叫绪论。写引言的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唤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对

7、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5.2引言的内容5.2.1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前人对这一问题做了哪些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解决什么问题,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5.2.2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如果沿用已知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只需提及一笔,或注出有关的文献。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或术语,则应加以定义或阐明。5.2.3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要写得自然,概括,简洁,确切。5.3引言的写作要求1)言简意赅,突出重点2)开门见山,不绕圈子3)尊重科学,不落俗套4)如实评述,防止吹嘘自己和贬低别人5.4引言的写法1)交代背景:通过

8、叙述事实、交代背景,说明所论述问题的来龙去脉;2)明确范围:把论文讨论研究的范围向读者讲明;3)强调重要:强调所论述问题的重要性、必然性及意义;4)提问式:把论述的中心内容,通过问的方式向读者交代;5)定义式:对论文所提出主要内容中的新概念下定义。5.5写引言的注意事项1)不要介绍人所共知的普通专业知识,或教科书上的材料;2)不要推导基本公式;3)不要对论文妄加评论,夸大论文的意义;4)避免使用自夸性词语;5)避免使用客套话;6)避免使用广告式语言。5.6引言的书写方法1)以研究对象加以展开。适用于研究对象有其特殊性的论文;2)以观测指标或处理因素展开。适用于研究对象比较一般,而观测指标或处理

9、因素、实验方法有特殊性的科技论文,也用于系列报道第二篇(含第二篇)以后的论文;3)以研究方法加以展开。适用于化学、冶金、生物学、医学等学科有关检验方面论文,但必须是检验(测)方法有特殊性的论文。6材料与方法6.1材料:6.2方法:也称实验过程或操作步骤。主要有观察或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或者在叙述实验方法时,详细介绍实验的仪器、设备、条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正常或异常现象及问题等。只叙述使用的材料,采用的方法,不必做任何解释。7结果与分析7.1结果与“材料与方法”相呼应,以文字、插图、表格、照片等来表达与论文有关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7.2结果书写要求:1)简单扼要:是论文最短的部

10、分;3)不外加研究者的评论、评价、分析和推理;4)实验结果一般用数值表示,但不用原始实验数据,不要全部运算过程,而列经加工或统计处理的数值;5)应用插图、表格、照片目的在于直观和形象性;6)结果要写成功的经验,也应如实反映失败的教训和不足之处;7)根据“材料与方法”中的观测指标逐项叙述结果7.3结果分段方法:1)根据观测指标分段。适用于对同一研究对象施以相同处理因素的论文;2)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分段。适用于对比几种处理因素实验结果的论文;3)根据不同观察内容分段。适用于研究或观察某研究对象不同方面特点的论文。7.4讨论7.4.1讨论的作用1)是论文中最有创造性见解、最严格的部分;2)对实验、调查

11、和观察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3)使结果通过逻辑推理、理论分析,从中提出科学结论;4)回答:“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或“出现这样的结果意味着什么”。7.5讨论的书写内容:7.5.1作用1)对本次实验或观察结果做出理论解释和讨论;3)突出本项研究中地新发现、新发明,提出可能原因;4)分析本次研究地不足,还存在哪些尚未解决地问题,提出今后急需研究的方向和设想。7.6书写讨论的注意事项:1)突出重点,围绕几个“小核心”,设几个小标题进行;2)讨论部分一般不使用插图与表格,但在与众多文献3)讨论不宜过长,通常占全文的1/3?1/2尽量从读者的地位设想,估计读者可能提出的有关这一研究题目的各种问题;4)

12、叙述实验结果和讨论时,必须说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机制;5)解释表中数据或图中形象时,应逐一回答表或图所显示出来的问题。8结论8.1结论的作用1)是从实验或观察结果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个判断;2)它要回答原建立的假设是否正确,从而对该研究所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8.2注意事项:1)不要将论文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话也就被拷贝到结论中,还没看到结论就知道结论说什么,这样的结论已经没味了;2)不要出现正文中根本未涉及的问题在结论中突然冒了出来。8.3结论书写内容与要求:1)简明扼要,精炼完整,每条自成段落;2)说明结论适用的范围、突出新发现、新发明,强调其意义并作出恰当的评价;3)实验中不能肯定的内容不

13、能写入结论;4)观点鲜明,用肯定的证据和可靠的数据写作,最好不用“可能”、“大概”等模棱两可之词;5)提出与本研究有关的建议;6)字数控制在100?300字之内;7)如果没有特殊内容,为避免与摘要重复,结论部分可以不写。9致谢9.1致谢内容:分别依贡献大小加以说明,礼貌表现对被感谢人可以冠以专业技术职务(职称)。9.2致谢方式:1)专列“致谢”项,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2)在论文首页下加“注”,以简短的词语,对有关单位或个人表示感谢。10参考文献10.1作用:1)承认科学的继承性2)评估学术水平3)节约正文篇幅4)读者查阅10.2参考文献要求1)亲自阅读过,与论文关系密切,有启示或帮助;

14、2)最新文献;3)已公开发表,或待发表;4)以原文、原著为主,未找到原文者,可引用被公开发行的文摘期刊录用的文献;5)一般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为10?15条,综述应超过20条。10.3参考文献标注法:必须与出版社规则相一致,或与发表文章的期刊的规定相符合。大多数出版社和杂志社都米用标准著录。10.4参考文献的格式(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码;5)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技术标准: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一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7)会议文献、科技报告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均可按专著著录;8)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卜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