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二年级汉语下册四节课我们的作品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53285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语二年级汉语下册四节课我们的作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双语二年级汉语下册四节课我们的作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双语二年级汉语下册四节课我们的作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双语二年级汉语下册四节课我们的作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双语二年级汉语下册四节课我们的作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语二年级汉语下册四节课我们的作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语二年级汉语下册四节课我们的作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语二年级汉语下册 第四课 我们的作品 备课时间:2013、3、16授课时间:2013、3、18-2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并认识本课27个词语,重点学会“举办、展出、下星期、密、跑、骑、赶、清”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使用。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找出文中的新词语及会识记和使用。 2、找出课文一和二的主线索及主句型并会模仿造句。3、通过课文1和2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汉语的整体感知,学会用汉语介绍课前的准备活动,获得口语交际能力。4、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会翻译全文以及背诵课文。情感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对汉语的积极性,增强学好汉语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词语并会应用、会写词语及会用重

2、点词语进行口头造句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中的重点句型进行模仿造句及练习朗读。教学准备:词语卡片。课时安排: 7课时教学过程:二 轮 备 课: 第一课时(一)导入老师出示一些学生画的画、写的字、做的作业等。让学生评价。请学生自己介绍当时是作业做的。 (二)领读课文。由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按正常语速读,要求发音正清楚,停顿得当,以利于学生整句模仿读,直到学生能看着课文自己读。(三)阅读课文1、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也可以采取小组中学生合作互助式的阅读,在阅读时学习一般阅读。老师可以就课文的内容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1)大家长假里都干了些什么?(2)来时提出了书面建议? (3)

3、展览什么时候举办?作品什么时候交? (4)大家对办展览有什么看法?2、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学。共同理解课文意思。边度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3、小组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还可以自己提问题,请其他同学回答。4、不懂得词语,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互帮互学。 (四)讨论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在小组中互帮互学,深入了解课文的内容,获得问题的答案。2、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可以是一个小组提问,请其他小组的人回答,也可以老师提问,请各小组的人回答。(五)朗读课文。每个人在小组中朗读课文,要求读的流利,无大的错误。老师可以抽查学生朗读,适时纠正读音的错误。(六)布置作业:1、口语作业:熟读课文。2、书面作业

4、:。 搜集造句的绘图作品。 第二和第三课时(一) 展示作品(二) 学生将展览搜集到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比一比,哪一组的作品最丰富。(二)谢谢重点词语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要学习的词语-举办。 师:我没有怎么都作品,大家说怎么办?生1:举办展览。师:我们怎么举办展览呢? 生2:先定举办时间。 生3:还要定举办的地点。 生4:以后我们经常举办作品展览。 用类似得方法学习重点词语“展出、下(星期)。 (二)设计情景,让学生运用重点词语造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区别地组织学习,口语好的,结合实际扩展运用上述句型;没有口语基础的,只要求能够基本用这两个句型表达即可。 (三)学习句型。1、 用提问的方式,引出

5、要学习的句型,并进行练习。 句型:我学会来了画小动物。师:美术课上大家都学会了什么?生1:我学会来了画小动物。生2:我学会来了画房子。生3:我学会来了画花。师:这学期大家都学会了什么?生1:我学会了加减法。生2:我学会了一百多个词语。生3:我学会了做饭。 (五)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每个人在小组中复述课文。复述有困难者有其他学生给与帮助,直到能够基本上讲述课文的内容。 复述课文不是读课文,一定要求学生不看书讲,凭学生自己的理想 和记忆,尽可能完善地复述。 2、表演。每个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会话表演,要求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照课文背。然后评出优胜小组记分。 3、小结课文1的学习,表演学习好和

6、进步大学生,鼓励有进步的学生。 (六) 作业:(1)抄写所学过的词语各写一行。 (2)熟读课文并会复述课文。 (3)把学生的绘画作品或小作品在班级进行展览。 第四课时(一)导入。 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造句的家乡。师:如果有你用画表现出自己的家乡的美,你打算画什么?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画了什么。 (二)阅读理解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帮助,共同理解课文的意思。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1)孩子们热按自己的家乡吗?(2)琪琪格的家乡在哪儿?他画的画是什么?(3)奇奇怪的画有什么特点? (4)山山的家乡在哪儿?他画的画是什么? (5)山山画有什么特点? (6)艾尔肯江的家乡在哪儿

