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难题攻坚战中营销模式创新的经验做法.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520835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破难题攻坚战中营销模式创新的经验做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破难题攻坚战中营销模式创新的经验做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破难题攻坚战中营销模式创新的经验做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破难题攻坚战中营销模式创新的经验做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破难题攻坚战中营销模式创新的经验做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破难题攻坚战中营销模式创新的经验做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破难题攻坚战中营销模式创新的经验做法.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销售总公司在破难题攻坚战中理念转变、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经验做法摘要:销售总公司围绕集团“挖潜增效、实现扭亏增盈”工作安排,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奋力破难题 打赢攻坚战”主题教育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开展“加快完善大营销体系建设,努力实现营销观念、营销模式和营销质量”三个转型活动,制定和落实了各项挖潜增效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 1-10月,实现钢材销售2680.81万吨,销售收入1011.59亿元,货款回收率100%;优化创效5.45元,完成全年5亿元目标的109%。关键词:理念转变、模式转型、路径创新 经验做法引言:本文通过对销售总公司解除思想束缚,转变营销理念,向发挥集团整合优势改革营销模式

2、要效益;提升销售业务保障能力,向产销衔接要效益;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向提高运行效率要效益;强化直供市场开发力度,向高端市场、终端市场要效益措施做法的分析,对结合销售业务实际,扎实开展“奋力破难题 打赢攻坚战”主题教育活动经验进行了总结,为今后继续深入开展营销模式创新、实现销售创效具有借鉴作用。正文:销售总公司结合实际深入落实集团“挖潜增效、实现扭亏增盈”工作安排,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奋力破难题 打赢攻坚战”主题教育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已开展的“加快完善大营销体系建设,努力实现营销观念、营销模式和营销质量”三个转型活动,制定和落实了各项挖潜增效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一、解除思想束缚,向转变营销

3、理念改革营销模式要效益1、解放思想转变营销理念,推进“三个转型”升级。销售总公司结合实际,按照集团部署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重新评估整合五年来的工作,针对新的市场环境和集团新的要求,明确提出了推进“营销观念、营销模式、营销质量”三个转型升级。在销售实践中,成立了四个重点工作创新推进组,提出了重点解决的销售业务运行体系存在的七个方面问题,积极转变理念,构建符合市场规律和集团实际的销售模式,认真研究市场形势,不断学习借鉴同行业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研究适应市场变化和河北钢铁整合环境的营销模式,突出发挥好两个积极性。用机制激活内部潜能,推进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推进与高端客户的对接,实现产品结构和

4、客户结构的根本转变。同时,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推进落实客户经理制、客户工程师制度,由“坐商变行商”,走向市场,为客户提供最好、最快捷、最放心、最满意的服务,站在战略高度真正推动河北钢铁营销模式的市场化运作。转变市场服务理念,使服务从后台向用户前沿转变,客户走访由经营者向终端产品使用者转变,直面市场,为客户提供产品解决方案。2、发挥集团整合优势,推进系统优化。销售业务围绕效益中心,通过销售分公司和子公司按周确认生产方案,通过专业公司合理控制各区域的投放节奏,共同维护市场、共同运作市场,系统优化,通过营销环节的运作实现产品升值,达到创效的目的。一是,坚定做好核心市场控制,实现核心市场的稳固

5、和持续创效,逐月落实销售任务和创效目标,全面完成全年销售任务和优化创效指标。二是,强化市场调研,掌握市场信息,提高市场的预判能力,及时调整销售策略,细化市场布局。三是,通过控制投放量、引导价格水平、增加服务等多种手段,发挥核心市场销售创效的主导地位。四是,按照集团指示精神,加大驻外分公司优化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其市场前沿、核心市场一线销售、创效作用。 二、提升销售业务保障能力,向产销衔接要效益认真做好产销衔接,突出做好合同组织、生产计划和发货组织等重点工作,确保集团各产线生产稳定的大局,保障集团综合效益的获得。1、落实合同保障:保证产销顺畅,提高全体销售职工的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工作,千方百计保运

6、行,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保大局意识,逐条产线落实销售合同,保集团生产经营稳定顺行。1-10月份,集团各条产线销售总公司合同完成率均达到100%,合同完成情况明显好于国内同类钢铁企业。2、狠抓库存管理:逐日跟踪研究各子公司产线产品库存变化,灵活处理产销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快速解决,积极应对,针对出现的问题,创新性地开展工作,理清思路,制定出细化、可行的工作措施,有效地解决问题,产品月末库存始终保持在35万吨上下,全集团库存水平始终保持全行业最低水平优良业绩,避免了因降价造成的效益损失。3、强化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内部一体化运营,总公司领导明确分工,保持与子公司的及时沟通协调,总公司

