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514862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一、说教材简析给予是快乐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单元主题是人间真情。这篇记叙文主要写了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文字比较朴实,内容比较浅显,很适合学生阅读,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依为课文的切入点,作为学习全文的经纬。二、说教学目标鉴与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整合理念以及学生实际,设定如下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能概括课文

2、的主要内容。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从而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3、凭借课文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个快乐的”的真切体验,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是抓住“保罗两次想错了”体会他的心理变化,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体验。四、说教法学法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借助学习提示和阅读连接学会略读课文的方法,能够抓重点句,人物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我主要采用初读感悟,再读理解,拓展延伸等读悟结合等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最后,让学生通过联系自身实际谈体会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3、。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出话题。(在这一环节中,先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在你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有快乐的感受呢?你说得什么是快乐的(从玩吃穿等方面说)我从学生与学生的谈话中总结出“索取的快乐的”有了这样的前提,我再次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因强烈的增强学生对本文的好奇心,其二是为了让学生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深刻地印入脑海。)(二)初读,整体感知新课标对中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对略读教学要求的粗中有细点面结合。但还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需精读,细读的感悟点使略读精读互相融合。基于以上要求,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

4、己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要求,说说主要内容,学生可能会说保罗两次错怪小男孩,然后根据“保罗想错两次“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层次,检查学生读书情况。(三)研读,对话感悟这一环节,抓住了“保罗两次想错了,错在哪里”这个大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在读中感悟,体会。在教学这个环节时我是这样设想的?先让学生自己先学习保罗第一次想错了的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前先给自己3个学习要求1、自由读相关段落,令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次。2、保罗的想法为什么会错?联系小男孩来谈谈认识。3、学生读看以后,可能会说“男孩”随机抓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这句话引导:从这“睁大了眼

5、睛“这一表情,你读懂了什么?(估计:男孩的羡慕、惊讶、怀疑、好奇)然后我就说”请你把自己当作文中的小男孩,把你的感受通过你的阅读告诉大家。4、接着我抓住“哇!我希望”这句话提问:这里有个省略号,表示什么?(话还没说好)我就追问学生,如果是你,你会希望什么?(我希望也有这样一辆车,我希望有这样的哥哥)我就顺着学生的说话说是呀!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这样一个哥哥。但是可是令保罗吃惊的是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对于小男孩说出这样的话学生可能有很多感受,(小男孩真伟大、真了不起小男孩心理也装着个弟弟,一心想着给予而不是获得)因此我让学生自己说说对这句话的不同感受。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

6、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从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在这里初步感知了“给予是快乐的“。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深入地理解给于是快乐的。接下来引领学生研读保罗的第二错。先导入:男孩的想法是那么出人意料,令保罗吃惊,也令我们感到惊讶,文中男孩的哪些行为,那些想法更令保罗惊讶,更让我们意想不到的。然后学生继续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在自己有感受的地方写下一个词或一句话。在学生读好后我出示口头填空:保罗以为男孩_,实际上,男孩是想_,进行说的练习学生(想神气自己,让弟弟也能拥有这样的一辆车)指导朗读这句话,

7、读出男孩希望(借助与文本,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借此我让学生再读读第11自然段,把自己认为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重点指导句子:(课件出示)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了( )这一填空,既总结了全文,使学习课文又回到了整体。(四)拓展升华感情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对于指导学生做人有着深远影响,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学美好的同时,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此,在这里我结合文后的“阅读连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给予是快乐的。(四)补白、提升认识在文章结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填空题: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男孩的弟弟因为()而难忘,男孩因为()难忘,而保罗因为()而难忘。六、说板书设计教学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它必须理清教学内容的思路,将教学内容结构化,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板书,旨在使学生能根据板书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及保罗的心理感受,并从中体会到课文所表达的真情。24* 给予是快乐的 小男孩 保罗不是索取而是给予 吃惊不是炫耀而是关爱 湿润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