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三大改造.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513439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课三大改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五课三大改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五课三大改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课三大改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课三大改造.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 三大改造一、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知识与能力: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综合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对比三大改造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三大改造,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

2、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二、教材重难点 1、重点:本课重点是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其主要形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经之路是国家资本主义,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2、难点:本课的难点是三大改造的实质。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因涉及政治经济学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故把三大改造实质作为本课难点。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 、讨论探究、 自主合作、 图片影像资料展示四、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五、板书设计六、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完成复习题: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

3、述,不正确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确立答案是D师:既然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马上就建立了,那同学们知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到底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又是怎样建立的呢?生:同学们可能会摇头师:中国是通过三大改造的方式完成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继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学们知道三大改造是指哪三个方面呢?生: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学习这三方面的改造过程2、新课学习(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师:同学们首先阅读课文内容,来找一找土地改革

4、后农民获得了土地之后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针对这样的状况,国家做出了怎样的措施?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师:没错,这就是国家要进行农业改造的原因: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为此,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展示若干农民加入农村合作社的图片)师:其实刚开始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时候,大家的积极程度并不高,一些中农富农都是观望的态度,对合作化没有多大的信心。但通过国家和农民共同的合作和努力,合作社越办越红火,以致出现了“不让入

5、社,挤也要挤进去”的话。关于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大家可以阅读课本的小字部分。那么,大家踊跃加入合作社,使农业改造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生:略师: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展示完成农业合作化的图片,视频)师:回顾刚才的内容,归纳下面的问题:农业改造的原因,方式,目的,结果。农业合作化的运动带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公私合营(展示同仁堂的

6、图片和商标) 师:同学们听说过同仁堂吧,阅读自由阅读卡:它是中国我国著名的重要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国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公私和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重要企业之一。师:以同仁堂为代表的工商业是在什么时间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什么形式?什么政策?有怎样的结果?

7、生:略师:公私合营是怎样的形式?赎买又是怎样的政策?分别产生怎样的结果?生:略(展示关于公私合营的照片)(3)、三大改造的结果师:完成表格内容三大改造的完成时间实质意义存在的问题生:略3、新课小结师:思考问题:合作化运动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曾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而看看如今合作社基本上已经消声灭迹了。农民依旧自己种自己的地,私营企业遍布全国各地。当时三大改造的成果现在基本都没有了。既然如此,那当初的三大改造到底有没有作用?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它有存在怎样的利弊得失呢?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师:总结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

8、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七、课后巩固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C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C)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B)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