7、按月编发销售信息参阅供子公司领导了解销售动态;专业公司主动承担合同组织的牵头责任,与驻厂分公司协同,坚持与子公司生产、技术、出口部门在资源计划、合同兑现、技术服务等方面沟通衔接,快速解决产销环节上的问题,合同兑现率稳步提高,保障集团生产稳定有序,实现效益最大化。三、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向提高运行效率要效益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不断强化基础工作、提高运行效率,创造管理效益。1、进一步规范业务操作,推行管理达标。全面提升专业化的系统运行效率,坚持周一业务会、周五调度会、月度专业协调会;专业公司经理巡回值班,形成各部门在市场信息、业务操作等方面的共识,确保各项工作高效率开展。同时,把精细化管理

8、落实到销售业务的各个环节,加强业务管控,优化业务流程,成立流程优化专家组,定期查找现行的管控办法、业务流程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完善优化提高。2、建立自主信息网络,掌握第一手材料,把市场调研的方向从网站、交易市场信息转向终端消费。总公司完善了市场信息日报、钢材出库情况日报等制度,坚持每月走访市场和客户,坚持与同类钢铁企业的价格对标工作,加强对周边市场变化的监控,坚持定期研究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调研活动等。安排专业公司要保证一半人员和一半时间进行市场调研和客户服务。截止10月已经完成热板薄规格产品市场需求调研等市场调研报告26篇。3、坚持销售业务对标工作,坚持业务内审制度,坚持科级以上干部月度绩

9、效报告制度,提高业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发挥考核的奖惩、约束和促进作用。对专业公司、驻厂分公司以规范业务运行为重点进行了内审检查,内审结果与单位一把手直接挂钩考核,进一步规范销售业务运行。对驻外公司进行了财务内审,纠正了存在问题,完善了管理办法。4、持续开展“扮靓窗口”、选树“销售明星”和“管理能手”活动。针对市场波动大、收款和合同组织困难的严峻形势,继续续开展争做“销售明星”和“管理能手”活动;持续开展“扮靓窗口,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举办了“第三届扮靓窗口杯”文体竞赛活动;总公司荣获2012年度集团劳动竞赛先进称号。四、强化直供市场开发力度,迈向高端市场、终端市场要效益的路径推进集团产品转

10、型和迈向市场新路径,加大与终端客户和高端市场的对接。1、继续提高直供直销比例,向市场深处寻求直接效益。学习国内同行先进经验,借鉴石钢做法,周边市场、品种钢实现绝大部分以直供为主,特别是要突出高端品种直销的力度,发挥出子公司技术人员开发高端市场上的优势。对高端重点客户设立客户经理+客户工程师模式的营销服务体系。通过提高直供比例和完善提升对高端客户的营销服务体系的建设,向市场寻求直接效益。1-10月板材直供销售636.93万吨,10月份直供比例达59.30%,比上年同期提高1.15个百分点,接近行业先进企业水平。2、推进重点工程项目用钢销售,走树品牌、创效益之路。充分调动各销售渠道的积极性,他别是

11、结合驻外公司优化整合方案的落实,强化驻外公司立足市场前沿、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扩大销售成果,全年工程项目用钢销量要实现300万吨以上。重点盯住铁路、地铁、机场、港口等大型基础建设领域用钢情况。1-10月完成重点工程项目供钢288.94万吨,重点工程用钢销量占全年300万吨销售目标的96.31%。3、加大周边现货销售,把家门口的效益拿到手。摸准周边的钢材消费结构,发挥属地优势、与周边终端对接,把周边市场变为直供市场、创效市场。2013年周边销售要达到800万吨,其中,唐钢周边:240万吨;邯钢周边:420万吨;宣钢周边:120万吨;承钢周边:20万吨。1-10月份周边市场销量887.6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18.63万吨,完成年度计划800万吨的110.95%。4、做好专业现货公司销售,寻求到特定专业市场创效之路。几年来,我们根据市场实际陆续建立了石家庄、沧州、永年等几个专业现货公司,这是对特定专业市场定点销售的一种尝试。专业现货销售公司要明确市场定位,明确品种目标和定位,在“专”字上下功夫。1-10月份,实现专业现货销售83.88万吨。5、研究利用集团电子交易平台,推进钢材电子交易业务,捕捉创效商机。2013年争取能够实现电子交易业务销量的较大提高,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完善,做到传统业务与电子交易业务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 销售总公司 2013年11月15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