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变革.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520000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组织变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学校组织变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学校组织变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学校组织变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学校组织变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组织变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组织变革.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推荐表 单位名称: 华中师范大学 填表日期:2008年 10 月 9 日论文题目试论新课程推行中的学校组织变革作者姓名论文答辩日期学科专业方向龚厚忠2005年11月19日教育管理攻硕期间及获得硕士学位后一年内获得与硕士学位论文有关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题目,刊名,时间,社会影响)论文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对作者工作及所在单位工作)该论文对作者本人产生深刻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作者的教学工作产生重大影响,改变了作者对学生的地位的认识,加深了对教学相长的体会;更重要的影响是作者在完成本论文期间担任初中学校校长,有机会应用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原理与方法,在培养研究型教

2、研组,学习型教师方面有所收获,如培养了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何佩玉(现在广州任教)、湖北省优秀教师陈佑书、湖北省初中物理创新课一等奖获得者魏锦辉(2005年)等。学校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出版专著(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获奖项目(名称、等级及时间)中文论文摘要(论文选题的意义,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论文摘要见附页1;主要参考文献见附页2。专家推荐理由推行新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大事项,论文针对推行中的学校组织的特性及变革模式联系实际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创造学习型学校组织及构建途径的具体内容。选题有时代感,论证有理论深度,结论能指导实践,是一篇很好的教育硕士论文

3、 专家签字:佐斌单位推荐意见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主席(签章):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说明:学科专业方向包括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和学科教学,其中学科教学要说明具体方向,如学科教学(数学)。本表可复印、附页。附页1内 容 摘 要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学校旧有的组织管理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这是因为学校的教育目标有了新的定位,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根据有什么样的目标,就应有什么样的组织机构为其服务的管理原则,学校组织变革就显得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就教育组织特别是学校组织的特性及变革的低效性原因作了分析,得出教育制度和学校组织自身固有的结构性缺陷是主要原因,

4、学校有义务努力探索新的组织模式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阐述了新课程对学校组织的要求,即:新课程要求学校是一个充满积极组织文化氛围的平台;新课程要求学校有一个激励创新的平台,新课程要求学校有一个能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然而教师学校组织中最重要主体的现实情况又如何呢?本文认为教师素质与新课程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并伴随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在较高的要求与严峻的现实面前,本文指出学校组织变革的模式选择应是构建学习型组织,并从营造学习与创新的氛围;确立学习与创新的目标和要求;提供学习与创新的条件和机会;创设学习与创新的舞台和机制;校长的角色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设想。附页2参考文献1王道俊 王汉

5、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第2版2罗伯特G欧文斯著 窦卫霖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3萧宗六著: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4Paul Clarke 著 铁俊李航敏等译: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系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5金含芬主编: 学校教育管理系统分析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第1 版6美彼得圣吉著 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7月第2版7张声雄编著: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8程斯辉著:中国教育管理模式研究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9陈桂生著:“教育

6、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10黄书光 王伦信 袁文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11叶澜 白益民 王丹 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12莱斯利P斯特弗 杰里盖尔主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13连玉明主编:学习型组织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14理查德H霍尔著 张友星 刘五一 沈勇译: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15美Shirley M.Hord 主编 胡咏梅 张智 孙晨译:学习型学校的变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7、年10月第1版16孙绵涛等著:教育管理哲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17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18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1版19美Sylvia M.Roberts Eunice Z.Pruitt著 赵丽等译:学习型学校的专业发展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年10月 第1版20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21 美Paul Clake 著 铁 俊 李航敏等译: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系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年10月 第1版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华 中 师 范

8、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新课程推行中的学校组织变革学 位 申请人姓名: 龚 厚 忠 申请专业学位类别: 教育硕士 申请学位专业方向: 教育管理 指 导 教 师 姓名: 佐 斌 教授 Innovation of School Organization Duringthe ongoing New Curriculum ReformA Thesis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For the M.E. Degree in EducationByGong HouzhongPostgraduate ProgramCollege of

9、Education Scienc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upervisor Zuo BinAcademic Title Professor Signature ApprovedNov 2005目 录内容摘要Abstract一、引言1二、学校组织及其变革的特性2(一)教育目标的多重性及其矛盾关系2(二)教育组织低效的直接原因分析4三、新课程对学校组织的要求6(一)新课程环境特点分析6(二)要求学校有一个充满积极组织文化气息的平台8(三)要求学校有一个激励创新的平台10(四)要求学校有一个能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11四、学校组织变革的模式选择构建学习型组

10、织18(一)构建学习型学校是解决新课程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18(二)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21五、结语27注释28参考文献30后记32内 容 摘 要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学校旧有的组织管理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这是因为学校的教育目标有了新的定位,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根据有什么样的目标,就应有什么样的组织机构为其服务的管理原则,学校组织变革就显得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就教育组织特别是学校组织的特性及变革的低效性原因作了分析,得出教育制度和学校组织自身固有的结构性缺陷是主要原因,学校有义务努力探索新的组织模式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阐述了新课程对学校组织的要求,即:

11、新课程要求学校是一个充满积极组织文化氛围的平台;新课程要求学校有一个激励创新的平台,新课程要求学校有一个能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然而教师学校组织中最重要主体的现实情况又如何呢?本文认为教师素质与新课程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并伴随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在较高的要求与严峻的现实面前,本文指出学校组织变革的模式选择应是构建学习型组织,并从营造学习与创新的氛围;确立学习与创新的目标和要求;提供学习与创新的条件和机会;创设学习与创新的舞台和机制;校长的角色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设想。 关键词:新课程 学校组织 教师素质 学习型组织AbstractEducation should be direct

12、ed to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personality,And with the undertak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innovation,it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at the old mode of school organization has badly hinder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tudents,teachers and schools. So the innovation of school organization is imperative.The essay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organization and the causes of low effectiveness in education org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