7、?他画的画是什么? (7)艾尔肯江的画有什么特点? 2、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学,共同理解课文的意思。边度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3、 小组讨论,准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4、 不懂得词语,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互帮互学。 (三)朗读课文。按正常语速读,要求发音正确,停顿得当,以利于学生整句模仿读,指导学生能看着课文自己读。 (四)讨论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可以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以由一个小组提问,请其他小组回答。(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熟读课文。 2、书面作业:写一句关于家乡的话。 第五课时 (一)听力训练。 老师自己把课文的内容改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学生听,也可以让口语好的学生讲。然后针

8、对讲述的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回答。 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听力基础好的学生,要求他们说出老师和同学的讲述有哪些和课文不一样;听力基础不好的学生,尽量能够回答出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问就可以了。(二)说话训练。1、复述课文。每个人在小组中复述课文。复述有困难者,其他同学帮助他,直到能够基本上讲出课文的内容。复述课文有凭自己的理想和记忆,尽可能完善地复述;也可以结合真实情况复述。复述课文时可以再举一些列子,看那一个小组举列的多。2、每个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讲故事表演,然后有同学们进行评价,评出优胜小组,记分。(三)句型学习。 句型1:他画的山那么高。 句型2:请你画出来吧。 1、用提问的方式,引出学习

9、的句型,并进行练习。师:山山画的画有什么特点?生1:他画的山那么高,画的谁那么清。生2:他画的树那么多,那么密。师:同学们都喜欢谈的画吗?生:喜欢。师:那么,请大家也画一画造句的家乡吧。2、设计情景,结合实际,运用上述词语和句型。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区别地组织学习。口语好的,结合实际扩展运用上述句型;口语基础一般的只要求能够用两个句型表达即可。(四)作业。 1、口头作业:熟练、完整的复述课文。 (2)书面作业:做练习册 第六、七课时 (一)偏旁部首的学习 (1)本课主要学习“ ”字旁”的意义,用它组合汉字。老师可以一些由“ ”构成的字,引导学生理解它的意义,明白由“ ”组成的汉子与“脚”和“

10、脚的动作”有关。 (2)找一下由“ ”组成的字,比一比谁想得多。 (二)学写汉字 1、这部分主要加强部件组合练习,让学生先分析汉字由那两个部分组成,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把他们组成成字。汉字的组合意义:带:由“巾、 ”三个部分组成,可以了解为用头巾把东西捆起来( ),扎在脸上( )。采:上面的 代表手,表示在树上采 水果。美:羊大(肥)为美(好吃)。2、 用所学汉子写词语:如:许多、星星、带着、动物、采花、美丽(三) 口语交际 做口语交际二。(四)看图说话,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小组汇总向全班汇报。(五)真实交际。口语交际强调在真实情境中的表达,这一节课可以完全脱离课本,结合实际进行讨论、交流表演等。老

11、师给出情景,要求学生准备进行会话练习。不知道的词语,口语问周围的人或老师,也可以绕开不说,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就可以。情景1把你作品(做的手工、画的画、写的字、做的作业等)拿出来,给大家讲一讲。主要讲怎么做的,中间遇到上面困难,怎么克服的,你的走有什么特点和优点。情景2:夸一夸你家乡,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家乡。情景3:今后怎样做好中间的作品?情景4:我们怎样举办作品展览。 (六)引导度阅读短文。 先示范读一遍,然后简单地讲一下短文的意思,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朗读,直至能背诵。 (三)布置作业 (1)先写七个汉字,然后用它们组字、造句。 (2)说说自己的心愿。 (3)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第四课我们的班委1、导入、领读课文2、根据课文内容提问3、课文1和2的主线索4、课文主句型5、任务设计 (1)先熟读课文,打到完整理解。 (2)朗读及听力训练,要求流利,读出情感。 (3)表演。教后随笔及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