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上册测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532133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上册测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上册测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上册测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上册测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上册测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上册测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上册测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阶段测试题相对原子质量:Mn55; O16;H1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防 B金刚石作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毒面具 装饰品 能燃料2、去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硫 C火山灰 D一氧化碳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氮气的化学式为N2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2年世界环境

2、日中国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 B提倡使用塑料袋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C.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D.在硬水里用肥皂洗衣服会出现泡沫少浮渣多的现象6、工业酒精中常含有甲醇(CH3OH),误食后会使人眼睛失明,甚至死亡。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4C甲醇由甲醇分子构成D一个甲醇分子中共有5个原

3、子7、有些地区因大量焚烧秸秆,导致空气质量一度达到重度污染。下列有关处理秸秆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秸秆发酵产生沼气 B秸秆腐烂后可转化为有机肥料 C秸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8、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B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D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9、下列图示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气体验满 D液体过滤火柴熄灭10、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

4、的科学素养。你认为下列事实和 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事 实解 释A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金刚石坚硬而石墨很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7分)11、(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氮气分子 ;氢氧根离子 (2)清凉油的主要成分薄荷脑(C10H10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北宋画家张择端用墨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 。12、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氢原子氧原子氮原子图例ABCDA、B、

5、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3 (填化学符号)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符号)(2)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ABEF?一定条件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E和F的质量比 。若F为氧化物,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1)“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 组成的。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

6、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 。(2)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三、说明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点燃DAEC通电B14、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B、C、D为单质,C为钢铁的

7、主要成分。试回答:(1)、A、D的化学式是:A _; D_。(2)、请写出CB、和C+DE的化学方程式:CB :_C+DE :_15、如何合理、高效、节约地使用煤、石油、天然气这三大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化石燃料,加紧开发、研制其它清洁能源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当务之急。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气是乐山城市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为防止 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在甲、乙两图中,安装位置正确的是 ;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甲 乙(2)如直接用煤作家用燃料既污染空气又浪费能源。煤燃烧时产生的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煤的气化是把煤变为清洁能源的重要一环,其中一

8、个重要反应是:C+H2O CO+H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是新型锂电池,从化学角度看,与使用汽油的汽车相比其优点是(举出一点即可) 。三、我会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共14分)16、某学习小组围绕“气体实验室制取”进行了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原理分析: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用Na2CO3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的原因是 。(2)发生装置: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在加热的情况下制CH4,应选图 (填序号)发生装置。(3)收集装置:收集有毒气体SO2时,常采用收集装置,气体应从

9、(填字母)端通入。(4)实验操作:用KMnO4制取O2的操作过程可概括为“组装仪器 加入试管收集气体停止加热”。(5)实验反思:在加热KClO3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17、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A探究燃烧的条件 B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A 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2)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B中,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4)请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

10、蚀的主要条件是 ,并写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7分)18、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 表。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前 356反应后 34.8(l)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结果精确到0. 1 g,下同)。(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九年级化学阶段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20分)1、D 2、A 3、D 4、B 5、A 6、D 7、C 8、A 9、D 10、C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7分)11(1)2N

11、2 ;OH-; (2)1201016或6058;(3)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一定条件12、(1)NH3 C D (2)27/14 5O2+4NH3 = 6H2O+4NO13、(1)氢原子和氧原子 碳元素和氧元素 水分子 碳元素(2)可燃物 开门使室内空气形成对流,使室内氧气更充足 A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三、说明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14、H2O;O2;Fe+2HCl=FeCl2+H2 或 Fe+2H2SO4=FeSO4+H2 15、(1)甲 CH4+2O2 CO2+2H2O (2)SO2(或二氧化硫) 置换反应(3)不污染环境(或减少碳排放、节约化石能源等)(合理答案均可给分)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4分)16、(1)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快,不易控制 (2)锥形瓶 (3)向下排空气法 c (4)检查气密性 装入药品(5)未加MnO2(或未加催化剂)17、(1)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可燃物是否达到燃烧所需的温度(2)4P+5O2 2P2O5 (3)探究铁钉在隔绝空气(氧气)的条件下是否生锈(4)铁制品同时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 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覆盖油漆或在表面镀一层抗腐蚀的金属等(答出1种方法即可)18、(1)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2)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